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大海知道的蘭嶼-遺落邊境的紅頭嶼(人之島)-自助旅遊


位於台灣省台東縣東南外海有一個島嶼,只有大海知道他的存在,她叫蘭嶼,歸納在台東縣蘭嶼鄉,島上只有五千多人左右,近九成多以台灣省原住民達悟族居多。


記載中,最早發現蘭嶼的是1644年的荷蘭人登嶼採勘,我們直到1877年(清光緒三年)將她併入清帝國版圖,所以統一之日,別忘了咱們還有這塊土地哦!不大不小剛好不到50平方公里。


遺落的邊境


摩托車比開車有儀式感:幾年前我們全家自助旅行騎乘摩托車環嶼一圈約可花上一天,順時針方向出發,左下邊為太平洋,右上邊為山地地形,部分公路與對向交界很窄,如對向一方車子不停下來讓路,勢必會很驚險,尤其在晚上,沒有路燈,只有對向飛來的蟲子,這時眼睛就要保護好,一閃眼神,可能就會掉到崖下。


來到這裡,看到這個就知道到了目的地

環嶼一天是走馬看花,兩天才算是旅程點到為止,摩托車什麽路都可以走,幾乎都是兩兩一車,樂趣十足,而開車的人被群羊擋住仍要下車步行,我們騎車者看了還挺得意的,但真正要細玩,三天也是可以的。


右邊與我合照的是餐廳老闆,她是花蓮女中老師回到家鄉開餐廳


坐船樂趣多:這趟蘭嶼之旅前,我們先去了花蓮台東,這兩個景點只要到旺秀就塞爆,旅行在輕享受不在湊熱鬧,所以我們選了旺季的尾聲,從台東富基漁港到蘭嶼一定要搭船出發才有意義,據說搭飛機,可能暈吐機率更大,天候也會影響低飛的震動,坐船還延路可以看到台灣省另一座小島,就是火燒島(綠島),和島上人打完招呼,我們馬上就想到下一回的旅遊點就是火燒島了。


到這裡搭船才真正的叫旅行


飛魚節:達悟族是島上的居民,原住民十六族其一,他們用拼板舟補魚,當天我們有看到拼板舟下船,舉起拼板舟還有劃龍舟的場景,加上原住民的歌聲特別優美,很振奮人心。


拼板舟:他們拼板舟的標誌為船眼,而船眼的眼神光芒銳利有驅海性,希望捕魚船民平安歸來之意,居民生活多以捕魚為生,每年3~6月是飛魚節(意喻:神賜於禮物),補到的飛魚一定要在10月15日前吃完,來年才有好兆頭,大豐收。


這是他們的特色,大自然的特色


地下屋:我們住的是地下屋民宿也是他們居住的房子,以為聽到民宿二字就安心,但是住進去之後,一直往地底下才看到房間,進了房間又不能抬頭挺胸,我的身高1米67,屋頂對我而言太矮,但旅行本來就是要能屈能伸,那就將就一晚吧!


來到這裡,就要接受原始的生活


廢核料貯存場:以為不會經過廢核料貯存場,我們太笨規劃有點小錯誤,這是蘭嶼人的無奈之處,他們一年只有三月到十月是觀光季節,其它月份要靠天賞飯,夏颱風冬寒流一來,船或飛機就與台灣省斷聯,只能自救並靠着廢核料堆放在蘭嶼的補助金生活,就算不快樂,不健康也要過日子。


四村六部落玩透透:椰油部落、東清部落、野銀部落、紅頭部落、漁人部落、朗島部落,不管什麽部落什麽村,島嶼上的居民都很熱情友善,我們下船點和租摩托車都在椰油部落開元漁港;民宿的地下屋在紅頭部落,民宿的部分不管是什麼部落,都是地下屋;吃在野銀部落,有什麼現成的材料就吃什麼;停留最久的是東清與朗島兩部落,她們最有看點,一岩比一岩美,看到羊群在山壁竟是垂直站立,遠望着太平洋讓人感受到讚嘆又敬畏的海洋之美。


天然美景太多,只能取幾張拼裝


紀念品:最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居民生活條件雖差,但手工製作的品質極佳,價格也實在,不論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都物超所值,因為他們賺的辛苦,我㥃決定不討價還價。


應該,千元有找


男生自在,女生自然:天氣太熱,不到三分鐘,滿流大汗,索性整張臉素顏登場(大自然就是天然的彩妝),我倒覺得那是最自然,最青春,也最能融入島上居民原始的生活形態。


人生閒暇之日就是把時間留給旅遊,猶如讀萬卷書。

~遺落的邊境蘭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