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奮進者|三十餘年堅守一所學校,她為每一個孩子尋找最美的曙光

人物名片:

朱乃楣,上海市特級校長,普陀區洵陽路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曾榮獲上海市「四有」好教師、上海市五一巾幗獎、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長等榮譽稱號,擔任國家教育督學、上海市政協委員。

上海市特級校長,普陀區洵陽路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朱乃楣(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央廣網上海9月5日消息(記者郭振丹)從一所環境、師資、生源都是最普通、最平常的學校,到備受認可的上海市「新優質學校」標杆校,位於「三灣一弄」老城區的上海市普陀區洵陽路小學近年來不斷創新發展,實現「華麗轉身」,已然成為「上海基礎教育的一張新名片」。

而說到這張「新名片」的打造,就不得不提到洵陽路小學校長朱乃楣。

在洵陽路小學任教十年後,朱乃楣於1998年開始擔任洵陽路小學校長。初任校長時,面對認同度並不高的學校,朱乃楣着手「改革」。一年的聽課筆記詳細記錄近400節課;教師的「札記」一回就是70多篇……朱乃楣走進教室,聆聽教學,從實踐中的「真」問題入手開展研究。

1998年,在資源極其匱乏的情況下,朱乃楣便開始推進洵陽路小學與華東師範大學合作,從分科教學開始,將學法融入到教學中,探索不同學科的教學規律,使得學生的學業成績有了明顯地提升。

但朱乃楣的「用心」不僅限於此:「我們要的僅僅是學業成績的進步嗎?人的發展和價值到底在哪裡?」朱乃楣不斷思考,繼續帶着教師們建構新的教育價值觀,努力回歸教育的本原,讓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而有追求。

「我心目中洵陽的孩子是『玲瓏剔透』的,他們自由、打開、靈動、自信、陽光!」 堅守在一個地方,堅持做好一件事,朱乃楣用25年時間,為初時的思考找到了答案:一所學校最彌足珍貴的就是學生。

2002年朱乃楣被評為「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長」與孩子們合影(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2012年,為了進一步科學、精準地解讀兒童,學校引進了資源藉助信息技術開展了兒童畫像式評估研究,從五大維度對每個孩子進行一一評估,識別學生的學習特質,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了基於「學」的策略的改進研究,很好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精準性。

2015年,學校又從課程鏈上作了大結構的撬動,建構了「分科·綜合」的課程新樣態,在低中高三個年段形成了「主題式-廣域式-模塊式」三段遞進的綜合課程體系。每天上午孩子們進行分科學習,下午則開展綜合活動,做各種「好玩」的事情。

漸漸地,孩子們在課程的浸潤下打開自我,變得靈動活潑,內心溫潤。他們在下午「玩」的課程中擁有了學習興趣,不斷嘗試超越,努力發現不一樣的自己,得到自我實現的快樂。

而這份快樂,在洵陽路小學最具象的體現就是「尋陽號」夢工廠。

如何在面積不大的校園裡,充分滿足學生全方位發展的需求?朱乃楣不僅與老師們一起設計校園文化場景、空間布局,更是「上天入地」打造出一塊近1500平方米的地下活動場地,這便是「尋陽號」夢工廠。在這裡,孩子們可以像工程師、藝術家、科學家一樣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朱乃楣表示,當空間設計與課程融合,孩子們對美的體驗,創作的靈感便一觸即發。

「尋陽號」夢工廠(央廣網記者 郭振丹 攝)

深耕校園三十餘年,朱乃楣校長育人無數,其中便有現任洵陽路小學體育教研組長、校園足球總指導員的孫激欽。

孫激欽曾是洵陽路小學的一名學生,在校期間他曾任校足球隊隊長。在一次足球決賽中,孫激欽不小心受傷下場,中場休息時教練讓他說兩句,他人小膽大,說得像模像樣。沒想到,在大家的努力下隊伍獲得了冠軍。當他一瘸一拐地走向領獎台時,一雙有力的大手扶住了他,原來是朱乃楣校長!

「聽了你的當場指導,很有教練的風範,長大了是想當足球教練還是成為一名體育教師?」「想成為體育教師!」「那你一定要努力,你很有潛質,我看好你!」……

時光流轉,如今孫激欽已在洵陽路小學工作8年。他的每一步成長都有朱乃楣耐心、細緻地指導。操場的合理規劃,她手把手教;學校體育課程的優化,她邀請專家,幫助團隊一同商討……朱乃楣總說,年輕人就是要敢沖,敢說,把不可能成為可能,教育才有希望!

朱乃楣參加五年級學生畢業典禮(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我要把每個洵陽的孩子培養成『幸福而有意義的普通人』。」這是朱乃楣如今樸實的願望。早在2005年,她便借校名「洵陽」的諧音,提出了「尋陽」文化。在漢語中,「洵」的本意是「誠然實在」。她希望教師做人、做學問,都需要一種誠然實在的態度;「陽」,即指陽光,它滋養萬物,孕育人生。「尋陽」即意為「為每一個孩子尋找生命中最美的曙光」。

如今,「尋陽」文化不斷在豐富,但不變的是朱乃楣紮根洵陽一方天地,努力做好基礎教育的赤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