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里,中央電視台舉辦了一場文藝演出,邀請了很多的大牌明星參加。
在眾多的明星當中,趙文卓格外的引人注目,他的武術表演更是成為一大亮點,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目光。
趙文卓在長城上「空中踢刀」技驚四座,也讓現場的小鮮肉們感到汗顏,同時也為武術界後繼無人感到焦心。
之所以感到焦心,是因為曾經的幾代功夫巨星,都逐漸從台前退居到幕後,只有趙文卓在獨自打拚。
說到中國的功夫巨星,就不得不提李小龍大師,是他把中國功夫帶到了海外,讓外國人見識了中國功夫。
自從李小龍離開以後,又先後出現過李連杰、成龍和甄子丹等功夫巨星,可惜如今都已經退出武林。
當李小龍在好萊塢嶄露頭角的時候,中國華語功夫電影還是一片空白,是他填補了這一項空白。
當李小龍的《精武門》上映,立刻就颳起了一股旋風,同時也喚醒了麻木的國人,讓大家重新燃起愛國之情。
繼李小龍之後,李連杰的電影《少林寺》,更是激發了國人的尚武精神,人們學武的激情也空前高漲。
此後,甄子丹、成龍、吳京和王寶強,更是讓功夫演員身價高漲,不過此後就陷入了停頓。
曾經的那些功夫巨星,要不就是年齡太大,要不就是身價暴漲後,不願意再靠功夫混飯吃
也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在今年的國慶節晚會上,我們只看到趙文卓的表演,雖然精彩也是孤掌難鳴。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都是因為受到馬保國的影響,也讓國人從最初的激情,一下子又回到了原點,這對武術的發展極為不利。
或許很多人沒有發現問題,還沒有意識到武術的窘境,殊不知如今的武術界已經青黃不接了。
雖然短時間之內,還有趙文卓在苦苦支撐,但是畢竟獨木難支孤掌難鳴,一個趙文卓撐不起整個武林。
就算是趙文卓能暫時扛起大旗,也不過是延緩武術的衰敗,如果不能推陳出新,早晚有一天會走向沒落。
好在有關部門已經有所警覺,也一直在推動着傳統武術的進步和發展,並儘力創造更多有利於發展的條件。
早在一九九八年的時候,武術就被列入亞運會比賽項目,這對中華武術在全亞洲的發展,有着積極地促進作用。
這些年來,我們國家的有關部門,也在努力推動武術進入奧運會,雖然一直沒有成功,但卻是未來可期。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少林寺也曾經有過很多傳奇,只是隨着時代的發展,麻木的國人也失去了尚武精神。
自從清朝入關以來,為了鎮壓百姓反清復明的意志,清政府一直打壓各路武林豪傑,也讓國人失去了反抗意志。
尤其是近代以來,由於倭寇等外敵的入侵,中國人也被稱為東亞病夫,南京大屠殺就是最好的證明。
現如今的社會,雖然已經進入熱兵器時代,但是尚武精神卻不能丟,這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動力和源泉,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該有尚武精神,為中華民族立於世界之林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