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已持續一個月,明面上是俄烏兩國軍事衝突,事實上是美國代理人與俄羅斯的直接戰爭。
在這場美國挑起的戰爭中,美國政府多次重申美軍不會進入烏克蘭與俄軍交戰。但這些表面功夫,阻止不了美國利用名義上自主的企業參加這場戰爭。
在美國利益需要時,這些平時自稱為了「全人類利益」的美國企業,一轉頭就把民用設施轉化為殺人武器!
3月20日,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副司令安德烈在戰場上遭烏軍襲擊陣亡。據西方媒體報道,這是衝突中俄軍陣亡的第五名將官,之前已有三名少將和一名中將陣亡。
雖然俄方確認的,只有安德烈一人陣亡,其他將官未有確認,但也可以側面看出戰爭的慘烈。
從戰前雙方軍力對比,和戰爭發生後的態勢來看,我們都知道戰場是俄強烏弱的形,為何俄羅斯卻有高級軍官陣亡?
這裡有俄軍繼承蘇軍傳統,基層軍官帶頭衝鋒,高層軍官靠前指揮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網絡戰中,俄軍被美西方網絡部隊直接壓制的結果。
西方媒體報道的5名俄軍將官中,有2名由於使用落後的通訊方式,被烏方成功定位,並用炮火覆蓋而陣亡。俄軍在進入城市後,烏克蘭網絡部隊能迅速破解沿途的民用攝像頭,對俄軍的每一步部署進行監控,甚至精細到哪一個士兵在巷子何處,進而進行精確狙殺。
有網友問,烏克蘭網絡部隊怎麼這麼厲害?
何止厲害,這支部隊上個月才臨時組建的呢。
2月25日,烏克蘭國防部請求烏國內黑客組織協助,並執行針對俄羅斯的網絡間諜任務,26日,烏克蘭政府招募民間黑客組建網絡部隊。
在「招募令」下,全球多方黑客組織粉墨登場。據公開報道,目前俄烏衝突中較為活躍的黑客組織有「匿名者」、「對抗西方」等37個,現已公開發聲支持烏克蘭,並對俄實施網絡攻擊。
有了這個口子,西方成建制的網絡部隊就能披着「民間力量」的名義「合法」加入戰場。
除了暗地活動的,也有直接敞開身份明面入場的。
例如英國和波蘭等北約成員國先後與烏克蘭簽署合作協議,向烏克蘭武裝部隊提供網絡安全技術、服務和專業培訓;美西方國家還在網絡反擊和情報支持等方面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美網絡司令部駐紮在東歐國家軍事基地的多個網絡任務小組協助烏克蘭,抵禦來自俄羅斯的網絡攻擊、干擾俄軍通信。
同時,十多家美西方網絡安全公司稱,免費為烏克蘭提供網絡安全技術支持。
破解整個城市的民用攝像頭,精確定位高級軍官位置,就是這些「民間」、「網絡部隊」的拿手好戲!
又有網友問,網絡部隊那麼牛,我把你網線拔了,看你這麼玩!
確實,「拔網線」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屬於電子戰的一部分。在俄烏衝突初期,俄方電子戰部隊就曾有效壓制過烏克蘭網絡,並部分實現癱瘓互聯網。
但是2月27日,就是烏克蘭成立網絡部隊的第二天, 美國商人馬斯克的SpaceX 公司迅速向烏克蘭運送了「星鏈」用戶終端,並激活在烏克蘭的「星鏈」服務系統,幫助烏克蘭重新獲得網絡服務。
「星鏈」計劃,相信小夥伴們大都聽過吧。馬斯克號稱要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在近地軌道部署12000顆衛星,旨在為全人類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目前已發射1791顆衛星。
而「星鏈」衛星的製造、發射過程,有大量美國軍方的參與,該批衛星之前就曾兩次威脅中國空間站的安全,挑釁意味不言而喻。
這次,我們看到還未組網的民用設施「星鏈」衛星,就已經「試水」加入戰爭,開發出殺人功能了。
在馬斯克的幫助下,西方「網絡部隊」大量進入烏克蘭,在精確定位後,用Telegram(電報)頻道指揮調度,向基層士兵發佈具體指令。
Telegram頻道聽起來有沒有很耳熟?沒錯,就是2019年香港黑暴風波時,指揮黑暴們街頭破壞的聊天工具。這個聊天軟件由於其開放性,非常適合指揮炮灰級底層人員聚集和分散。雖然這個軟件初創者是俄羅斯裔,但是現在和俄羅斯這個國家沒什麼關係。
在「馬斯克」們的配合下,烏方「網絡部隊」無往不利。
2月28日,「匿名者」黑客組織攻擊入侵俄羅斯核研究所、並獲取4萬餘份敏感文件。
3月1日,烏克蘭網絡部隊獲取12萬名俄羅斯軍人的個人信息,並在網上公布,人肉其家人,對俄軍士氣造成打擊。
有沒有又很眼熟,好像在哪見過。
同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良好的互聯網環境下,不斷在各國「巡迴」直播演講,拉來大量「美援」、「歐援」,甚至還想試試能不能要到「日援」。
黃之鋒:這個套路我熟!
在對烏克蘭「斷網」失敗後,美國的「馬斯克」們,對俄羅斯發起了「斷網」。
多家美西方控制下的互聯網服務運營商對俄羅斯暫停多項服務;亞馬遜、蘋果、谷歌限制了其在俄羅斯的服務和產品;英特爾、 AMD 、三星電子、台積電、戴爾、惠普等公司已停止向俄羅斯供貨;甲骨文明確表示已暫停俄羅斯的所有業務;SAP (全球領先企業管理軟件公司)表示將暫停在俄羅斯銷售全部服務和產品;開源社區 GitHub 正在考慮禁止俄羅斯開發人員獲取開源代碼。
俄羅斯和整個美西方的交鋒還在持續,但是看到這,小夥伴們有沒有開始思考中國的問題?
台灣問題和俄烏衝突沒有任何可比性,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解決台灣問題不管用何種方式都是中國內政,而不像俄烏是兩個主權國家間的衝突。
但是,美西方會跟咱講道理嗎?控制着輿論霸權的他們,在哪天中國迫不得已必須吃「五桶即食麵」時,會不會滿口「全人類利益」,接着上來肆意無差別攻擊?
解放軍的電子戰部隊相比俄軍是先進許多,以台偽軍力量不可能有還手之力。
但值得思考的是,馬斯克的「星鏈」也不斷建設完善,到時候如果組網成功了,勢必被用作介入中國內政的一把尖刀。
從這次俄烏衝突看,可以預判這些濃厚美軍背景的「馬斯克」們,未來必定對解放軍形成威脅!
除了幫助台方,「星鏈」一旦成網,美軍還可以利用該系統向中國大陸發放假消息,製造網絡混亂,釋放「木馬」病毒。
未來5G的普及,中國大陸萬物互聯,老百姓衣食住行都和互聯網息息相關,美軍造成的破壞可能極其巨大!
為了應對「馬斯克」們,中國應該怎麼辦?
我國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網絡運營商大都為國企,在關鍵時候頂得上,靠得住,自然不懼各種攻擊,但是必須要未雨綢繆,提前做好各種應急預案。
當然了,培養我們的本土民營企業,特別是以華為、360為代表的巨頭公司也十分重要,真正的敢啃硬骨頭,和國家一起「逆襲」。
還要加快推進國產芯片為核心的各類網絡產業的研發和推廣使用,最大程度降低美西方對我科技制裁的影響,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這樣方能始終在國際上掌握話語權。
1991年,蘇聯「大廈」轟然倒塌,尚未完工的「瓦格良」號航母靜靜的躺在黑海造船廠。
時任烏克蘭總理庫奇馬問老廠長,如何才能讓航母完工?
廠長馬卡羅夫回答道:「需要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他。」
達瓦里希,你需要的,我們這都有!
所以「瓦格良」號成為了「遼寧艦」,因為她又來到了一個偉大的國家。
正是為了保衛這個偉大的國家,我們要警惕「馬斯克」們,絕不能讓白匪和資本家再一次騎到了我們的頭上。
達瓦里希,如果你要追隨那顆紅星,去東方吧,穿越第聶伯河,翻過烏拉爾山脈,西伯利亞平原的盡頭,那裡還有一個在為解放全人類而奮鬥的偉大國家。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