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大信貸投入到配強人力資源,從優化流程到服務創新

記者 黃敏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簡稱「廣東中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總行黨委關於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及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在金融助力扶貧攻堅行動中交出了高分答卷。

據了解,廣東中行持續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持,2020年,投放涉農貸款餘額939.60億元,較2019年末新增139.32億元,增幅17.41%;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加大對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龍頭企業、省級「菜籃子」企業等領域的融資支持,信貸工廠惠農客戶批複1047戶,授信總量74.36億元。

配強幹部人才,精耕定點扶貧「責任田」

走進今天的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沙田鎮長引村,村居翻新變靚,家家戶戶門口鋪上了硬底水泥路,村道乾淨整潔,不少村民返鄉創業,錢袋子也鼓了起來。而曾經的長引村,大多數村民選擇外出務工,實際在村的勞動力僅占村裡總人口的65%,耕地大多處於荒廢狀態。

自2016年起,根據廣東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廣東中行開始對口幫扶長引村,每年投入幫扶資金百萬餘元,使長引村的「顏值」大大提升。2018年,陳泱滔受廣東中行黨委選派,完成了從高級業務經理到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的身份轉變,「讓長引村的『身價』跟着『顏值』一起漲」成了他到任後的重要目標。

在走訪入戶和前往多地調研後,陳泱滔與扶貧工作隊共同提出了「融長引合」的發展理念,並在2019年成立了村集體經濟體「新豐縣融長引合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村集體合作社的商業運營,盤活閑置低效土地近20畝,成為村裡發展種植經濟的樣板示範,通過種植獎補、代銷代賣推動「合作社+種植戶」模式,示範帶動16戶貧困戶參與種植。

「為了利用當地優勢的自然資源,合作社選擇優質的品種採取季節性輪耕和傳統種植,2019年成功引進試種豆苗、遲菜心、辣椒高端品種等,種植規模近百畝。」陳泱滔介紹。2019年,在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和當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長引村全部貧困戶和村集體提前達到脫貧出列標準。

在廣東中行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像陳泱滔這樣投身扶貧事業、作出扶貧成效的精兵強將還有很多。據了解,廣東中行選優配強專兼職扶貧幹部48人,其中專職扶貧幹部30人、擔任駐村第一書記8人。

廣東中行還制定結對扶貧幫扶計劃,將未承擔定點扶貧工作的單位與已承擔定點扶貧工作的單位進行結對,每年舉辦結對幫扶活動,有效解決「誰幫扶、幫扶誰」的問題。2020年以來,廣東中行共開展30多次結對幫扶活動,投入幫扶物資10餘萬元,為定點扶貧工作匯聚了更廣泛的力量。

高效對接需求,推動審批效率「加速跑」

如何讓扶貧、涉農貸款更加高效和便捷地發放到農業企業和返鄉創業者手中?廣東中行着力簡化扶貧、涉農貸款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在優化流程方面跑出「加速度」,切實提升了企業和個人的獲得感。

廣州尚好菜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食材半成品加工企業,主要為南方航空、廣州酒家海底撈、大家樂等知名企業提供食材供應服務。2021年春節,全社會響應政府號召留當地過年,本地食材需求旺盛,企業採購原材料也面臨資金緊缺情況。

中國銀行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分行轄屬黃閣支行的客戶經理得知這一情況後,第一時間上門了解企業業務機遇和資金需求,並制定融資方案,當即向上級行申報1000萬元授信方案,從申報到放款僅2天時間,為企業採購原材料、支付員工工資等日常經營需求注入金融活水,且貸款利率較同業更加優惠,有效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此外,疫情期間,廣東中行主動、高效對接防疫重點企業,建立涉農貸款綠色通道,及時滿足抗疫農業企業的融資需求。2020年,累計批複抗疫農業企業137戶,授信總量15.28億元。

為切實提升服務農業企業的響應速度,廣東中行主動向市場跨前一步。例如,通過「審查+培訓」一體化的模式,快速落地了中國銀行潮州湛江梅州雲浮茂名、韶關、清遠分行等農業專場評審會以及中國銀行東莞分行國家儲備糧專場現場評審,加快推進「名優特新惠農貸」項目落地。

與此同時,廣東中行還做好基礎服務「擴面」,堅持線上、線下渠道相結合,着力打通貧困地區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最大程度降低客戶獲取金融服務的「腳底成本」。

具體而言,該行進一步下沉服務重心,在縣域地區建成營業網點143個、全轄縣域覆蓋率達91%,布設智能櫃檯526台(包括廳堂版、現金版、移動版)、ATM設備375台,縣域覆蓋率達100%;;還以手機銀行為抓手延伸金融服務,不斷延伸縣域金融服務觸角,縣域地區當年新註冊手機銀行客戶30.17萬戶,月均交易客戶47.32萬戶。

銜接鄉村振興,打出服務創新「組合拳」

廣東作為豬肉消費大省,生豬穩產保供是重中之重。廣東中行大力扶持養豬農企促發展,加強對本地企業貸款投放,大力支持省外豬企來粵投資建豬場。截至2020年末,廣東中行生豬養殖貸款餘額約23.36億元,同比增加10.30億元,全年累計投放達19.61億元。

茂名市菜籃子工程基地順達種豬場有限公司是廣東省重點龍頭企業、廣東省現代農業100強企業、國家農業部標準化示範基地等,是東莞、深圳、南海定點供應生豬基地,在茂名當地生豬養殖產業發展中起着龍頭化、標準化、規模化的示範作用。不過,2019年以來,受「豬周期」和新冠疫情疊加影響,該公司經營遭受重創,急需資金解決復產困境。

為了落實生豬產業支持政策,保障生豬產業快速復工擴產,穩定豬肉市場供給,中國銀行茂名高州支行積極響應,快速對接,根據該公司的產業特點和經營情況巧設融資服務方案,及時為該企業核定並發放了1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流動資金支持。

在利用金融力量支持鄉村振興的工作中,廣東中行打出了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渠道創新的「組合拳」。而其中緊盯農業產業、返鄉創業等鄉村發展機遇進行產品創新,正是廣東中行加強扶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舉措。

中銀「惠過年」普惠金融貸款為例,自2021年1月29日產品推出至今,廣東中行已為生活物資保障和能源保供,交通出行和貨運物流,服務「就地過年」群眾購物、休閑、娛樂需求,以及「以薪留工」等四類共942家小微企業累計提供「惠過年」普惠金融貸款近33.36億元,其中為64家涉農支農企業提供2.35億元「惠過年」貸款。

為了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融資,廣東中行還創新設計「廣東中銀產業貸」授信方案,與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聯動宣傳產品「貸額高、成數大、抵押少、期限長、利率優、費用免、還款活」八大優勢,2020年全年累計為66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施主體提供信貸支持,貸款餘額4.07億元。

資金不足是民工、高校畢業生、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返鄉創業面臨的一大難題。對此,廣東中行在轄內廣州、佛山江門、清遠地區開辦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業務,為上述人員提供創業資金支持,截至2020年末,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餘額2.08億元,共為788位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該行還有針對性地推出農村青年創業系列信貸產品,切實解決農村青年創業的資金缺乏問題,2020年累計為349戶農村創業青年發放貸款3.05億元。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廣東中行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和積極開展公益技能培訓,以服務創新助「貧志」雙扶。該行組織專業團隊以及青年志願服務隊送金融知識進鄉村,幫助農村青年提升創業的針對性和成功率,年內組建青年服務團隊73個,對農村開展金融知識宣講31次,培訓人數達3463人;通過邀請農業專家進村傳播科技知識,選送貧困戶到技工學校進行技能培訓,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智力支持。

在渠道創新方面,廣東中行將「公益中行」平台作為消費幫扶主陣地,累計幫扶總金額超3950萬元,其中2020年當年新增1200萬元,人均累計消費超1610元;創辦「公益中國」平檯子模塊「廣東分行館」,主動撮合本行、共建單位定點扶貧村與平台運營公司聯繫上線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