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佳人如綺夢——AROMA Star單動鐵耳塞評測

我原來對動鐵一直心存偏見,認為聲音絕對+肯定+大抵不如動圈,可技術進步太快,轉身偶遇NF Audio的NF2u,一瞬間魔音灌腦,以聲洗面,教我重新做人。

AROMA這個源自香港的品牌我也是第一次聽聞,這次求試聽,一是相信深圳新聲域鍾sir的眼光;一是被它酷炫的紅色所吸引;最重要的則是因為Star是一個單動鐵的耳塞。單動鐵耳塞在我的聽音史中曾留下過深深的印記,讓我記憶猶新,既有一耳朵驚艷的傑士X6i,超解析的銳利聲音為我打開一扇窗;也有把我折騰的死去活來的飛傲FA1,顛覆了動鐵低頻的傳統認知,所以我很好奇,作為一個新品,STAR的單動鐵又會帶來怎樣的精彩?

鍾Sir真的速度,話音剛落,順豐已經寄出。到手開箱,第一感覺,這盒子比預想的大多了。

據說,Star是今年4月日本Fujiya Headphone Festival 2019春首展,7月再次亮相深圳雷音大會以及香港視聽展,目前上市售價預定為1680元(人民幣),應該是AROMA八音盒系列的入門款,也算是AROMA Audio產品線向下延伸的一個嘗試。雖然官網(http://www.aromaaudio.com/)上暫時還找不到Star的介紹,但看包裝應該是最終零售版了,左下角空白的地方應該是打印產品序列號的。

側邊印了耳塞的一些參數,瞄了一眼,心裏一涼。Star的阻抗和靈敏度與一般耳塞不太一樣,照這個參數我手機M1L直推好像有點玄啊 (─.─|||

產品參數

一單元一動鐵

阻抗:70Ω@1KHZ

靈敏度:98db SPL 1mW

隔音效果:26db

頻率響應:10-22khz

打開一看,耳機、線、三個耳套,和一個佔了一半體積的防水盒:硬核、防撞、強搭扣,感覺好MAN啊。

耳機的紅色很正,份量很輕,最喜歡的是安裝耳套真的方便,一捏一按就好了,其他耳塞我都要弄個半天。

作為之前做過商標設計的強迫症患者,吐槽幾句:

- 外殼印刷的字體和Logo邊緣不光滑,有毛刺,有山寨感。

- AROMA當中鏤空的一橫,讓整個字體看上去像錯版,有殘缺感。

耳塞的佩戴很舒服,耳道與之接觸的部分也沒有任何不適。耳掛有點松,不太服帖,戴上後用手稍微調整一下就OK了。插針的做工比NF2u差了不少,我手裡這個右面的有點歪,但插針插頭上有一個小圓點,藍左紅右,平時識別起來很方便。3.5mm插頭做工一般,細而短,拔的時候容易打滑。編織線與NF的很像,更細一點,也有一樣的問題,容易纏繞。不過聽診器效應比NF少,走路中聆聽,基本沒什麼干擾。

有趣的是兩個耳塞上各印有一串像序列號的數字,但這數字並不連續,不知道有什麼玄機。

試聽設備

鎚子M1L手機(Cirrus Logic CS4398定製版),smartisan OS V6.13,Stellio蜥蜴播放器 V5.8.3

山靈M6音樂播放器

享聲A1數播解碼耳放一體機

老規矩,先煲機,滿50小時後先用M1L聽,再用山靈M6和享聲A1確認。「Sarah Alainn」《ANIMA》,一開聲就驚到我了,聲音的走向、起伏和線條與我之前一見鍾情的NF2u高度相像,一瞬間我以為老羊入贅香港了,感覺就像星爺在《賭俠》酒吧遇見「夢蘿」大呼「綺夢!」 。一耳朵心裏有了定數,因為這就是我喜歡的聲音,無論熟悉還是陌生,裏面住的還是那個我愛着的「美女」。然後發現這兩個耳塞的宣傳語里都有強調自身調音技術的用語,看來兩者對好聲音的理解有共通之處,果然英雄所見略同啊 O(∩_∩)O哈哈~

整體印象:STAR的單動鐵與美國傑士突出超高解析力般炫肌肉的走向完全不同,而是在一定素質基礎上更以味道(調音)勝出,簡而言之就是「要好聽」。我個人非常認同AROMA對STAR的定位,作為入門塞,先不強求素質多高聲音多好,而和女排致勝第一守則「減少失誤」一樣,先避免兩個最大的惡聲(1)高頻尖刺(2)低頻轟頭,至少讓買的人一耳朵享受到歌曲旋律的優美和人聲的悅耳。顯然,STAR做到了。

STAR的三頻相對均衡,聲音還原真實自然,分離度較好,聲場和解析一般,但聲音密度超出預期。整體聲音不冷不硬不幹,稍稍偏暖,聲音足夠柔順平滑細膩,質感圓潤,無刺激,即使在手機上依然能表現出非常潤澤的聲音,聽感十分舒適耐聽。上台之後,聲音更加乾淨通透,動態和細節有很大提升,適合聆聽80年代港台老歌、人聲和小編製類音樂。

之前最擔心的推力問題也PASS,在M1L手機上一般70%音量即可推個七七八八。

高音表現:我個人覺得STAR最大的特點,也是體現AROMA調音水平的就是對高頻的細緻打磨,避免了很多動鐵耳塞容易出現的2個問題(1)不夠通透,像蒙了一層細紗;(2)過於刺激,齒音漫天飛,人聲又硬又尖。

開始的時候我只是尋着與NF2u相似的感覺享受那份自然舒暢的聽感,直到我聽電影《非誠勿擾》中尚雯婕演唱的插曲《Quand je me regarde》時忽然驚醒,原來在其他耳機上多少有點煙火氣的「一姐」秒變波凌波零的美少女啊,整個高頻在保持密度和厚度的同時,溫和潤澤,聲音飽滿,細節豐富,不刺不破,感情瀰漫,一下子讓人安靜下來,聆聽、浸入、動情,十分適合(老情歌)人聲的演繹。聽童麗《綠袖子》,本來很多的「口水」,依然有所保留,但不再那麼刺激,更加甜美柔順。

現在風行的動漫ACG中不少女聲,唱功一般,日本人又很喜歡調高高音,結果這些歌曲往往齒音較重,高頻過硬。比如聽上原れな《WHITE ALBUM2 Original Soundtrack ~answer~》、天空之城的主題曲《君をのせて》,齒音弱化很多,高頻不再刺耳,久聽不累。

在手機上STAR與NF2u雖然調音方向很像,但明顯STAR更難推一點,聲音更顯清瘦,泛音沒NF2u那麼豐富,兩端延伸、動態和細節也都要差一點,尤其它的高頻雖然不悶,但還是不如上台後那麼通透和清晰。說個小插曲:之前傳神試聽會上遇到一個燒友,正好去過不久前的廣州音響展,聽過STAR,然後他告訴我STAR的原裝耳套就是LJ,戴上後聲音發悶。我差點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於是請現場其他大燒聽了聽,都覺得不悶啊,其中一位大燒說道:也許他平時聽的(音樂)比較刺激。所以你現在知道了,AROMA STAR是絕對不背這個「燜鍋」的 (^o^)

STAR溫和潤澤的高頻,對器樂的表現有一些影響,比如聽Mozart Divertimenti K136 Presto,小提琴的質感會差不少,弓弦摩擦和有些尖細的高頻都被美化了。對於偏愛完全真實再現的燒友來說,可能這種表現非常不合格,但對我來說還能接受。因為我聽過現場,很多時候現場的小提琴聲音就是又硬又乾的,不如CD錄音里那麼美麗悅耳,所以我寧願動聽一點,能讓我舒服地聽下去。對鋼琴、吉他的影響少一點,高音不像其他耳塞那麼脆,離晶瑩剔透有段距離,但依然保留了一抹亮色。

中音表現:基本走向還是和高頻一樣的,聲底比較純凈,強調韻味,聽感溫和偏暖。上台之後中頻的細節會有所增加,人聲更加飽滿,多了一點衝擊力。比如瑞鳴音樂《評·彈》,聽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的《鶯鶯操琴》,真的是字字圓潤,句句悠揚,讓你深深體會到什麼是蘇杭的「糯」!我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張軍「水磨新調」萬人演唱會現場,一開口全場肅靜,那種風範、功底、音色無不令人佩服,Star讓我再次陶醉,強烈推薦!還有橡葉談常用的試音曲《醜末寅初--馮欣蕊.曲藝》,那中頻的字正腔圓、舒緩張揚同樣令人回味無窮。

STAR的聲場有點局促,定位一般,聲音的立體感沒更高一階的耳機那麼鮮明,幸好聲音的厚度和密度都適中,但動態響應偏緩,所以播放像QUEEN《We Are the Champions (Live Aid)》這樣的搖滾歌曲燃點有點慢,不是很合拍。

低音表現:STAR的低頻受前端影響很大。當用M1L的時候,低頻基本如蜻蜓點水,點到為止,《鼓詩》的大鼓小了二圈;換用A1後,低頻的質感和動態提升很大,量感不多,下潛不錯,紮實凝聚,與高頻走向一致仍然傾向於討好聽感的偏暖修飾,圓厚飽滿,不轟頭,具備一定的衝擊力,《鼓詩》的大鼓也恢復了渾厚有力的樣子。我彷彿又看到FA1那顛覆我傳統認知的低頻質量。

STAR低頻的細節和層次比較一般,聽葉倩文焚心以火》,歌曲的氛圍營造的非常好,旋律流暢,人聲飽滿,但你要聽清背景的鼓點一共幾下,着實有點困難。

總結

STAR很好地展示了AMORA對於好聲音的理解,其自身過硬的調音技術使得單動鐵煥發出了不一樣的星芒。我個人非常喜歡他的聲音,有濃濃的味道,有少時的回憶,用M1L推,放點老歌,心情放鬆,一杯咖啡,就可以很享受午後悠閑的時光。初見佳人如綺夢,夫復何求!

阿明Amin 「原創」

http://Blog.sina.com.cn/netsurfe

netsurf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