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湖南雖然不是我國的高考大省,但是每年高考的學生數量也不在少數,就2022年來說,整個湖北有65.5萬人進行了高考。作為湖南本地的學生,如果想進入一所本科院校,還是具有相當難度,因為整個大學的教育資源在湖南並不算很充足。
然而在這種狀況下,一邊是學子們想進入本科院校,拿到本科畢業證書,另一邊是某些本科院校在招生過程中出現了巨大的缺口,招錄不到足夠的學生,這其中背後又有哪些原因?
一、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招生遇冷,缺額較大
高考已經結束一個多月,現在各地高校都在緊急地完成招生工作,發放錄取通知書,但與此同時由於高考錄取分數線以及學生報考志願的不匹配,部分高校也正在加緊徵集志願的過程中。這其中也包括很多的211高校,比方說上海的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甚至連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某些專業也需要通過補錄才能招到足夠的學生。
大部分的院校只要通過一次補錄,基本上就能夠完成招生工作,而且在第1批次的招錄過程中,空缺名額都不會太多。而在湖南有一所民辦學院,叫做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在首批招生過程中,物理、歷史、體育這些對口的招生都出現了較大的缺額。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物理類專業缺口為267人,歷史類為398人,而體育類為105人,除此之外在職高對口類中,該學院也缺額161人,這些人數加在一起達到了931,已經近千,超過了大部分的學校補錄學生的總數。
招錄不到足夠學生的原因有哪些
作為一所民辦類的本科院校,能夠給予學生本科階段的學習,只要學生完成學業之後,就能拿到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照理來說不應該出現以上現象,其中的背後原因又有哪些?
學費高昂
在我國的高校系統中有公辦和民辦之分,大部分的高校都屬於公辦,而每個城市的民辦高校數量其實都是有上限的。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是一所不折不扣的民辦高校,雖然該學校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從一所高職院校升級為本科院校。但與此同時在收費方面也一路高漲,對於普通的學生,該學校每年會收取3萬到5萬之間不等的學費,除此之外學生還要繳納相應的住宿費,書本費,雜費等,再加上每個月學生自身的生活費。整個4年讀下來,將近要花30萬左右的費用。
所以很多網友說該學校招不到學生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學費太貴,即使有很多學生原本想考這所高校,看到學費之後也會打起退堂鼓。
2、地域差異
說到湖南相信很多人也會聯想到美食,的確在湖南各種各樣的小吃非常多。但是對於很多湖南人來說,吃辣如同家常便飯,在任何的菜肴中,湖南人都會加一些自己所喜歡的辣子。
而這樣的生活習慣,並非全國各地的人都能夠接受,尤其是對於一些南方的學生來說,可能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適應。
除了湖南本地的學生可能會在填寫志願時考慮這所學校,外省市的學生幾乎不予考慮。
3、專業設置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的專業設置大部分是以文科為主,理工類相對較少,比方說酒店管理,市場營銷等等,這些專業其實市場早就達到了飽和的程度。
尤其是最近幾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專業的發展也受到了限制,與市場完全不能接軌,學生即使通過努力,獲得了大學本科畢業證書之後,也很難找到對口的職業崗位。就這點上來說,可能是很多家長和學生在填寫志願時共同考慮的問題。
民辦高校認可度並不高
雖然民辦高校的學歷也是受到國家和社會承認的,也具備一定的含金量,然而學生拿着民辦本科的畢業證書,在市場上找工作時,往往會被別人低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