「為什麼他們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
「你們為什麼打她?」
「沒有為什麼,就是看不爽她!」
「穿那麼短的裙子,指不定想勾搭誰!」
「長那麼好看,一看就是賤人!」
「不就是成績好一點嗎,天天在老師眼前晃,無語。」
「我」做過「霸凌者」的角色,那時候「我」是班長,班上有一個長的比較瘦弱的男孩子小A,天天被另一個脾氣很暴躁的男孩小B欺負,拿書砸頭、把他扔進垃圾桶、擦玻璃的髒水潑他臉上……這樣的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我」制止過,只要發生在「我」眼前的,「我」都會上前去指責那個男孩,一方面是班長的責任,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小說看得多了,總以為自己是那個幫助弱小的主角吧。
為什麼說「我」是「霸凌者」,因為「我」也拿書砸了小B的頭,在他欺負別人的時候,「我」看不得別人被欺負,所以想讓他也嘗嘗被打的滋味,那時候的「我」,確實很天真,想着「讓你欺負別人!那我也打你!」卻沒發現,「我」做的事情,其實也算不上什麼正義,和施暴者沒什麼區別。
後來發生了讓我很接受不了的事情。
那個被欺負的男孩子,並沒有感激「我」,「我」不知道,我在他的青春是一個怎樣的角色,但是他後來,把吃剩的飯倒在「我」頭上,即使不是故意的。
「我」沒有讓他付出什麼代價,他只是打掃乾淨了衛生,而「我」好像也失去了「威望」。
後來「我」被別人打了,沒有人幫「我」。最後出來制止施暴者的,是一個平時關係不算特別好的同學,那些曾經「我」以為幫助過的人,只是冷冷的站在旁邊看着。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自認為的正義,顯得很可笑。
後面上學再遇到類似的事情,「我」再也沒有勇氣衝上去質問那些人,「你們在幹嘛!」「我」變成了冷漠的人,只是當事情發生在「我」眼前的時候,用一種不耐煩的口氣對那些人說,「差不多就得了,吵不吵呀?再打一下就滾出去!」
現在的「我」後悔了,那個被欺負的小胖子,是一個腦子有缺陷的人,他衣服上面總是有拍不掉腳印,如果「我」再勇敢一點,可能被「欺負」的人就是我也不一定。最後的「我」變成一個好脾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