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最早一批民營企業,創維集團有限公司(00751.HK,以下簡稱創維集團)三十多年來持續不斷地進行新興業務的拓展,以創維彩電、創維冰箱等旗下知名產品享譽全國。從2021年年底以來,創維集團以及其旗下子公司創維數字股價增幅超2倍,究竟是什麼驅動股價飆升,未來是否還具有投資價值?值得深入挖掘與研究。
公司簡介
創維集團於1988年在香港創立,通過彩電業務發展壯大,然而,隨着2008年家電下鄉熱潮的消退,國內彩電市場逐漸走向飽和,創維集團的發展觸及天花板,在2014-2020年間營收增速一度在10%以下。
這種狀態在2021年有所改變,在「宅經濟」的促進下,創維集團2021年營收增速達到27.02%,實現營收509.28億元。那麼創維集團的股價提升動力僅僅是業績提升嗎?
事實顯然不是這麼簡單,首先我們要認識到,A股市場、港股市場以及世界其他股市的價值投資是有一些區別的。以A股市場為例,投資者在A股進行投資時更看重的是股價提升,估值提高是最重要的。當大多數投資者判定一支股票的市場表現超過預期時,投資者就會蜂擁而入增持該股票,導致股價上升。
相對而言,港股卻有所不同,投資者在港股進行交易時不僅僅看中股價溢出的收益,公司的分紅派息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是香港市場的銀行利息率很低,當人們擁有剩餘資金時,保值就成為了投資者的另一種投資傾向。
當一家公司的分紅派息率達到一定高度時,投資者購買這支股票就相當於變相擁有一隻高利率的存款,而當這家公司能夠長期運營且分紅派息相對穩定時,投資者就相當於擁有一筆長期存款利息,這樣的投資方式在美國養老基金協會也是非常常見的。2021年10月初,創維集團在2港元的股價基礎上一路上漲到2021年11月15日的6.35港元高點,漲幅高達217.5%,經過5個月的回調後在2022年4月迎來又一波大漲,接着在3個月的回調後在8月份又迎來回漲。
進一步深挖這幾個時間點我們可以發現,從2021年11月以來,創維集團在發佈三季度業績報後便不斷地進行股份回購操作,一直持續到2022年2月。而在2022年3月,創維集團便發佈了公司的分紅派息計劃,這是時隔三年的首次分派利息,每股派息達0.23港元,按照2022年6月13派息日收盤價3.61港元計算的話,分紅派息率達6.37%,按照2021年10月4日收盤價1.94港元來看,分紅派息率達11.85%。這是市場判斷集團分紅派息的結果,因此在10-11月間股票回購的信號帶動下股價上漲。
另外,又經過2個月的股票回購後,2022年8月公司再一次派息,又帶動了股票的上漲。由此來看,高派息分紅率吸引了大批投資者進入,這是創維集團股價變動的核心原因。未來創維集團是否有能力分紅派息是公司股價變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公司是否能夠長期持續地經營也決定了保值投資者的投資意願,具體而言,需要我們通過創維集團的業務構成來進一步分析。
業務介紹
公司目前主要從事五個業務板塊系統,分別是多媒體、智能系統技術、智能家電、新能源與現代服務。從整體來看,公司的多媒體業務佔據集團營收的大頭,2021年以前營收佔比一度保持在50%以上。
(一)多媒體
創維集團的多媒體業務主要包括智能電視系統產品以及酷開系統的互聯網增值服務。
從智能電視系統產品來看,集團以新技術賦能傳統家電為突破點,在2021年相繼推出了8K OLED電視W92以及全球首台可曲可直的OLED電視W82等產品。
然而,這依舊不能拉回國內市場電視業務的頹勢,2021年集團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的營業額雖然有所提升,達到了129.49億元,同比上升5.9%,但銷售量卻同比下降15.9%。從2022年半年報數據來看,國內市場電視業務的營收達44.5億元,同比下降24.2%;同時,國內的電視銷售量也下降了14.3%,僅達到246.9萬台,呈現營收銷量雙下滑的趨勢。
相對而言,2021年海外電視市場表現較好,電視系統產品銷售額與銷售量雙豐收。但2022年上半年銷售狀況卻不容樂觀,公司在海外市場的電視業務銷售量與2021年上半年幾乎持平,營收僅39.19億元,同比下降17.6%。
綜合來看,海外電視市場還存在提升的空間,但國內市場卻盡顯疲態。2022年上半年創維集團電視業務營收僅83.69億元,同比下降21.24%,未來集團想要在電視市場實現突破的難度較大,為企業創收的能力也在減弱。
從酷開系統的互聯網增值服務來看,2021年公司在中國市場累計覆蓋智能終端超1.18億台,營收達到12.34億元,同比增長16.9%。然而,儘管智能終端用戶數量超過一億之多,但實際運用酷開系統相應服務的用戶卻相對較少,消費者更傾向於直接使用系統中的軟件服務。
從2022年上半年營收來看,該板塊營業收入達 6.64億元,同比增長9.8%,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就目前用戶的使用習慣來看,想要大幅提高用戶的互聯網內容增值是比較困難的,但維持營收增長的能力是十分強勁的。
(二)智能系統技術
該板塊主要由創維數字股份有限公司(000810.SZ,以下簡稱創維數字)負責,是目前除了創維集團外公司唯一的一家上市企業,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
以創維數字的業務類別來看,智能系統技術主要分為四大業務板塊,分別是智能終端、寬帶連接、專業顯示以及運營服務。其中智能終端業務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營收佔比長期維持在50%以上,但近年來營收比重在持續下降,其他幾項業務佔比反而不斷地爬升。
從智能終端業務來看,主要產品包括數字智能機頂盒、融合終端和VR解決方案及終端。具體功能及應用如下圖:
智能終端業務的核心產品是數字智能機頂盒,自2018年起連續四年公司智能機頂盒出貨量蟬聯全球第一。然而,儘管如此,從整個行業來看,全球機頂盒出貨量在2018年幾乎達到峰值,整個行業發展放緩,逐漸轉變為存量市場。根據Global Market Insights資料,2021年全球機頂盒市場規模達150億美元,預計2028年將達到200億美元,CAGR僅4.2%。
從國內市場來看,據格蘭研究數據,2021年我國智能機頂盒市場滲透率已高達90%,未來只有通過技術替代進一步提高市場規模,行業發展速度明顯放緩。
從海外市場來看,目前東南亞、非洲等市場主要集中於1080P機頂盒,歐洲市場聚焦於2K機頂盒,中國和美國市場已普遍應用4K機頂盒。由於高清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後發市場相對於成熟市場將有更多機會。
綜合來看,海外市場還存在較大的增值空間,但國內市場的發展只能依託於技術迭代,因此創維數字加大了對海外市場的投入,憑藉行業領先地位穩定創收,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基礎。
智能終端的另一個核心產品是VR解決方案及終端,目前公司實現從自主研發,到自行生產及自助渠道銷售,自研3DoF、VR渲染以及光學處理算法等,擁有完全自主的VR全產業鏈。
從產品來看,創維搶先布局Pancake短焦光學技術,分體機S6 Pro已於20年12月推出,目前創維VR分體機向美國、印度等客戶實現了定製出貨。另外,創維數字在今年7月25日發佈全球首款消費級6DoF Pancake超短焦VR一體機,較市面同等標準機重量減重50%,體積減少3/4,擁有雙眼5K高分辨率,能夠有效提高用戶體驗感。
從內容來看,公司產品覆蓋下游多個領域,包括K12教育、職業教育、醫療、文旅、工廠等,通過內容對VR硬件設備進行增值服務,大大增強了VR設備的競爭力。
然而,目前全球VR市場都處於初期發展階段,頭部品牌都致力於開拓市場,研發及營銷投入大,硬件營收快速增長的同時利潤卻難有起色。目前公司的VR設備也處於利潤較低的階段,短時間內無法為企業帶來爆發性的推動。
創維數字的另外一個核心板塊是寬帶連接設備。2021年公司寬帶設備出貨量達1354.88萬台,同比上升95.66%,實現營業收入17.06億,同比增長89.97%,是集團營收增長最快的業務。
2021年3月工信部發佈《「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力求向單個用戶提供固定和移動網絡千兆接入能力。據工信部數據,截至2022年3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5.51億戶,而千兆及以上寬帶接入用戶為4596萬戶,滲透率僅8.3%。
2022年4月,國務院發佈《「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千兆寬帶用戶增長至6000萬戶,2022-2025CAGR為9.29%。以此來看,國內千兆級寬帶連接設備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從海外市場來看,千兆級寬帶連接的發展速度不及中國市場,發展空間更廣闊。2021年英國通信管理局披露,英國僅21%的場所實現光纖到戶。美國雖然千兆市場起步較早,但千兆寬帶服務的提供主要覆蓋大型城市,根據Parks Associates,到2023年,美國千兆用戶預計將達到1300萬,僅佔美國人口的4%。
2021年創維數字高份額中標《中國移動2022年至2023年智能家庭網關產品集中採購(第一批次)》項目所有標包,市佔率於國內廣電市場處於領先地位。另外,公司利用機頂盒業務的現有客戶,優先開展了接入網產品的市場介入和突破,2021年在東南亞、印度以及墨西哥等區域落地項目並形成了持續增長的訂單出貨。目前公司還布局了wifi6市場,不僅包括對速度和範圍的提升,還涉及網絡智能、分析和功率效率方面的全面提升,為企業未來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綜合來看,寬帶連接設備是集團近年來有望發力的業務點,未來寬帶連接設備還將進一步放量擴需,營收與利潤還將進一步加速增長。
創維數字的專業顯示板塊主要集中於製作車載顯示屏、中小尺寸手機顯示以及LED器件顯示。隨着當前智能汽車大屏化+多屏化趨勢的推動,汽車顯示屏的需求也在逐漸擴大,單車車載顯示價值逐漸提高。公司2020年5月以來相繼中標一汽大眾前裝顯示屏、奇瑞捷途顯示屏以及吉利汽車顯示屏項目。
綜合來看,專業顯示業務是未來企業發展的有力增長點,隨着集團2023年創維武漢Mini-LED顯示科技產業園將於23年2季度建成投產,技術領先有望幫助公司顯示業務迎來爆發。
但受到疫情反覆以及芯片短缺的影響,汽車原材料及供應鏈滯緩,2022年上半年公司專業顯示業務營收僅8.91億元,同比下降33.3%。儘管3、4季度是訂單交付旺季,但依舊難以拉回該業務的頹勢,預計2022年該業務營收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另外,公司運營服務業務營收也有所下降,2022年上半年僅1.04億元,同比下降13.78%。考慮到該業務是公司的售後增值服務,未來增幅不太明顯,預計2022年該業務營收依舊會呈現下降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底創維數字的股價也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從2021年10月28日收盤價6.92元一直飆升到2022年8月1日的25.85元,漲幅高達273.5%。然而,最近一個月里該股票卻持續下跌,截至最新收盤價僅18.20元,跌幅達29.6%,這其中的股價變動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考慮到創維數字是A股市場的公司,因此投資者更關注公司某個階段達成的優秀業績或者未來的發展潛力,通過股票的價格波動進而獲取收益。
具體而言,2021年創維數字除了技術服務發展受限外,其他業務營收都有着顯著的提升,尤其是寬帶連接業務,營收幾乎翻倍;核心業務智能終端也有着26.12%的營收增長,大大超出市場的預期,公司業績層面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從未來發展潛力來看,隨着VR、寬帶連接以及車載顯示的快速發展,公司有望摘取行業發展紅利,未來上升空間很大,因此吸引了眾多資金投入從而促進股價上升。
然而,從創維數字2022年半年報來看,公司表現並沒有達到市場預期。儘管智能終端業務營收有69.46%的增長,但這是因為融入了營收增速最快的寬帶連接業務,總體而言上升幅度仍不達預期;另外,其他幾個業務營收都有一定程度地下滑,尤其是專業顯示板塊,營收跌幅高達33.3%,導致股市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大減,股民紛紛開始減持,股價也隨即開始下跌,逐漸走入價值回歸的階段。
(三)智能電器
智能電器業務包括智能空調、冰箱、洗衣機、廚電及平板電腦。其中超過85%的收入都來自冰箱與洗衣機,然而,冰洗行業已步入較為穩定的發展階段,市場規模增速逐漸趨緩。
從冰洗市場來看,創維電器的起步時間較海爾、美的等老牌企業相對較晚,在美的、海爾等頭部品牌冰箱、洗衣機產品的銷量達到千萬級時,2021年創維電器僅銷售了156.59萬台冰箱和172.31萬台洗衣機。
然而,公司較好的技術實力及品控能力獲得了較多家電品牌的認可,例如雲米、小米等,因此公司的ODM業務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2021年公司ODM業務營收佔比達到了58%,逐漸成為公司創收的核心業務。
然而,對比不同的銷售模式,ODM模式的毛利率最低,2021年毛利率僅11.12%,這也導致創維電器整個公司業務的毛利率均值僅18.41%,比同期同行業的公司毛利率均值低7%。
綜合來看,冰箱與洗衣機未來增長的空間不大。隨着公司ODM業務的壯大,該業務板塊營收趨於穩定增長的態勢,不存在較大的風險,屬於集團穩營收的重要板塊。
創維電器還有一個主要業務是平板電腦,在「宅經濟」的推動下,2019-2021年間平板電腦的營收持續升高。然而,隨着疫情政策的放開,平板電腦需求也在逐漸下降,2021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為1.83億台,與2020年幾乎持平。同時,目前創維集團在平板電腦的品牌影響力較低,未來發展潛力不足。綜合來看,公司的平板電腦業務也屬於集團穩定創收的板塊。
(四)新能源
創維集團通過光伏打入新能源市場,並獲得了顯著的成就,成為了分佈式光伏電站裝機龍頭之一。2021年公司新能源業務營收達到41.01億元,同比上漲3843.3%,同時,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新能源業務在2022上半年營收為42.06億元,同比增長407.4%,業務發展非常快,是集團近年來有望突破的發展亮點,也是企業營收快速增長的重點。
(五)現代服務及其他
現代服務及其他板塊包括家電保養維修、大物流服務業、對外貿易、建設發展、融資租賃、園區物業經營等業務,是集團致力於售後服務的業務。2021年該業務營收為39.32億元,同比增長58.5%,是集團開拓挖掘新業務的主力軍。
綜合來看,創維集團在近年來呈現營收穩定增長,同時擁有爆發潛力的業務發展趨勢,充分體現出創維集團強大的韌性,能夠不斷靈活地調整公司業務,挖掘新興高潛力領域,在穩定發展的同時推動企業轉型。
從集團2022年半年報來看,在疫情反覆的背景下,集團營業收入仍呈現持續增長態勢,達到242.84億,同比增長7.61%;但歸母凈利潤僅達到 3.39億,同比下降17.11%。在凈利潤下滑的情況下集團仍向股民發放了2022年半年度股利,顯示出集團對未來發展的信心。隨着經濟的不斷復蘇,集團在未來仍舊具備發放股利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創維集團的股價有望迎來增長。
估值
隨着近兩年來創維電器以及酷開科技的相繼申報上市,未來創維集團有望成為擁有4家上市公司的集團,有利於集團的估值修復。由於創維集團設計的業務比較複雜,因此本文將分別就每個業務進行估值。
(一)多媒體
多媒體主要核心是彩電業務,2015年以來屬於存量市場,2022上半年營業收入僅108.48億元,同比下降20.56%。考慮到今年下半年消費力逐漸回歸,因此本文預計2022年多媒體營業收入與2021年幾乎持平,達到280億元。
本文利用彩電龍頭四川長虹進行比較,兩者市場佔有度相近,都屬於傳統家電大廠,並且都涉及機頂盒、冰箱、洗衣機等業務,盈利模式接近。
同樣受到疫情的影響,2022年上半年長虹集團在電視業務的營收僅439.48,同比下降10.71%,本文預計2022年四川長虹在電視業務的營業收入與2021年幾乎持平,達到1000億元。相對於2022年9月15日四川長虹收盤價,四川長虹總市值為125.6億元,PS為0.125。
考慮到創維集團在國外市場的佔比較高,產品的毛利率略高於四川長虹,因此本文將創維集團的PS調整為四川長虹的1.2倍,為0.15,則創維集團多媒體業務的合理估值為42.2億元。
(二)智能系統技術
從目前的創維數字的業務發展來看,公司未來依舊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62.4億元,同比增長36.39%,是近幾年來的新高,考慮到2022年上半年疫情反覆的背景下依舊呈現如此良好的表現,因此本文預計創維數字2022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達到141億元。同時,創維數字在2022上半年的創收能力也很強,歸母凈利潤達到4.91億元,同比增長72.89%,也是近年來增速最快的階段,因此本文預計創維數字2022年歸母凈利潤能夠實現同比增長80%,達到7.6億元。
本文通過選取行業中其他幾家可比公司對創維數字進行價值重估,利用市盈率法進行估值。從機頂盒業務出發,本文選取了神州數碼;從VR業務出發,本文選取了歌爾股份;從車載顯示出發,本文選取了京東方精電以及深天馬;從寬帶連接出發,本文選取了天邑股份。綜上,本文選取2022PE均值18.33,預測2022年創維數字的股價為12.1元,市值達139.3億元,還處於價值高估的階段。
2021年創維集團在智能系統技術業務的營收為109.11億元,而創維數字的營收為108.47億元,中間有部分差距,主要是由於母公司子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所致,由於兩者誤差較小,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而創維集團佔有創維數字56.85%的股份,得出創維集團該部分估值為79.2億元 。
(三)智能電器
智能電器板塊也屬於集團穩定創收的業務,本文通過與冰洗行業龍頭海爾智家進行比較,兩者雖然營收與市場份額有較大差距,但業務內容十分接近,盈利模式也有相似之處,具備一定的可比性。
由於疫情的影響,創維電器的營業收入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2022上半年營業收入達16.22億元,同比下降16.38%,預計2022年創維電器營業收入與2021年相比有10%的回落,達36.02億元。相對而言,海爾智家憑藉其出色的品牌效應以及市場影響力,在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依然有所增長,2022上半年營業收入達1218.58億元,同比上漲9.07%,預計海爾智家還會有更快的加速趨勢,2022營業收入與2021年相比有10%的增長,達2503.2億元。相對於2022年9月15日收盤價,海爾智家的總市值為2540億元,PS為1.01。
考慮到目前創維電器超過50%的營收依靠ODM代工服務,毛利率較低,僅為海爾智控的42%,其市場規模以及產品影響力都低于海爾智控,因此本文將創維電器的適用PS調整為海爾智控的40%,即0.4倍,則創維電器的合理市值為14.4億元。同時,沿用創維數字的邏輯,創維集團佔有創維電器45.78%的股份,得出創維集團該部分估值為6.6億元。
(四)新能源
新能源板塊屬於當前集團的高增長業務,2022年上半年創維集團新能源業務營業收入達42.06億元,同比增長407.4%,主要集中於光伏板塊裝機以及服務的業務,其中光伏行業龍頭都有所涉及,因此本文選取幾大光伏企業龍頭進行比較,分別是隆基綠能、晶澳科技、陽光電源。
目前創維集團光伏業務仍處於前期快速增長階段,因此本文預計該板塊2022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0%,達102.52億元。按照目前行業龍頭的平均市銷率PS來看,本文選取PS(TTM)均值4.08,考慮到與行業龍頭相比,當前創維集團在新能源業務的成本相對較高,市場份額較小,因此本文選取0.5倍PS(TTM)均值,即2.04倍,得出創維集團該部分估值為209.2億元。
(五)現代服務及其他
由於該板塊所包含的業務繁雜,在2021年為公司帶來39.32億元營收,影響較大,因此本文將該部分PS值取多媒體、智能家電、新能源三大業務PS均值,達0.2。由於集團對該板塊進行了重新整理與分類,該業務2022上半年營業收入為7.14億元,同比下降59.2%,預計2022年該業務營收為15億元,得出創維集團該部分估值為3億元。
綜上所述,目前創維集團的估值之和為42.2+79.2+6.6+209.2+3=340.2億元,換算為380.6億港幣,摺合股價為14.53港元/股,較目前有一定上升空間。
結語
從整體發展來看,VR、新能源等新興業務是有望實現集團轉型的潛力板塊,而多媒體、電器等傳統業務則保證企業營收穩定增長,公司未來仍有能力持續發放股利,對於保值投資者而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相對而言,以創維數字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該股處於價值高估的狀況,在一定時間內呈現價值回歸的態勢。
(以上圖片除特別說明外,均來自於網絡)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 別忘了給個三連喔~
作者:李卓朋
分類:上市公司
聲明:本文僅作交流和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依據或投資建議。本文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轉載請文頭註明出處:"華紫研究"。文中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或不妥,請聯繫刪除。
歡迎關注「華紫研究」!獲取更多資本市場專業解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