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號」從揚州飛向延安 八路軍接收的首架起義飛機

來源:揚州日報-揚州網

「建國號」起義飛機(央視截屏)

在揚州北郊蜀岡之下,翠崗中學馬路對面,有一片空曠的地帶,這裡原先是清代揚州駐軍演武練兵的大教場,民國時在這裡修建起一座軍用機場。就是在這裡,發生過驚天動地的大事:1945年8月20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汪偽政府空軍飛行機組成員駕機起義,徑直飛向延安。

他們密商駕機投誠

向延安發電報「準備就緒」

起義的「建國號」飛機是汪偽政府兩架專機中的一架,為日本20世紀40年代生產的99式雙發動機運輸機,由汪偽航空署主任白起專管。當時,航空訓練處飛行訓練及課程學習均已停頓,飛行教官周致和(後改名蔡雲翔)和少尉飛行員黃哲夫(改名于飛)開始秘密商討找共產黨舉行駕機投誠(起義)一事。

1945年7月7日,黃哲夫和轟炸員秦傳家以做生意為名,從南京到宣城找縣委書記彭海濤,向他表明來意。3天後,粟裕司令員接見了他們,對他們的想法表示歡迎,向他們講述黨的有關政策,消除他們的顧慮。粟裕的接見和談話給了他們很大的鼓舞,更加堅定了他們對起義的信心。

8月19日晨,周致和受命駕駛「建國號」專機送偽湖北省政府主席葉蓬回武漢,返航時直飛揚州機場。下午,被「于飛」爭取過來的國民黨空軍航校中校教官白起派出袁洪、李傑(飛行員,改名楊傑)等4人到楊家廟找到黃哲夫,商討相關事宜。當晚,黃哲夫與中共甘泉縣委書記、甘泉支隊政委程明研究決定,20日上午8時起飛,並由程明向上級發電報,轉告黨中央:「日內有機來延,萬勿誤為敵機。」

6名機組人員參加起義

「建國號」呼嘯着展翅北飛

8月20日上午,南京的汪偽空軍正在舉行例行的周一「總理紀念周」儀式。此刻,揚州機場上,周致和、管序東、趙乃強相繼來到飛機旁。周致和對機場地勤人員說:「到上海去,一兩天就回來。」周致和擔心延安機場沒有地勤和飛機技師,還特地從機場拉上了兩名機械師。隨機起義的有6人,分別是周致和、黃哲夫、趙乃強、管序東、黃文星、沈時槐。

按照計劃,黃哲夫一大早便來到機場,悄悄潛伏在起飛線跑道邊。當飛機滑行至起飛線減速掉頭對準風向時,黃哲夫一躍而出,迎着飛機跑去,機上的人迅速打開艙門,把他拉上飛機。黃哲夫坐在副駕駛位置,與周致和交換了一下眼色,堅定地說:「趕快起飛!」頓時,「建國號」呼嘯着急速滑行,騰空而起,直插雲天,展翅北飛。

八路軍有了第一架飛機

在延安上空飛行表演慶祝

毛澤東對這次起義高度關注,親自安排布置降落機場,並手書電文聯繫華中局,電文稱:「華中局:(一)飛機一架從揚州起飛今午飛抵延安;(二)延安機場可容二十架飛機。此外太行之遼縣城西及五台之靈邱城東二十公里各有一可用之機場。中央未號。」

當「建國號」飛抵延安,黃哲夫等人打開艙門,走下飛機,在機場等待的戰士們也迎了上去,歡迎他們的到來。

8月24日,黨中央派車將駕機起義人員接到王家坪八路軍總部。朱德總司令、葉劍英參謀長以及羅瑞卿、楊尚昆、胡耀邦等中央領導接見了他們。毛主席、周副主席以及王若飛在赴重慶同蔣介石談判前,在機場接見了全體起義人員。

9月30日,延安召開慶祝抗戰勝利軍民聯歡大會,「建國號」飛機奉命在會場上空做超低空飛行表演繞場一周,黃土高原上的延安人民,興高采烈地觀看了飛機表演。此後,中央命令「建國號」更名為「8·20」號,飛往東北,在日軍遺留下來的航校廢墟上籌建了人民空軍的第一所航空學校。白起被任命為副校長。 通訊員 廣陵軒 記者 姜濤

責任編輯:SLP

本文來自【揚州日報-揚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佈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