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建設23所「雙高」中職學校(專業)!溫州這份行動計劃值得關注

來源:溫州廣電-快點溫州

日前,溫州市教育局、溫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溫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四部門聯合出台《溫州市中等職業學校基礎能力達標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明確,未來三年,高質量建設23所「雙高」中職學校(專業),打造30個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推進中職教育高品質發展,全面助力「活力溫台」職教高地建設。一起往下看⇩⇩

《行動計劃》從基本辦學條件達標建設、中等職業學校新樣態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等維度對中職教育進行全方位提升,強化中職學校辦學基礎條件建設,優化職業教育資源和結構布局,深化中職學校內涵建設,力爭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全部達標。

省中職

高水平學校建設名單

省中職

高水平專業建設名單

實施中等職業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達標建設

清查辦學資質

開展辦學資質清查工作,整合「小、散、弱」中職學校,校園佔地面積、校舍建築面積指標為達標基本依據和最低要求。

擴展優質資源

對規劃保留但規模偏小、辦學條件未達標的中職學校,採取新建(遷建)、改擴建等方式加快建設。

對規劃整合的中職學校,採取合併、合作、託管、集團辦學、校園土地置換等推進資源整合。對規劃撤銷的中職學校,在專業資質清查、學校年審、招生計劃安排、項目資金分配等方面逐步削減直至穩妥完成撤併。

規範民辦中職

通過合資、合作等形式進行資源整合,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民辦中職學校資源重組,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參與辦學,鼓勵建立公辦和民辦中職學校相互委託管理和購買服務機制,探索混合所有制等多元主體辦學。

實施中等職業學校

新樣態建設

提高新(遷)建學校建設標準

各種建築、場地和設施符合國家相關建設和安全標準,滿足學校辦學需要。

提高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加快教室、實訓室、圖書館、體育場館等教學場所的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推進5G+VR/AR沉浸式、交互式教學平台開發應用,推動信息技術深度融入學校管理全過程,形成「互聯網+」「智能+」教育新形態。

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內涵

堅持德育為先,創新德育內容、方法和途徑。做足做好「文化育人」文章,主動與優秀企業文化、產業文化、職業文化融合,弘揚工匠精神和新時代溫州人精神,推進環境育人、課程育人、管理育人、活動育人、多元融合育人。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協同育人為目標,形成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發展新生態。

培育未來學校新樣態

新建中職學校(校區)選址需接軌產業園區,按照《溫州「未來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和《溫州市「未來教育」創新區、窗口校培育導引》要求,對接溫州和台州兩地城市「數字大腦」,以智慧校園創建、職業教育「五業」聯動變革等為載體,培育職教信息化標杆學校和中職未來學校新樣態。

實施高水平專業化

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

提升實訓基地現代化水平

圍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配足、配齊、配優實訓設備,建設與新經濟、新技術、新職業相適應的實訓場所,打造與現代企業生產服務場景相接近的實訓場景,營造與現代企業文化相對接的實訓文化。加快實訓基地數字化改造升級,推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以內涵建設與效益提升為重點,協同開展實訓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信息化資源建設,促進實訓基地整體提升。

打造開放複合型實訓基地

對接我市「5+5」產業發展,在優質品牌職業學校校內,統籌打造10個設備一流、功能複合、開放共享的區域性公共實訓基地,面向全社會開展實習實訓、企業生產、社會培訓、教師研訓、職業技能鑒定、創新創業、技術服務、職業體驗等公共服務。探索推進中德、中意等中外合作項目實訓基地建設。

創新實訓基地建設和運營模式

建立健全政府統籌管理、職業學校和行業企業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實訓基地建設機制,探索市場化運營和企業化管理模式,做到產權清晰、權責明確、共建共享。推動行業龍頭企業將最新技術和設備投到校企共建的實訓平台,推動職業學校將更多優質資源向中小微企業開放。

來源:溫州教育發佈

初審編輯:鄭明哲

責任編輯:谷璋彤

審核:尹舒鴻

主任監製:陳泰漲

監製:陳亦全 陳希瑜

總監製:陳振仕

推薦閱讀↓↓↓

本文來自【溫州廣電-快點溫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佈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