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作這回事》,談寫作這回事

《寫作這回事》是美國作家史蒂芬.金寫的一本關於自己創作生涯的回憶錄。說起斯蒂芬金,也許你不知道他是誰,但說起《肖申克的救贖》,你一定看過或聽說過。他寫了四十多部長篇小說和兩百多篇短篇小說,有超過百部影視作品選用了他的小說作題材。這位獲得美國「傑出貢獻獎」、「終身成就獎」的大師,用生動、幽默還帶點自嘲的語言,在《寫作這回事》里寫下了自己的生活經歷、創作觀點和方法。



金大師說:「一個勉強稱職的作家經過辛勤的工作,身心的投入,及時得到幫助,能進步為一個好作家」。初學寫作之人,往往苦於心有所想,卻寫不出個所以然來。如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我們只要從大師撩動人心的故事中擷取一二,便可學而時習之。



想成為作家,首先必須得做到兩件事:多讀,多寫,別無捷徑。你知道大師幼年時看了多少漫畫書嗎?六噸!即使成年後他每年也要看七八十種書。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那時的學子,都是先熟讀了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後,再去求取功名的。錢鍾書先生一生閱書無數,光筆記就記了178本,共計7萬多頁。如果你還沒有積累一定的閱讀量,奉勸你先讀書、讀書、再讀書。



大師寫作有固定的時間,就是每天上午。一旦開始寫某本書,他每天都會寫,每天寫十頁,直到完成為止,通常在3個月內完成一本書的初稿。這種有規律的創作,對於想學習寫作的人來說,是很好的借鑒,當寫作變成一種習慣,你一坐下自然就能進入寫作狀態,就像養成每晚十點鐘睡覺習慣的人一樣,時間一到,就能很快入睡了。



那麼寫什麼呢?大師說「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什麼都行。。。。。。你只要講真話」。所以要寫你了解的事情,從你喜歡讀的題材開始寫起,結合自己對生活、友誼、愛情以及工作的了解,讓作品與眾不同。大師的作品《閃靈》,寫的是一位酗酒的作家,而他自己正是有過酗酒的經歷。美國小說《黑色豪門企業》主要是講述律師行的故事,它的作者約翰·葛里遜也曾經是個律師。所以對於寫作新手來說,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就比較容易寫出真情實感來。



關於故事的結構,大師說不管是短篇小說,還是長篇小說,它都是由三部分構成的,那就是:敘事,將故事從A點推至B點,最終推至Z點,故事結束;描寫,把讀者帶進現場,將腦海中呈現出來的場景訴諸文字,令其躍然紙上,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就像《紅樓夢》里,「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曹雪芹用淡淡兩筆,就將林黛玉面貌的超凡脫俗和性格的多愁多情勾勒而出;對話,通過具體言語賦予人物生命,重要法則之一就是,你如果可以將某事表現出來,讓讀者看到,就絕不要明講出來。有了這些基本的骨架,你再怎麼寫,也不會跑的太遠,只在於把血肉填充的豐滿些還是單薄些而已。



在寫作完成之後,還有重要一步就是改稿啦。你可以把初稿寫完後放至幾乎忘記時再拿出來重讀一遍,按大師說,這是一種奇異而愉快的經歷。你以旁人的角度來讀自己寫的故事,就像是在為觀眾演出一樣,因為你寫的作品是要給讀者看的,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了這點。



在《寫作這回事》的最後,大師說:「你可以寫,你該去寫,而且如果你足夠勇敢,開始寫了,你要堅持寫下去」。確實,我們不需要非得讀某本書才能學會寫作,寫作不是人生,但有時候它是一條重回人生的路徑。熱愛寫作的你,能做的就是多多地寫,在你關起門來寫作的過程中,你將收穫你自己與眾不同的感悟。


我是喜歡讀書與旅行的@翠茜時光,在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中感悟生活。


#頭條品書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