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企」正邦科技新增400億的新能源大項目,但正邦科技2021年凈利虧損近190億,本月還有超5億商票逾期未兌付,如此轉型有些負重前行的味道。
跨界玩新能源
6月17日,正邦科技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下稱「國家電投」)簽訂了《「碳中和」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合作協議書》。雙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原則,就投資開發光伏、風電、綜合智慧能源等項目建設等方面建立合作。
據公告,國家電投將正邦科技作為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對正邦科技的土地、能源進行統一規劃,發揮在農業開發、清潔能源發展、科技研發創新、產業技術等方面的優勢,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布局光伏、風電、綜合智慧能源等產業,力爭在三年時間內,建設生態光伏、風電、分佈式及集中式綜合智慧能源約1000萬千瓦,預計投資總額達到400億元左右。
正邦科技表示,此舉將為公司的轉型發展助力,通過對農業的空間立體利用,藉助光伏、風力發電等優勢,打造農業智能化及節能化,為公司經營賦能,促進公司未來的業務發展。
6月20日,正邦科技漲停開盤,截止午間休盤,正邦科技一字漲停。不過當日正邦科技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結合公司主營業務,詳細說明與國家電投開展合作的背景、目的與具體合作方式,與公司現階段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發展規劃是否匹配;詳細說明公司在此次合作中需承擔的義務,預計投入的資產規模或投資金額,以及此次合作對公司可能產生的影響;結合公司當前的生產經營狀況、流動性情況及此次合作所需的資金來源等,說明公司是否存在資金狀況等條件不足以支持相關項目開發等風險。
目前還存在經營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正邦科技目前還存在着多個方面經營壓力。單從2021年的年報就可以看出,養豬實屬不易。
2021年,正邦科技實現營收477億,較2020年下滑3.04%;實現凈利潤虧損188.19億元,同比下降427.62%。今年一季度,銷售情況仍不樂觀,據正邦科技2022一季度財報實現營收64.9億,同比下滑48.92%;實現凈利潤為虧損24.33億,同比下滑1249.73%。
正邦科技在2021年年報中稱,由於國內生豬市場價格的震蕩下滑,公司銷量的上升疊加銷售價格的下降對業績影響較大。此外,公司產業單一,營收及利潤的貢獻主要來源於生豬養殖業務,因此相較於多元化業務的公司受豬周期影響更為強烈。
除了業績壓力,200億市值的正邦科技還面臨著流動資金緊張的問題,甚至正邦科技還將把總額36億的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終止,來補充自己的流動資金。
5月20日,正邦科技發佈公告稱,為做好資金儲備,根據當前行業以及公司生產經營實際情況,擬終止部分區域新建產能,以保證經營現金流安全。在此背景下,鑒於2019年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8個募集資金投資項目、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14個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已處於停滯狀態,經審慎研究,公司擬終止上述項目,並將該募投項目結餘資金361802.58萬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用於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及業務發展,緩解公司資金流動性緊張的局面,推動公司平穩發展。
這則公告也讓股民懷疑,正邦科技的資金流到底是存在「壓力」還是「大問題」。6月8日晚正邦科技的公告則直接敲醒了股民。
公告中正邦科技表示,受豬周期影響,公司及子公司江西正邦養殖有限公司等近期因流動資金緊張出現部分商票逾期未兌付的情形,截至公告披露日,逾期未兌付餘額合計5.42億元。公司將持續與債權人協商處理相關商票逾期未兌付事項,並可能面臨訴訟、仲裁等風險。
流動資金受限的背後反映出的是正邦科技高負債「枷鎖」。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正邦科技負債總額達406.9億,資產負債率高達97.03%。其中,流動負債286.8億元,短期借款121.5億元,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42.24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40.11億元。而貨幣資金僅有30.73億元。
豬企的春天何時到來
此前,也有上市豬企轉型進軍新能源板塊,今年4月,天邦股份宣布與國家能源集團江蘇電力有限公司(下簡稱江蘇國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光伏、生物質發電等多個維度開展合作。
不知道是因為轉型自帶市場熱度還是因為真的賺錢,還有上市公司多次轉型,先成為了豬企,再跨界進軍新能源。2021年1月4日晚間,天域生態發佈公告稱,為匹配公司發展戰略,公司及其相關控股子公司擬分別在武漢市蔡甸區和貴州省盤州市簽訂《豬場租賃服務協議》,入局生豬養殖業。而後在2月22日晚間,天域生態公告稱,擬以不超過6.1億元現金增資青海聚之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聚之源)達到控股目的。
不可否認的是,去年豬企的日子基本上都不太好過。
據行業數據,2021年上市21家豬企營收共計5900億元,利潤虧損431億元,正邦、溫氏和新希望六和三家共虧損418億元,佔21家總利潤的97%。另外,21家企業中只有7家豬企盈利,合計97億元。
不過今年以來,豬價慢慢企穩,A股市場上,豬肉板塊也開始回暖。
國泰君安近期研報指出,5月出欄總量下降7%,育肥豬總量環比下降10.8%。5月仔豬價格明顯上漲,育肥豬比例降低。豬肉供給量趨勢性下降,豬周期正式確認啟動。
中信證券認為,隨着前期產能去化逐步兌現到供給端以及需求轉旺,豬價底部已過。從上市公司維度,當下階段各主要生豬養殖企業都在收緊投資,降本增效,保護有效產能,後續業績有望迎改善。
財信證券表示,一般而言,能繁母豬存欄領先生豬出欄約10個月左右,能繁母豬存欄拐點同時也是未來約10個月左右的生豬供給拐點。2021年6月能繁母豬存欄達到高處拐點,意味着2022年5月份左右或迎來生豬供給最高水平,考慮到能繁母豬去化速度較慢,母豬存欄仍處高位,預計2022年下半年或迎來豬周期拐點。
開源證券表示下半年豬價高度可期,6-7月為生豬價格爬坡上行階段,7月下旬至8月豬價上漲動能或相對較強。若6-7月生豬出欄(屠宰量)相對平穩,後續生豬「供大於求」狀態將在下半年切換為「供小於求」,生豬價格或進入「需求拉動,供給挺價」的雙螺旋驅動價格上漲階段。
不知道正邦科技能不能乘着這股「豬周期」與新能源之風,儘早迎來自己的春天。
瀟湘晨報記者郝詠琪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