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舉報大股東:寶能資管將陷入致命風險?

吃瓜群眾們搬好凳子,萬科舉報自己家大股東啦!

更多資訊,請下載Wind資訊金融終端APP

來源:香港萬得通訊社綜合報道

萬科A復牌12天,市值蒸發800億元,股價遭遇滑鐵盧直逼17元,寶能系9個資管計劃7個被套,其中一個資管計劃平倉線已被擊穿。面對萬科突如其來的舉報,寶能系資管可能陷入致命風險!

寶能火線自救。財新稱,寶能7月19日盤後對泰信1號資管計劃補充了保證金。當天萬科A收於17.43元/股,跌破泰信1號資產管理計劃的預警線。

7月19日晚間,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發佈了一份《關於提請查處鉅盛華及其控制的相關資管計劃違法違規行為的報告》,向中國證監會、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深交所、證監會深圳監管局提交。

報告稱,萬科對鉅盛華及其控制的九個資管計划進行了初步調查,將其發現的涉嫌違法違規行為一一陳述,並懇請監管部門啟動核查,對核實的違法違規行為予以查處。

力挺萬科的、質疑萬科的,還有吃瓜觀眾,一片嘩然。

看完這張圖,秒懂萬科9000字舉報信

萬科這封9000字的報告細數了寶能資管計劃「八宗罪」

九個資管計劃未按照一致行動人格式要求完整披露信息。

九個資管計劃合同及補充協議未作為備查文件存放上市公司,披露的合同條款存在重大遺漏。

九個資管計劃違反資產管理業務相關法律法規,屬於違規的「通道」業務。

鉅盛華涉嫌非法利用九個資管計劃的賬戶從事證券交易。

九個資管計劃涉嫌非法從事股票融資業務。

九個資管計劃將表決權讓渡與鉅盛華缺乏合法依據,不具備讓渡投票權的合法性前提。

九個資管計劃涉嫌損害中小股東權益,鉅盛華涉嫌利用信息優勢、資金優勢,藉助其掌握的多個賬戶影響股價,鉅盛華涉嫌利用九個資產管理計劃拉高股價,為前海人壽輸送利益。

未提示舉牌導致的股票鎖定風險,可能導致優先級委託人受損。

圖片來源:DT財經

萬科A復牌12天,總市值蒸發800億元

萬科復牌12天以來,股價一路下探,周二(7月19日),收報17.11元/股,跌1.84%,成交量為17.95億元,換手率為1.68%。這是萬科A自7月4日復牌以來創出的最低收盤價,以停牌前2015年12月18日的收盤價24.43元/股和110億總股本計算,萬科A在短短12天里跌近30%,總市值合計蒸發逾800億元。

其中,市值損失最大的莫過於大股東「寶能系」。萬科2015年年報顯示,寶能系復牌前持有萬科A共26.814億股,以此計算,這12天該部分持股市值縮水196.3億元;另外,寶能系曾在7月5日至7月6日期間,通過資產管理計劃在二級市場增持萬科A股7839.23萬股,截至19日收盤,這部分市值共縮水了2.11億元。加上復牌前持股和新增持股份,寶能系市值縮水近200億元。

寶能資管平倉警報拉響

萬科A復牌以來,股價連續下跌。按照萬科A此前披露的權益變動書,寶能系此前共耗資207.7億元,寶能系通過9個資管計劃持有萬科A股萬科10.98億股,佔万科總股本的9.95%。在這207.7億元資金中,鉅盛華動用自有資金為69.23億元,而其他的138.46億則為槓桿資金撬動,槓桿比例為1:2。

Wind資訊統計顯示,對比19日的收盤價(17.11元),寶能系買入萬科的這9個資管計劃已經有7個被套。目前還有2個資管計劃暫時還有盈利,分別是南方資本管理的安盛1號、2號,這兩個資管的持股均價在16.31元和16.83元左右,但是從萬科近期的走勢來看,也是岌岌可危。

廣鉅2號由於在萬科A去年停牌前的高點突擊買入,按照0.8的平倉線計算的話,目前平倉線已被擊穿。廣鉅2號成立於2015年12月14日,買入萬科A股票時間為2015年12月9日至2015年12月18日之間,交易價格區間為20.03元/股-24.43元/股,共耗資13.999億元,買入萬科A股票6346.59萬股,持倉成本價為22.06元/股。除廣鉅2號外,泰信1號、金裕1號的風險也不小。

萬科A在18日收於17.43元/股,跌破泰信1號資產管理計劃的預警線,由於相關資管計劃被凍結12個月,因此在當日收盤後,作為劣後級客戶的寶能只能選擇補充保證金。據財新報道,寶能已經對泰信1號資管計劃補充了保證金。

值得注意的是,9個資管計劃總規模為236.25億元,扣除已動用的208億元,尚有28.25億元資金可用於補倉。不過,規模為30億元的廣鉅2號雖然只動用了14億元,但據行業人士透露,廣鉅2號持倉成本過高,餘下的16億資金已經不允許使用了。這意味着,9個資管計劃的總資金幾乎已耗盡。

一般情況下,資產管理計劃的凈值跌破預警線以後,需要劣後投資人追加資金,如無法在規定時間內追加資金,則面臨減倉或平倉風險。一旦萬科A股股價達到各個資管計劃的平倉線,管理人會進行強制平倉止損。

兩難:鎖定期能否平倉?

21世紀經濟報道稱,根據《證券法》及《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規定:上市公司收購中,收購人持股在收購行為完成後12個月內不得轉讓。按證監會規定,投資者收購上市公司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但持股比例低於30%的,也當遵守此規。這意味着,九個資管計劃作為鉅盛華的一致行動人(鉅盛華已與各個資管計劃管理人簽訂了補充協議,資管計劃存續期內表決權明確全部歸屬鉅盛華所有,成為實際上的一致行動人),持有萬科A股均需相應延長鎖定12個月,至少要到2017年7月方可賣出。

在鎖定期內,九大資管計劃能否平倉止損?多位銀行、證券、基金業人士爭議頗大。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不排除華潤、安邦、甚至萬科事業合伙人計劃也開始相繼拋售萬科A股,那麼,股價將可能跌至各個資產管理計劃的預警線和平倉線,鉅盛華作為劣後級委託人的出資將面臨巨大損失。

如屆時鉅盛華沒有資金足額補充,九個資管計劃的管理人出於維護優先級委託人和保證銀行理財產品安全的角度,可能會解除和鉅盛華的一致行動人關係,以便能解除持股鎖定,強制平倉止損。

萬科A股價將何去何從?

據中國經營報,消息稱建行已經放棄了對寶能的配資業務,另一家股份行也表示在去年合作資管計劃之後,今年暫時不會開展任何業務合作。

鑒於「曠日持久」的股權之爭,高盛、麥格理、瑞信等多家投行已下調萬科A的目標價。

高盛重申萬科A「賣出」評級,認為其估值偏高,並設定12個月的目標價為15.6元/股。瑞信將萬科A的目標價下調至10.1元/股。麥格理將萬科評級由「跑贏大市」下調至「中性」,削目標價27%至16.78元,以反映更高執行風險及營運風險導致的高啤打值,成因為高管與主要股東華潤及寶能的不和,將會削弱公司的財務及業務穩定性。

您的吐槽和轉發是我們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