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與克里米亞大橋,誰的命運會更慘?

這兩天,克里米亞大橋成了熱點的話題,各個網絡和朋友們都在熱炒這個話題。


我也就湊個熱鬧再寫一下克里米亞大橋。


想寫克里米亞大橋的時候,突然想起了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感覺這兩個事物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兩者都被俄羅斯所倚重,在俄羅斯人眼裡,兩者都是不能失去的,這是進攻烏克蘭的利器。


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區別是:一個能跑,一個不能跑。


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可以自由航行,但是克里米亞(刻赤)大橋只能在那裡靜靜地站着。



如果時光能夠倒轉的話,克宮當初是無論如何不相信烏克蘭能炸毀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的。


他們覺得烏克蘭沒有這個能力,畢竟莫斯科導彈巡洋艦有專門的防空,即使導彈打過來也不怕。


甚至還有一些媒體大肆吹噓莫斯科好導彈巡洋艦還能再戰30年。


這就讓俄羅斯人產生一種錯覺,這艘戰艦真的是戰無不勝。


人產生錯覺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產生錯覺,沒有人指出問題,也沒有人敢於指出問題,


就像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如果有人指出它存在的問題,估計就不會受到這樣的打擊,變成潛艇了。


錯覺太深就是病。


現在的社會,各個行業都會有一些錯覺。


比如說賣豪車的人看不起開本田大眾的,總感覺自己和擁有豪車的人是一個群體。


高檔酒店的服務員看不起衣着一般的,覺得自己和來酒店就餐的大老闆是一個圈層。


賣奢飾品的店員見的有錢人多了,以為店就是自己的。


小區保安大門看久了,以為整個小區都是自己的。


這些都是自我認知錯覺。別人擁有的財富再多,和你們真的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他們的本職工作是服務。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是應有的態度,誰給的傲慢和自信?


戰場上,有些時候你的錯覺就是對手的機會,俄羅斯人對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產生的錯覺,使得烏克蘭抓住了機會。


有網友這樣點評這個過程:


沒想到烏克蘭不講武德,俄羅斯大意了,沒有閃。所以旗艦變潛艇以後,剩下的嘍啰們趕快閃。


俄羅斯的艦艇可以閃,可以躲避。俄羅斯的刻赤大橋怎麼辦?


俄羅斯人選擇了加強防禦,克里米亞大橋現在已經成了俄羅斯的一級保護文物。


有多個信息源顯示:該橋周圍有好幾個S300,S400防空系統,外加若干個鎧甲和道爾防空系統,



俄羅斯這還不放心,幾乎每天都演練,作出被轟炸的準備,比如放出反破壞船帶角反射器的駁船,能夠吸引主動雷達制導的飛彈。


甚至製造煙霧的機器也上陣,用來對付美國導彈的激光制導,大橋上幾乎每天都煙霧繚繞。


但問題來了,除了放煙霧彈,配備S400防空系統以外,還能幹什麼呢?


能擋得住導彈的攻擊?


俄羅斯的防空系統可能會掉鏈子,在敘利亞實戰,戰績很差,沒有擊落任何以色列的飛機,但價格卻很貴。


印度買了不少,估計此刻正在黯然落淚,後悔的拍大腿。



據百度百科:S400防空系統,其射程最遠的40N6超遠程防空導彈,不但打擊距離超過400公里,而且速度也達到10馬赫以上。


它不但可以攔截高空達到38100米的目標,同時它也可以攔截低空9米以上的目標,命中概率在8成以上。


s400這種防空系統這麼高大上,主要不是防備海馬斯戰術導彈的襲擊的。


它的對手假想敵是他國向俄羅斯發射的導彈,而不是這種發射距離僅僅是300公里的導彈。



300公里,距離短,導彈發射速度快,等發現還沒作出反映,可能導彈已到眼前了。


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如果要擊沉這座大橋的話,要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出其不意,導彈的速度要快,眨眼就到。二,充分利用防空系統的防守盲區。


英國和阿根廷馬島之戰的時候,阿根廷的一架戰機就擊沉了英國的一個巨型戰艦。



是怎麼實現的呢?英國的戰艦也有超強防空設施,不可能導彈一發射就能把它給擊沉的。


當時駕駛阿根廷戰機的飛行員很聰明,他貼海飛行,在快接近英國的戰艦時,突然將飛機拉起發射了兩枚導彈,阿根廷的防空導彈系統只干擾了其中一枚,另一枚則擊中了該艦。



阿根廷戰機駕駛員發射的是飛魚導彈,該導彈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接近音速在接近水面5米不到的高度飛行但不接觸水面,可以有效躲避敵方雷達的偵測。


被擊沉的巨艦叫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該艦則是當時最為先進的驅逐艦之一,號稱「英國艦隊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