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蟬:長得漂亮是優勢,活得漂亮是本事

她是東漢末年有膽有識的女子,是羅貫中筆下「色伎俱佳」的美人。

她用清白之軀,改寫了歷史,被清末民初的歷史學家蔡東藩稱為「粉紅英雄」。

關於她的真名,世人眾說紛紜,但她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貂蟬。

年少時看《三國演義》,總是被貂蟬的美貌吸引。多年後,當我再回頭看時,才發現,貂蟬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容貌,而是勇氣。

1

勇敢的人,是仁義的

貂蟬生於戰亂頻繁的東漢末年,年幼時就被選進了王允府中做歌伎。她非常聰明,不管是唱歌還是跳舞,都是一學就會。

王允愛惜她的聰明才藝,從來不把她當做侍女,而是像親生女兒一樣去培養,後來乾脆認為義女。

貂蟬生得花容月貌、姿色不凡。甚至有一次,當她在花園對月祈福時,月亮也因為比不過她的美貌,躲進了雲層里。

按道理,貂蟬的未來必定是尋得一個好兒郎,二人舉案齊眉、白頭到老。

但是命運從來不會對誰格外照顧,在生活的海洋里,人人都像逆水行舟。

這一年,朝中董卓獨掌大權,殘忍暴戾。在朝為官的王允,親眼目睹了董卓濫殺無辜後,回到家中總是愁眉不展,長吁短嘆。

貂蟬知道,義父是為了國事煩憂。這一刻,她竟然有些恨自己只是一個弱女子,既沒有權力,也沒有武功,不能幫義父解憂去愁。

因此,當王允請求貂蟬用「美人計」除掉董卓,解百姓之苦和大漢天下之危時,貂蟬沒有半點猶豫的就答應了。

這一年,貂蟬16歲,國色天香,風華正茂,正是一個女子最好的年華。

貂蟬對王允再三保證道:「大人勿憂,妾若不報大義,死於萬刃之下!」

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這一刻的貂蟬,美得耀眼,美得燦爛。

真正的勇敢,從來不是一時的熱血沸騰,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前面有刀山火海、懸崖萬丈,仍舊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而這樣的勇氣,大多出自仁義之心。

因為仁義,所以生大愛;因為有大愛,所以才為了蒼生,甘願奉獻此身。

一副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的胸懷,沒有小女子的靦腆作態、情竇不開。她不再是那個「好花風裊一枝新」的弱女子,而是一個渾身散發著凜然正氣的「女將軍」。

面對這樣的貂蟬,只能贊一句:「誰說女子不如男!」

2

勇敢的人,是智慧的

後世人說起「連環計」,大都誇讚王允的智慧,和貂蟬的美貌。可是他們不知道,若是沒有貂蟬的勇敢,再完美的計劃,也不過是一紙空談。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貂蟬的機智與勇敢,展現得淋漓盡致。

她一邊對董卓千般用意,萬般溫柔,以情解惑,一邊對呂布半目傳情,離間二人。

有一次,呂布與貂蟬在鳳儀亭私會。為了激起呂布的憐愛之心,貂蟬故意對呂布「表白」自己對他的傾慕之情,又愁苦自己受制於他人。

這樣的美人說出這樣的情話,呂布怎會不動心。

但是,當貂蟬聽說董卓打算把自己賜給呂布時,她又哭得梨花帶雨,對董卓「表白」了一番自己的忠貞,就拔出掛在牆上的寶劍,架在脖子上就要自殺。

不管是呂布還是董卓,都是閱人無數、身經百戰的人。想要在他們面前耍心機,取得他們的信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貂蟬用自盡的方式,來表達對他們的「忠貞」,其實是破釜沉舟,把自己的性命押注在男人的一念之間。若是其中一人稍有猶豫,貂蟬的下場都只能是一個「死」字。

換做其他人未必敢這麼孤注一擲,但是貂蟬做到了。因為她從決定邁出第一步時,就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她用如花的外貌,天才的歌舞,機智地談吐,更加曲意投合的手段,非同一般的用情功夫,甘願以身報主的心胸,成就了弔民伐罪的願望。

危難時分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格,生死之間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勇氣。

很多人把貂蟬與「烽火戲諸侯」中的褒姒、商紂王寵愛的妲己等一起,稱為「十大紅顏禍水」。

可是,他們真的懂貂蟬嗎?

莎士比亞曾說:「真正勇敢的人,應當能夠智慧地忍受最難堪的榮辱,不以身外的榮辱介懷。」

貂蟬之美,美在膽識上,美在骨子裡,美在不計較個人得失,以清白之軀換天下太平里。

3

勇敢的人,是獨立的

呂布被曹操絞殺後,貂蟬的下落成了一個千古之謎。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只用一句話一帶而過——「將呂布妻女載回許都」。

在那個男尊女卑、戰亂橫行的年代,當權者視人命如草芥,又有誰在乎一個小女子的結局呢?

貂蟬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就消失在了三國的紛亂中,甚至在正史里,找不到關於她的隻言片語。徒留後人的猜測、遐想。

有人說,她回到自己的家鄉木耳村,隱姓埋名,孤獨終老;有人說,她被關羽偷放,出家當了尼姑;也有人說,她為證清白,揮劍自刎......

但我更喜歡94版《三國演義》中貂蟬的結局——董卓死後,她選擇一人歸隱,遠離權力鬥爭中心,追隨自己的內心,像天邊白雲隨清風而去。

勇敢的人,都是內心獨立且強大的。他們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知道如何把握「進」和「退」。

貂蟬嚮往的人生,從來不是花團錦簇、烈火烹油,而是一種平平淡淡、坐卧隨心的生活。

所以,她才能在「進」的時候,義無反顧,「退」的時候,安靜淡然。

進退有道,方能一生從容。

4

卡耐基曾說:「勇氣是衡量靈魂大小的標準。」

貂蟬身為弱女,獨得文人喜愛,在以男性為主的《三國演義》中,佔得一席之地。這都源於她面對困難不退縮、身處逆境不怯懦的人格品質。

不管她結局如何,貂蟬的一生,都是熠熠生輝的。

因為生活有太多的磨難,命運有太多的出其不意、顛沛流離。只有勇氣才能為我們的人生托底,免我們驚慌和一世風雨。

琢磨先生曾說:「所有的偉大,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生為女子,你可以不美麗,但一定要勇敢;可以生得不漂亮,但一定要活得漂亮。

也許,當我們穿過時光,回望歷史,會看到16歲的貂蟬款款走來,目光堅定地說出那句:「但有使令,萬死不辭。」

那時我們才知道,生活不過就是,歷盡磨難,過盡千帆,仍然不忘初心,擁有充滿勇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