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雞它營養價值高,膽固醇含量低,富含氨基酸、黑色素和遊離脂肪酸等,能夠增加人體紅細胞的血紅素含量、調節生理機能、增強免疫能力,為滋補和藥用的理想食品。而且在乾隆年間武山有一個養雞的人將他養殖的雞進貢給了皇帝,乾隆吃了很喜歡,於是就給它的雞賜名為「武山雞」。作為一種進貢的雞,烏骨雞很符合現代人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於是就有這樣一個80後小伙靠養殖烏骨雞年收入50多萬,他就是王成厚。
王成厚養殖的烏骨雞
養雞場學習養殖技術
王成厚出生在青河縣的一個小村子裏,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養了幾隻雞,初中沒有上完的王成厚為了補貼家用於是便在鎮上的養雞場打工。通過自己的學習,王成厚發現養殖烏骨雞很有發展前景,於是他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烏骨雞的養殖技術,最終在廠里一個專家的指導下王成厚便辭去了工作然後回到了家準備養殖烏骨雞。
採用林間散養的模式
山坡散養烏骨雞
於是王成厚便在孵化所購進了兩百多隻烏骨雞苗進行養殖,為了把雞養得更加肥美,王成厚把養雞場建在了村東頭的一個半山腰上,這樣一來除了每日的餵養一些五穀雜糧之外,烏骨雞的零食就是山林間的各種小蟲。而且每天王成厚都會把雞趕到山林里,讓它們自己覓食,然後天黑的時候再趕回養殖場,就這樣日復一日,終於到了烏骨雞出欄的時候。
王成厚養殖的烏骨雞
高品質才有高銷量
由於王成厚養殖的烏骨雞不但個頭較大,而且渾身都散發著雞肉的味道,所以深受當地人的喜愛。除此之外王成厚還與鎮上的幾個飯店達成了合作,用送貨上門的方法獲得了大批的訂單。很快兩百隻烏骨雞就賣得差不多了,而且中間還收穫了一批烏骨雞蛋,他挑選了一部分雞進行孵化,而剩下的雞蛋也都被搶購一空。
帶孵化的烏骨雞蛋
增加養殖數量年收入30多萬
有了成功的開始於是王成厚便加大了烏骨雞的飼養數量,從之前的200多隻增加到了1000多隻。就這樣他的一隻烏骨雞就能賣到150-200之間,而且再加上賣蛋的錢一年下來就能收入30多萬,於是王成厚很快成為了村裡的風雲人物,而王成厚並沒有滿足,他打算再建一個小型的加工廠,這樣一來就可以把烏骨雞推向更大的市場,讓更多的人品嘗這道美味。
擴建後的烏骨雞養殖場
致敬!每一位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