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身邊經常能看到一些不合格的「鏟屎官」
遛狗時不牽繩,遠遠跟在後面
這些人可要注意了!
5月1日起,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將施行。第30條明確規定:單位和個人飼養狗隻,應按規定定期免疫接種狂犬病疫苗;攜帶狗隻出戶的,應按規定佩戴犬牌並採取系犬繩等措施。
因此,5月1日後,再有「遛狗不牽繩」的現象,便不再是「違規行為」,而是「違法行為」,養犬管理的力度和對不文明養犬行為的處罰力度都會加重。
該法一出,網友紛紛點贊。還有網友提出:最好還是給狗狗戴上嘴套更安全
有網友對新發的施行情況有些擔憂。
也有網友一針見血指出:關鍵還是靠人的自覺。
近年來,因違法違規養犬和不文明養犬行為產生的安全、衛生、環境等問題日益突出,狗咬人、人打狗、愛犬人士和其他市民的衝突等新聞頻頻引爆互聯網。
去年9月一名女孩被鄰居家的寵物犬咬傷。在達成調解後,雙方再起爭執,其間女孩的家長將小狗摔打致死。而在另一地,兩位鄰居在遛狗時大狗咬了小狗,引得狗主人大打出手,其中一人將另一人咬傷。此類涉犬糾紛日益增多,成了群眾的一大煩心事。
狗傷人、人傷狗,人與狗的矛盾,說到底還是人與人的矛盾。
文明養犬關鍵在人。無論是寵物隨地大小便還是不栓狗繩,這些情況的出現,很大原因都是因為養狗人的不作為,也正因為他們的不作為,那些本該為生活添彩的寵物狗,卻給人們生活帶來了麻煩。愛狗人士有養狗的權利,但更有管理好狗隻的法律義務。
說到底,關於遛狗相關法律的施行只是治理「狗患」的基礎手段,一頭拴牢狗、一頭管好人,才是市民文明素質的體現,只有這樣才能讓文明養狗成為社會新風尚,也才能提高城市文明水平,讓人與狗更加友好、和諧相處。
掌上春城綜合整理
部分素材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觀察者網、銀川日報等
責編:蘇昊
編審:李星
終審: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