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十遍都不會膩,影史經典《無間道》

2002年的今日,《無間道》在中國香港公映。在次年受SARS影響的香港金像獎頒獎禮上,本片獲得16項提名,並最終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重要獎項,成為最大贏家。

影片的靈感源於吳宇森的《變臉》,但麥兆輝認為「交換面孔」是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他想講一個故事,讓兩個角色只在身份和內心上互換,於是在隨後的五年間,便誕生了《無間道》的腳本。

無間道來源於佛曰: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又稱無間地獄,舊譯為「阿鼻地獄」,是佛經故事中八大地獄中最苦的一個,也是民間所謂十八層地獄中最抄底的那一層。

影片上映之時香港電影業很不景氣,港片出一部死一部,單片票房大都在200萬港幣左右,有500萬已經很好了,但最終《無間道》在香港收穫5500萬票房,並被美國華納公司高價購入重拍權。正是2006年由馬丁·斯科塞斯掌舵翻拍的《無間行者》。

《無間道》是劉德華梁朝偉自1991年拍攝電視劇《五虎將之決裂》之後的首次合作。本片劇本是劉德華的天幕公司投拍的,但劉德華因當時公司官司問題,把劇本拿去給寰亞老闆林建岳。中間劉德華還對劇本進行了改進創作,片子拍完之後,劉德華參與剪輯,剪掉了自己本來絕對的男一號的過多戲分,給梁朝偉加戲,將電影平衡成一部雙主角片。

由於余文樂要與傳聞中的死對頭陳冠希對戲,為了避免衝突和尷尬,電影公司大老闆林建岳特別到拍戲現場督戰,而二位也非常給大老闆面子,展現了應有的風度,更不時在公開場合有說有笑。陳冠希在拍攝過程中,因不停重複動作,導致左邊鎖骨因與長槍摩擦而受損,而余文樂更被困在密室內狂打沙包 。

電影開拍之初,香港警方有感電影題材敏感,恐防有損警隊形象,故去信要求編導略作修改 。

一次蕭亞軒和梁朝偉演對手戲,在導演正式喊開拍前,梁朝偉就已經入戲,他目不轉睛地盯着蕭亞軒看,蕭亞軒則不敢和他的眼神相對。正式開拍後,蕭亞軒與梁朝偉的眼神對視時,她緊張得差點昏厥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