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裝備這幾年的發展趨勢是有目共睹的,不僅發展速度快,而且技術大多追趕西方先進水平,像前不久055發射的雙錐體滑翔反艦武器,甚至可以說開創了「主力艦」時代。但嚴格來說,在快速發展當中也很難做到面面俱到,一些子系統和裝備還有不足,比如重要的直升機領域,國內型號的發展就不是很均衡,哪怕在直20後還是缺乏大噸位的艦載直升機。而最近我們就看到了直8變身AC313A直升機,這可能也是今年繼直20海軍型亮相後,最期待的試飛的國產直升機之一了,據說AC313A改進後的性能已經接近初代海種馬了。
根據航空工業直升機所的官微報道稱呼,AC313A目前已經完成了首飛之前的耐久性實驗前3個循環,為其後的試飛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所謂耐久性實驗,其實不同於全機身靜力測試,一般時間較短。比如這次的測試就是首飛前進行50小時的循環測試。
從報道中的圖片來看,AC313A首飛之前的地面聯合試驗已經進入最後衝刺關頭,相關人員也在AC313的相關樣機面前進行了合影。而合影中我們也發現了幾位西方人士的身影,猜測應該是渦軸航發的合作方人員,也可能是其他一些子系統的供應商人員,可能是到場提供一些技術支持。畢竟AC313A目前用途是民用級別,使用西方發動機也是非常正常的。
根據軍迷猜測,目前AC313A可能使用了和法國賽峰的阿內托1C渦軸發動機(ANETO-1C)。
這款發動機可以大幅提升AC3131A高原使用性能,並使之成為13噸或性能搞好的重型直升機。據稱其為國外第五代渦軸發動機,採用3D打贏和新一代單晶材料,在體積和重量幾乎不變的情況下,功率比RTM322提高25%,油耗降低15%,同時噪聲、排放等指標也得到有效增強。
從目前來看,AC313A也可能採用軍民兩條線的方案,黑鷹、支奴干都是如此。該機型試飛成功後如果對性能滿意,猜測有可能出現軍用型號,畢竟國內目前很缺乏這一類型的軍用直升機。而軍用版本可能就不會使用賽峰阿內托航發,普惠和武直10的事情可是吃一塹長一智了,因此可能轉而使用渦軸10或PT6改進型,渦軸10本身也是相當國外第四代渦軸發動機,功率達到1600KW,那麼安裝三台也有4800KW,足以滿足軍用型號的需求,且擁有技術自主性在後勤等方面都更適合。
從性能角度來看,雖然AC313A是在AC313的基礎上開發而來,而AC313又是由直8基礎上不斷升級,但AC313和直8之間可以用「變身」來形容。從AC313A鐵鳥測試時期,軍迷就已經猜測,該機型相比自8從設計基礎上改變很多,比如採用寬機體結構、傾斜尾槳,新型傳動系統,並對航電、飛控、操縱等系統進行現代化更新,可以滿足高海拔和寒帶氣候等多重複雜條件,同時全新發動機也讓其心能相比直8有所飛躍。據稱其油耗、航程、運載量已經達到了初代海種馬CH-53A的水平,保底或滿足4噸左右的弔掛能力。
別看這5噸弔掛,對於國產兩棲攻擊艦而言,未來就很需要這樣的弔掛能力,對於目前的很多輕型155毫米榴彈炮或輕型戰鬥車輛而言,都大概在4-5噸左右。如果都可以通過弔掛運輸,那麼比現有的機內運輸投放裝運都要輕鬆很多了,而這也是美軍強大的投送能力的體現。
這還不說AC313A在民用運輸、商務、高原寒帶環境下的巨大市場前景和經濟價值,可以說AC313A不亞於當年的武直10,完全是將國內重塑了國內重型直升機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