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白玉山塔是日本侵略者用以炫耀「戰功」的,獨自背包悠閑逛

接上文,拜謁了萬忠墓紀念館後,直接沿九三路下坡,不久就來到了白玉山景區的入口處。

由此向里走

走着走着,感覺是住宅小區,不像是景區啊?

沿着緩坡一直向上走

哈哈,遠遠望見了白玉山塔

走到了半山腰處

俯瞰下旅順市區

來到了白玉山塔的小廣場上

從九三路口上山,大約需要半小時。特別要說的是,2017年5月1日起,白玉山景區、東雞冠山景區、二O三景區和軍港公園的門票都取消了。

白玉山塔

白玉山塔是日軍於旅順口留下的侵華建築之一,是見證日本侵略者殖民中國東北罪證的重要物證。

該塔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白玉山頂,塔高66.8米,塔內有螺旋形階梯273級,塔尖為彈頭形狀,建造目的為紀念日俄戰爭中日軍的「亡靈」,以炫耀「戰功」,美化日本軍國主義和對華殖民活動。

白玉山塔

白玉山塔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白玉山之顛,坐落於城區中心,海拔130米,系大連市著名旅遊風景之一。日俄戰爭結束後,在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和陸軍第三軍軍長乃木希典的倡議下,殖民當局決定在白玉山頂修建「表忠塔」,以表彰在日俄戰爭中為天皇效忠的官兵,而現在卻成。

白玉山塔

「表忠塔」於1907年開工,到1909年建成,歷時兩年零五個月,耗資25萬日元,建塔工人多達20000名。該塔高66.8米,塔內有螺旋形階梯273級,塔尖為彈頭形狀(也有說是蠟燭形狀,表示長明不熄之意),做工精細、雄偉壯觀。1945年旅順口解放後稱為「白玉塔」,到1985年,旅順口區政府依據山名將其塔改名為「白玉山塔」。

白玉山塔前的大觀景平台

觀景台

這裡是俯瞰旅順軍港全貌的最佳位置,旅順從清政府1880年設立旅順港開始,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軍事禁區,直到2008年12月才全面對外開放。

觀景台,這裡是遊客爭相合影的地方

放在以前,這種可以全覽軍港地形和動態的山頂位置,絕對是不對遊客開放的,不過現在不同了,白玉山是旅行團必去的景點之一。

旅順軍港全貌,旅順軍港是天然的避風良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要塞,曾經北洋水師的根據地

旅順軍港全貌

旅順軍港港口開向東南,東側是黃金山,西側是老虎尾半島,西南是巍峨的老鐵山,我們常說的「旅順口」就是指中間這條水道,寬近300米由兩山對峙而成的出海口,但這300米中只有一條91米的航道,每次只能通過一艘大型軍艦,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戰略上是易守難攻。

老虎尾半島,很像啊

纜車

纜車

下山路

下山路回望白玉山塔

甲午古炮

半山腰的甲午古炮是1881年清政府從德國購進的加農炮,口徑為210毫米。在日俄戰爭中,沙俄軍隊為加固旅順口要塞的防禦,從老虎尾西雞冠山炮台,把此炮搬運到老鐵山頂上,1908年2月日軍將此炮安置在白玉山。

古炮的炮身

古炮的炮身上遍布各個時期的刻字,五十年代的俄文無疑是佔領旅順的蘇聯紅軍刻字,而六七十年代的刻字則多是旅順軍港的水兵,有點不解的是,在堅硬的炮身上刻字,應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

古炮的炮身上的塗鴉

古炮的炮身上的塗鴉「白玉山留念」,這顯然是近期刻上去的,強烈譴責這些不文明的行為。

甲午古炮對面是漂亮的燈塔

纜車山下的起點

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但歷史已經無法改變,不忘記不篡改就是對歷史最好的紀念。

回頭再說一下白玉山塔的遊覽線路,我覺得徒步登山最理想的線路是,從距離旅順汽車站不遠處的九三路的白玉山入口處,開始登山,遊覽白玉山塔後,從另外的一條纜車的線路步行下山。下山後,就來到了黃河路,可繼續遊玩軍港公園和百年旅順火車站。

當然,很多自駕游的,小車收費十元,很是方便。

請跟隨我的步伐,咱去看看軍港公園。

下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