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過,倫敦既是英國的倫敦,也是世界的倫敦!
仔細想想,其實也不無道理。
作為工業革命的先驅,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金融中心,也作為有名的文化、娛樂、教育之都,如今的倫敦早已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人們。
在這裡,人們說著超過300種不同的語言,其中近37%的人口出生在海外,而倫敦也一躍成為了全球最多元化和包容的城市之一。
隨着大批海外人才被吸引至此,近年來,來倫敦買房的海外買家也越來越多,這一群體甚至也成為了倫敦豪宅市場的主力軍。
有媒體粗略預計,在倫敦市中心黃金地段市場,基本一半的房子都賣給了海外買家。
其中,中國、俄羅斯、印度、美國等地的買家更是首當其衝,房產投資額屢次刷新媒體的認知。
不過,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英國遭遇了多次封鎖,這似乎也讓倫敦豪宅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
有人認為,由於「過分依賴」海外買家,疫情的爆發讓豪宅市場遭受了重創……
然而,近日,多家機構在報告中指出,疫情期間,海外買家投資熱情不減,藉著英鎊疲軟等優勢,過去一年在倫敦搶購的房產還真不少。
【倫敦豪宅市場再創新高】
就在近日,LonRes發佈了最新研究報告,結果發現,倫敦市中心黃金地段市場的表現可謂是非常亮眼!
據統計,2021年,買家總共花費了116億英鎊來大肆搶購倫敦市中心黃金地段房產,成交額創下自200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其中,公寓和別墅的銷售額大概各佔一半。
數據還顯示,與2015年至2019年之間的年均銷售量相比,2021年的公寓銷售量增加了16%,別墅銷售量增加57%,總體銷量增加26%。
LonRes認為,從數據來看,4季度豪宅市場的爆發,與國際旅行的開放以及海外買家的回歸有很大的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第4季度,價值超過5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4,500萬)的豪宅市場是最繁忙的。銷售量不僅比2020年同期增長15%,也比疫情前5年第4季度的平均水平高出57%。
LonRes認為,從數據來看,4季度豪宅市場的爆發,與國際旅行的開放以及海外買家的回歸有很大的關係。
無獨有偶,Savills的最新研究也顯示,受海外買家回歸推動,2021年第4季度,倫敦豪宅交易量創下新高,價值超過500萬英鎊的豪宅銷量達到了163套。
不僅較上一季度大幅增長了37%,也是自2013年以來的最強4季度表現。
受第4季度推動,整個2021年,倫敦共有522套價值超過500萬英鎊的豪宅售出。
為了買下這些豪宅,買家們總共花費了近60億英鎊,僅第4季度的支出超過20億英鎊,是自2006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強季度表現。
與此同時,2021年第4季度,價值超過1,000萬英鎊的超級豪宅市場也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強勁的季度表現,共售出62套,遠高於2014年時50套的歷史最高點。
此外,新建豪宅市場也在去年底出現了較大幅度增長。2021年的最後三個月,倫敦有30套新建豪宅的成交價超過500萬英鎊,總價值高達5.58億英鎊。
這不僅是最高的單季度銷量,也打破了新建房總銷售額的記錄。
在這些數據公布後,Savills分析稱,隨着11月英國逐步放寬對國際旅行的限制,返回倫敦的海外買家數量與日增多,對房產的需求也出現了增加,加之此前國內買家對於更大居住空間的追求,共同推動了倫敦豪宅市場的銷售。
那麼,這些富裕的買家們傾向於在哪些地點買房呢?
對此,Savills表示,倫敦傳統的熱點區繼續主導了整個市場。在價值超過500萬英鎊的豪宅交易中,有一半以上是在肯辛頓、切爾西、貝爾格萊維亞、諾丁山和騎士橋等傳統的倫敦市中心黃金地段。
這意味着,即便有疫情影響,傳統熱點區也並沒有喪失其吸引力。
但Savills指出,縱觀全年,疫情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由於買家們希望獲得更大的居住空間和更多的戶外空間,倫敦豪宅的投資版圖也在逐步擴大。
數據顯示,與2020年相比,2021年倫敦西南部價值超過500萬英鎊的房產的銷售額增長了84%。
不僅如此,買家的年齡也是日益年輕化,據調查,在倫敦買房的富豪中僅40%是白手起家,其餘的人則受益於家庭或繼承的財富。
而在上述兩家機構發表研究不久前,Beauchamp也發表了一份非常有趣的調查。
該機構指出,2021年,倫敦總共售出了49套價格超過1,500萬英鎊的房產,是2020年17套的兩倍還要多。
而且,在這一價格更高的區間,中國和俄羅斯買家佔據了主要部分。
不僅如此,買家的年齡也是日益年輕化,據調查,在倫敦買房的富豪中僅40%是白手起家,其餘的人則受益於家庭或繼承的財富。
Beauchamp表示,新一代的超級富豪買家,很多人都是20多歲或30歲出頭,他們想要物有所值的奢侈品。
當然,在感慨富豪們購買力的同時,很多人可能也會關心,為何海外買家會認為倫敦房產物超所值呢?
【倫敦豪宅被認為物超所值】
儘管倫敦的豪宅的確價格不菲,但對富有投資經驗的人來說,目前購買倫敦豪宅卻被認為「非常划算」,物超所值!
在稅收方面,倫敦也具備一定的優勢,房產持有期間的稅收成本相對較低。
的確,從較長歷史時期來看,英鎊匯率目前仍處於低位。
以美元為例,2015年初,需要159萬美元才能兌換100萬英鎊。而到2021年初,僅需137萬美元就能兌換100萬英鎊。
對此,施羅德財富管理美國公司董事MartinHeale表示:「有利的匯率會繼續增加倫敦作為歐洲文化和經濟中心的吸引力,對海外買家來說,目前仍是一個較好的窗口期。」
不僅如此,專家指出疫情期間還有另一大有利因素,那就是一些賣家急於脫手,所以買家可以爭取到較大的折扣。
有媒體曾報道稱,疫情封鎖剛剛結束時,便有俄羅斯億萬富翁僅在遠程視頻看房後,以1,545萬英鎊的價格在倫敦市中心附近購買了一套五居室別墅。
雖然這套別墅價格很高,但由於賣家急於出售,比之前的掛牌價低了約100萬鎊。
專家表示,持有豪宅的人大多數都經營自己的企業或者擁有生意,往往需要充足的現金流,因此,一些賣家可能希望儘快出手房產,所以願意在交易中給予較大讓步。
當然,除了上述兩個有利因素外,真正吸引海外買家的還是倫敦這座城市本身的魅力,購買房產不過是富豪們享受倫敦優質資源的一種途徑罷了。
倫敦的綜合實力可以說體現在方方面面……
教育方面,倫敦是全球教育體系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英國優秀中小學最多的地區。
這些學校不僅成績傑出,理念更是十分先進,能夠最大化的激發孩子的潛力,為孩子提供多樣化的「賽道」。
而且,倫敦還擁有一些全球最好的學校和大學,這裡共有40多所高等教育機構,數量位居全球前列。
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雜誌發佈的最新年度世界大學排名,全球排名前50的8所英國學校中,有4所位於首都倫敦,它們分別是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UCL,倫敦政經學院LSE,以及倫敦國王學院。
由於名校眾多,實習就業機會豐富,倫敦已經連續多年被QS評選為全球最佳留學城市。
因此,很多富豪也願意在倫敦購置房產,為孩子的教育助力。
有媒體就曾在報道中指出,有很多法國和西班牙家庭計劃拿出高達1,500萬英鎊的預算在倫敦購置頂層公寓,以確保孩子能夠進入頂級公立學校。
在經濟方面,倫敦是全球著名的經濟金融中心,不僅控制着全世界45%的外匯交易,也是大企業公司設址的首選之地,75%的世界500強企業在倫敦設有公司或辦事處。
而在最新發佈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倫敦也仍舊是全球前兩大金融中心之一。
施羅德諮詢公司認為,儘管疫情大流行給一些行業造成了影響,但同時也創造了大量財富,技術、私募股權和醫療保健等行業的表現都非常出色,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而目前,英國經濟已經趕超疫情前水平,11月,GDP年增率為0.9%,比2020年2月的水平高出0.7%。
在稅收方面,倫敦也具備一定的優勢,房產持有期間的稅收成本相對較低。
KnightFrank的數據顯示,與國際其他大型城市相比,倫敦房產需繳納的諸如市政稅之類的物業稅相對很低,尤其是價格越高的房產,差距越明顯。
以價值200萬英鎊的房子為例,假設按最高市政稅等級BandH計算,在倫敦持有房產平均10年期的費用是30,874英鎊,是邁阿密的1/10,也低於紐約、香港、新加坡等地。
對於稅收這一點,很多房產專家也認為,海外買家在倫敦買房前對於稅收早有準備,因為全球各國都有稅收,倫敦的稅收成本其實並不高。
也正是因為強勁的綜合實力,自今年以來,包括ResonanceConsultancy,波士頓諮詢、施羅德(Schroders)在內的多家機構都能將倫敦評為全球最佳城市,對倫敦的實力給予了認可,具體參考鏈接:盤點一下,倫敦今年已經獲得了幾個第一!
而對於富豪們來說,這些軟實力不僅意味着倫敦具備很強的宜居性,其房產也具有很強的抵禦風險的能力和增值能力。
普華永道曾在一項研究中也指出,倫敦是歐洲最佳房地產投資目的地,比巴黎、柏林等大城市更受投資人歡迎。
報告還指出,倫敦之所以領先,是因為它提供了更物有所值的服務。投資者表示,與歐洲大陸的其他城市相比,倫敦房地產的收益率高出約一個百分點。
房產圈的結尾提示:
從數據來看,倫敦高端房地產市場在去年吸引了比以往更多的資金流入。這反映出在疫情等動蕩時期,倫敦房產能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專家也普遍認為,由於人們現在對通脹、經濟走勢等因素的擔憂,很多投資者希望重新完善其投資組合,因此也將目光重新投向了倫敦房地產市場。
不僅如此,國際投資者還可以充分利用英鎊疲軟的機會獲得更多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