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2023年07月02日18:19:25 熱門 1815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PART1

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


漫步在西江碧道延綿的江岸線,涼風徐來,舒適愜意,放眼望去,遠處的濱江新區高樓林立、燈火通明,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發展景象。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待開發的土地;十年後,西江之畔具有現代化氣息、動能十足且產城融合發展的濱水園林新城區加速建設,一條條大道四通八達,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城市在變,道路在變,環境在變。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西江碧道蓬江段。彭偉宗 攝


十年踔厲奮發,十年跨越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蓬江區砥礪奮進,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438.2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831.73億元。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從2012年的116.2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56.99億元,年均增長7.6%。


奮進蓬江,續寫華章!踏上新的趕考之路,蓬江區將乘着「雙區」建設的東風,主動對接服務橫琴、前海南沙三個重大合作平台,充分發揮江門主城區優勢,全面貫徹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奮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現代活力新城,為江門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貢獻蓬江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緊扣「3+2」產業發展格局

持續發力


工業立區,最重要的是夯實產業基礎。作為江門市工業發源地,廣東省老工業基地,蓬江區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因傳統優勢產業的支撐實現了高速發展。正是有賴於基礎紮實的「產業圈」,如今,蓬江在江門市新的戰略規劃中強化擔當和支撐作用,在激活傳統產業活力的同時,積極謀劃,大力培育新興產業。


近年來,蓬江區堅持「強二優三」「實體為首」「項目為王」,緊扣「3+2」產業發展格局持續發力,出台了《蓬江區推進培育發展產業集群行動方案》,開創經濟工作發展新局面。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蓬江片區發展迅速。


目前,全區形成了智能家電、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三大戰略性產業集群和摩托車及零配件、健康食品兩大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021年,產業集群發展實現產值超639億元,同比增長23.8%,並主動對接廣佛、深莞及港澳等地區和行業協會、平台機構,成功引進高盛雲谷、京東智能電商產業園等27個項目,計劃總投資超209億元。稻興智能科技產業園、優異達智能裝備生產基地等計劃總投資超456億元的69個項目動工或投產。


經過長期的建設和發展,根系龐大的蓬江「老牌企業」不斷轉型升級、增資擴產,越發枝繁葉茂;不少「後起新秀」也在蓬江開疆拓土、「拼」下江山,探路「高精尖」。2021年以來,蓬江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增至400家,是「十二五」期末的9倍,先後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其中2022年新增3家全國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數量為全市最多。蓬江大力支持市場主體發展,形勢良好,十年間,全區市場主體凈增64360戶,年均增長率12.65%,海信、大長江、海目星、美心食品、康師傅等「王牌軍」在此集聚,廣東盈通、廣東盈驊、華龍膜材、道生科技、銀狐醫療等行業「隱形冠軍」不斷湧現。


其中,作為健康食品產業的重要部分,蓬江主動搶抓風口之上的預製菜產業優勢,推動僑都名菜「預製品化」,全面建設蓬江區預製菜產業園,形成「一園雙核三區」的產業發展布局,成功入選2022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首批省級預製菜產業園),全力打造「僑都預製菜」品牌。其中,美心食品充分發揮僑資源優勢,以粵菜為載體,致力打造一個多元化高端食品品質生活平台,成為江門乃至大灣區的預製菜「燈塔工廠」。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提升城市承載力

「只要不到20分鐘就到家了,很方便。」家住新會的市民馬淑樺在蓬江區白沙街道一家企業上班,「以前穿梭兩地有點麻煩,現在我走江門大道,一路暢通。」馬淑樺說。


時空在拉近,腳步變輕盈,十年交通發展的日新月異不僅讓江門人的出行習慣不斷改變,越來越清晰的立體交通運輸網絡,也成為蓬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近十年來,蓬江一批批交通建設項目順利推進,一條條縱橫交錯的交通線路孕育着發展的勃勃生機。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運輸網絡,為蓬江區的快速發展打下基礎。


翻開地圖,蓬江全區「五縱五橫兩環兩鐵」的立體化城市脈絡清晰可見,產城融合的「主動脈」、內外聯通的「毛細血管」被進一步打通,南北大道和華豐路等道路建設加快啟動;南沙港鐵路棠下站客運功能加快開通,瀋海高速、廣中江高速、江肇高速、江門大道、濱江大道、廣珠鐵路四通八達,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深茂鐵路、廣佛江珠城際輕軌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正加快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已初步形成。蓬江與廣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實現更快連通,主動連接廣佛都市圈、深港澳經濟圈,融入「大灣區核心城市1小時生活圈」,全力打造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西翼的重要增長極。


交通承擔著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近年來,蓬江區還着重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交通、教育、醫療、城市功能服務等問題入手,持續為百姓幸福做「加法」,着力把高質量發展紅利持續不斷轉化為民生福祉。


教育方面,蓬江區近年來新增多所優質公辦學校,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學在蓬江」品牌進一步擦亮;醫療配套方面,濱江新區優質醫療資源正在加速建設,推動港澳優質醫療機構發展,新三甲醫院在濱江新區已動工建設,未來將為居民全方位提供優質醫療保障。


在商業氛圍方面,隨着匯悅城、萬達廣場、健威廣場相繼建成使用,近年來,北新區高檔商業綜合體不斷集聚,各金融機構、商戶爭相落戶,吸引廣大消費者前來消費。同時,隨着江門體育中心、園山湖公園等基礎設施建成使用,濱江新區啟動區雛形漸現,人氣逐步集聚。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環五邑華僑廣場商圈入選首批廣東省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郭永樂 攝


營商環境是發展經濟的「先手棋」、招商引資的「強磁場」、釋放活力的「穩定器」,為營造更好更優營商環境,十年來,蓬江區致力實現政務服務無堵點,推動法人一門式行政服務改革榮獲「中國十大民生決策」稱號;提高服務效能,蓬江區行政服務中心大廳可以實現1152項政務服務事項「只進一扇門」辦理,321項高頻事項網上辦理,開辦企業1個工作日辦結,與大灣區城市989項事項「灣區通辦」,該區行政服務中心被評為「廣東省首屆區縣級政務服務標杆大廳」。


此外,為提高服務企業效能,蓬江區還設立「重大項目服務專班」,建立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綠色通道」,推廣「交地即開工」;企業可以享受更低的創業成本,廠房平均月租金僅12—18元/平方米;加大暖企力度,全面梳理暖企安商清單,由各級領導幹部主動上門,「點對點、一對一」「一鏈一策、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面臨的難點堵點,切實為企業紓困解難;用好中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平台和蓬江區「兜底辦」窗口,充分發揮區經濟數據管理平台作用,協調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等,切實幫助企業克服原材料價格上漲、訂單減少、流動性不足等困難。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蓬江產業園。劉瓊 攝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見證者說

蓬江區發改局副局長呂海濱:

經濟實力明顯提升

百姓生活不斷改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蓬江區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區經濟實力得到明顯提升,百姓生活不斷改善。


在發改部門工作十多年,我感觸良多,一是深刻感受到蓬江經濟體量實現跨越式增長,蓬江區地區生產總值跨越800億元關口,達到831.73億元;二是城市面貌發生較大變化,一方面是新區更繁華,北新區的高檔商業氛圍日益濃厚,濱江新區啟動區雛形漸現,另一方面是舊城更有「味」,蓬江區打造的墟頂(啟明裡—南芬里)歷史文化街區,在保留城市記憶的同時,打造了經濟的新增長點。


「十四五」期間,蓬江區將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活力新城。


一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創新創業孵化器載體建設,包括推動珠西創谷科技園建設,同時支持和鼓勵海信、大長江、頂益食品等龍頭骨幹企業與高校、省科學院合作,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水平。二是堅持製造業強區戰略,重點推動「3+2」產業集群發展,緊盯產業招商引資,加快產業載體建設,全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三是積極融入「雙區」建設。推進江肇高鐵、廣佛江珠城際軌道建設,加快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配合推進大灣區規則銜接,加強與灣區城市在產業、教育、科創等領域合作,與大灣區城市攜手打造合作開放生活圈。四是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突出中心城區特性,強化主城區擔當,推進城鄉融合協調建設,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增強人口及其他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同時,持續鞏固鄉村振興成果,大力發展預製菜等產業,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和田園綜合體,推進鄉村旅遊發展;推進蓬江—恩平協同合作發展,與恩平謀求產業合作,開展文化、旅遊、教育等多領域合作交流,推動東西部區域協作發展。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典型案例

舉全區之力推進

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蓬江片區建設


園區是工業經濟的載體,是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今年以來,蓬江區舉全區之力推進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蓬江片區(以下簡稱「蓬江片區」)建設。


蓬江片區總規劃面積117平方公里,是江門主攻中歐合作,建設中歐(江門)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的重要支撐。按照蓬江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該片區包含棠下杜阮、荷塘三大板塊,區位交通優勢明顯,產業基礎雄厚,用地拓展空間潛力巨大,產城融合基礎條件好,可為蓬江區未來15年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空間載體。目前,蓬江片區建設正全力推進,已選定了與鶴山連片發展的34.34平方公里區域作為啟動區,其中,6.29平方公里作為先行啟動區,依託現有江沙示範園區,集中連片、開發條件成熟。


蓬江片區產業基礎雄厚,發展勢頭迅猛,現有規上工業企業374家,2021年規上工業總產值702億元,吸引了海信、康師傅、天地壹號、海目星、帝晶光電、美心食品、華電福新能源等一批龍頭企業,重點培育智能家電、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三大新興產業,優化發展摩托車及零配件、健康食品兩大優勢特色產業,着力構建「3+2」產業體系。同時,蓬江片區還擁有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食品)、廣東省智能製造示範基地、廣東省四星級特色產業園(健康食品)、中國摩托車產業示範基地、中國五金衛浴生產基地等名片。



數讀



十年間,蓬江區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438.2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831.73億元人均GDP從2012年的60518元,增長到2021年的96657元



蓬江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從136.33億元提升至318.15億元。多次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城市市轄區高質量發展100強。其中,2021年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為256.99億元,約佔全市的20%外貿進出口總額500.6億元,約佔全市28%



全區常住人口從72.67萬人增長到86.57萬人;2021年,蓬江區就業總量為33.6萬人,佔全市的25.34%,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提升。



2016年以來,蓬江區招商引資成效卓著,共引進投資額超億元項目78個,總投資達707.04億元



蓬江區市場主體十年凈增64360戶,年均增長率12.65%。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增至400家,是「十二五」期末的9倍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近年來,濱江新區加速發展,人氣越來越旺。


PART2

架起基層黨建「強支點」

撬動綜合治理「整盤棋」


什麼是基層治理的最理想狀態?


「將矛盾化解在萌芽、將問題解決在基層、將風險下降到最低。」蓬江區石沖社區黨委書記吳卓錦向記者說。


最近幾年,經歷過颱風突襲、疫情防控等「大戰」考驗,這位年輕的社區黨組織書記自信地說:「理想並不遙遠,我們離目標越來越近了。」


這樣的自信從何而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基層治理「強基固本」,今年更是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為「書記工程」高標準推進,全力打造國家市域社會治理標杆城市,形成了一批市域社會治理的「僑都品牌。」


掛牌成立「蓬江·鶴山邊界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室」、全省首推「1+3」(即法院+社區+婦聯+協會)家事協理員機制、全市率先成立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作為我市主城區,蓬江區以頂格標準、滿格狀態,架起基層黨建「強支點」,撬動綜合治理「整盤棋」,一步步建立健全「平戰結合」智慧網格管理體系,不少「蓬江模式」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蓬江區基層黨建的優勢和活力逐步轉化為基層治理的效能和動力,一幅精管善治的「城市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周華東 攝


以黨建為支點

撬動「大綜治」工作格局

「我有車,也熟悉城區路況。」9月2日下午3時,滴滴出行(江門)黨支部黨員司機小汪接到環市街道急需人手搬運防疫物資的通知後,立刻處理好手頭上的訂單,趕到街道物資運輸調度處,送餐送菜送物資,助力保障城市需求。


在9月份的疫情防控中,網約車、快遞物流、外賣配送等剛剛成立的新業態群體黨組織紛紛吹響「集結號」,接過「防疫訂單」,成為助力疫情防控的又一支新力量。


蓬江是江門的中心城區,人口匯聚,商貿雲集。如何以黨建為支點,凝聚各方力量,撬動基層治理「大綜治」工作格局,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是時代命題,也是現實需要。


為抓緊抓實抓好「書記工程」,今年3月份,蓬江區以網格化為切入口,出台《蓬江區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方案》,搭建「1+7」框架,「1」就是一個主方案,「7」就是配套的網格事項入格審查、閉環處理、網格員職責、積分管理等七項機制或清單,形成了基層治理的「施工圖」。同時,成立以區委書記為組長、區長為常務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設立8個工作專班,實行「一周一報告一調度」,高效統籌各項任務落實。


上下聯動「一盤棋」,嚴絲合縫「一張網」。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網格員引導群眾完成核酸採樣。


這是一張「科學的網」。以行政村、居民小組或住宅小區、若干樓院等為單元,結合地段位置、人口規模、管理難易等因素,全區6個鎮(街)132個村(社區)無縫覆蓋劃分為410個綜合網格,構建起「6+132+410」體系。


該體系整合村(社區)黨建、綜治、民政、衛健等各類網格形成「一張網」,每個網格設唯一編碼,全面開展「人、地、事、物、組織」等信息採集行動,形成網格信息「一張表」,實現網格地理信息數字化,為實現智慧管理奠定基礎。


這是一張「紅色的網」。把支部建在網格上,410個網格全覆蓋建立389個網格黨組織,支部書記由村(社區)黨組織成員擔任,併兼任網格長;238個住宅小區全覆蓋建立黨組織,打造了4個江門市「紅色物業」示範單位,引導黨員網格員帶頭靠前聯繫服務群眾。



以網格為原點

練就「精治理」超強本領

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做。放眼全區410個網格,網格員們如同一把把「梭子」,以所在網格為原點,每天穿梭於小區樓棟之間,在腳步的反覆丈量、常態化的專業訓練、大事小事的實踐中,練就出「精治理」的超強本領:


  • 劉鵬進,學歷「閃耀」,英語熟練,成為麗苑社區最受歡迎的「萬金油」;


  • 馮子冠,妥妥的「IT男」,卻跨界穿上網格員制服,用理工男「有邏輯又不失感性」的思維,成為社區的「調解能手」;


  • 何宣螢,初來乍到一度被群眾問到「口啞啞」,兩個月不到就能把每項業務辦理條件、流程環節弄清楚,熟練應答群眾疑問。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劉鵬進為社區網格員隊伍實操展示如何使用網格車。


他們都是蓬江區今年新招聘的專職網格員。其中,黨員和預備黨員佔比約13%,本科及以上學歷、蓬江本地戶籍的人數均過半,整體年紀輕、學歷高、屬地化程度高,在入職短短几個月內,工作能力都邁上了新台階。這與蓬江區日趨健全的人才培養體系密不可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治理是一門科學」,要善於運用先進的理念、科學的態度、專業的方法、精細的標準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高水平的骨幹隊伍,正是實現高水平基層治理關鍵之「器」。當前,蓬江區不斷加強基層治理隊伍建設,建立「網格長+專職網格員+專業網格員+兼職網格員」體系。


「要想方設法用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讓專職網格員在蓬江有奔頭!」今年8月底,蓬江區委召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小組會議,區委書記勞茂昌專門提出,要重視專職網格員的職業發展前景。目前,蓬江區已經建立了社區專職工作者職業體系,制定了20級薪酬保障標準,構建選聘、培訓、考核、激勵、退出等全鏈條管理機制,推動社區專職工作者規範化、專業化。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網格員們的裝備很齊全。


在裝備配備上,蓬江區按照「一格兩員兩車兩套隨車用具,一專職網格員一服務包二套服飾」標準,採購網格車輛820輛、網格員制服1640套、隨車用具820套、網格頭盔820個、網格員服務包820套,助力打造專業化專職網格員隊伍。


在兼職網格員隊伍里,既有近300名退休幹部職工組成的基層治理銀齡志願服務隊,也有數千名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及其家屬、退役軍人、兩新組織、各類志願者等,各方力量深度參與。


一名合格的網格員,不僅要看起來專業,更要有拿得出手的「真本領」。為此,蓬江區建立「12456」網格員培訓體系,圍繞一支導師隊伍、兩套業務教材、四項培訓內容、五大工作職責、六類應用場景,以「一周一集訓,一月一分享,一季一授課」推動培訓常態化,累計培訓近2萬人次,實現培訓全覆蓋。



以人民為中心

提升「一張網」智治能力

有感於網格員及醫護人員貼心的上門接種服務,今年5月7日,市民陳伯冒大雨到盛華社區送來「熱誠服務,為民解困」錦旗;


發揮大黨委作用為聽障女孩籌得6萬元愛心善款,7月29日,轄區居民胡艷雁為華東社區送上「真心為民辦事,傾心為民解憂」錦旗;


接到求助電話,專業網格員黎永富、呂嘉興第一時間上門救助摔倒老人,8月15日,市民陳女士為甘棠社區送上「盡職盡責抗疫情 熱情周到暖民心」錦旗;


最近半年來,蓬江區各社區陸續收到錦旗、感謝信等「溫暖反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平時,網格員上街串巷、走家入戶開展日常巡查、信息收集、入格事項辦理、志願服務等工作,把問題矛盾化解在一線。遇到重大事件、突發事件,網格員迅速趕赴現場處置,支援職能部門、鎮街開展工作,實現聯防聯控、共建共治。


「平戰」一鍵轉化背後,其實是蓬江區「一張網」智治格局下,基層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的反映。


  • 「一網融合」更有力。發揮基層治理「雪亮工程」「千里眼」的優勢,升級融合江門應急單兵可視化視頻調度系統和中國電信天翼雲眼系統,實現指揮中心與疫情防控現場的實時連線,及時全面掌握風險區、採樣點、各個網格的基本情況,為人員調度、物資調配提供決策參考。深入開展數據共享交換,目前已整理彙集涵蓋實有樓棟、低收低保信息、就業數據等18項資源目錄64萬多條政務數據至區政務大數據平台。


  • 「一網受理」更便民。蓬江區構建「信訪超市+外送服務」網絡化工作體系,高標準建設信訪超市,全口徑一站式收集解決群眾訴求。推動「粵平安」平台終端向群眾延伸,全方位接收解決群眾訴求。自去年10月系統運行使用以來,受理群眾訴求事項15000多宗,辦結14800多宗,辦結率98.6%。推進「平安通」擴面提質,構建全天候15分鐘養老服務圈和以居家安全為核心的應急救援「一鍵通」安全保障服務,累計服務特殊人群7500多人,協助長者及其家屬化解緊急危機850宗,提供情感慰藉、生活資源對接等服務近45萬人次。


  • 「一網通辦」更高效。積極拓展「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等多種「不見面」辦理模式,實現1156項政務服務一窗通辦、全區通辦,12個部門323項高頻事項全流程網上辦,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用好鎮(街)綜合行政執法平台,實施「導師制」培訓模式,編製高頻執法事項指南,鎮(街)辦案數量居全市第一。


杜阮鎮開展「智慧雲遠程辦理服務」試點,創新推廣「家門口辦事,零接觸服務」模式,266項鎮級政務事項可實現「面對面」「手把手」服務,今年6月已逐步推廣至各鎮(街)及環五邑華僑廣場商圈黨群服務中心。



見證者說

蓬江區人大代表、

石沖社區黨委書記吳卓錦:

網格員每天都發揮着大作用


作為蓬江區人大代表、社區工作者,基層治理是我最關注的事情。黨的十八大以來,蓬江區積極探索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先後集中資源在構建「黨建+N全科網格」社會綜合治理體系、「頭雁工程」等方面進行了提升社會綜合治理能力的全面探索,讓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智能化、專業化、社會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為全面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網格化建設進行了有力鋪墊。


實施網格化管理以來,石沖社區依託網格化治理體系,將社區分為4個網格,組織137名社區「兩委」幹部、機關幹部、居民代表、物業管理人員、志願者等入格擔任網格員,服務社區群眾,參與基層治理。在石沖社區小小網格中,網格員每天都發揮着大作用。


今年8月份,石沖社區第二網格某小區居民樓起火,對樓上樓下鄰里關係造成了影響,網格員提前介入,網格裏面的律師事務所給出專業意見,最終雙方成功達成和解,涉及調解金額3.5萬元,居民的財產得到了保障,鄰里關係也沒有破裂。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如網格員主動增設免費自助打印機,方便學生打印課堂作業;開通民意傳聲筒,及時收集群眾訴求;等等。基層網格精細化管理,讓社區許多居民服務實現了前移、讓許多矛盾化解在網格中,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格。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典型案例

「白沙經驗」登上「長安評論」

小事不出社區 大事不出街道


今年4月份,白沙街道「信訪超市+外送服務」助力基層治理經驗登上央媒「長安評論」(中央政法委主管的雜誌《長安》的微信公眾號),獲得廣泛關注。


【喜迎二十大 江門這十年】踔厲奮發跑出發展「加速度」!奮進蓬江,續寫華章! - 天天要聞

△在白沙信訪超市,工作人員熱情為市民服務。


「白沙經驗」何以「出圈」?「長安評論」認為,該街道打造的黨建引領「一站式」基層矛盾多元解紛平台(信訪超市),集合訴求服務、矛盾調處、法律服務、心理服務、幫扶救助等系列公共服務資源,實現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切實提升服務群眾水平。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堅持黨建引領,實行領導帶班輪值、新任領導幹部到服務站接訪、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進駐等制度,推動黨員幹部直聯群眾常態化,打造基層治理共同體。例如,組建1389人的多元解紛人才庫,聘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專業化處理信訪訴求。以社區網格為基礎整合志願樓長、黨員義工等基層治理力量,組建一支逾700人的平安員隊伍。


其二,打造實體治理平台,進一步集成優化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資源,方便群眾「就近提訴求,只需提一次,最多跑一地」。包括建成1個街道信訪超市服務站,在群眾家門口建成42個社區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點,建成區、街道、社區、平安員四級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體系。


其三,實行全過程閉環處置,通過發令、接單、處置、反饋、考核等,確保事事有迴音、事事有落實。例如,實行清單化管理,根據事項的輕重緩急和涉及領域、人數、金額等,進行分級分類處置,明確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全面掌握矛盾糾紛事項的處理進度、處理質量;平安員主動作為,對無法現場解決的事項,一站式受理後主動鏈接資源「外送」到群眾家門口,既當調解員又做服務員,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



數讀



「一盤棋」:搭建「1+7」框架,設立8個工作專班。



「一張網」:全區6個鎮(街)、132個村(社區)劃分為410個綜合網格。



「一支隊伍」:現有網格長410名,專職網格員909名,專業網格員713名,兼職網格員7300多名



「一張圖」:形成「上報—處置—辦結—反饋—歸檔」的「五步閉環管理」模式。



「一套機制」:整合推送約135萬條基礎數據到市社會治理綜合指揮系統;各級「信訪超市」累計提供調解服務2710批4775人次,完成「發令」49次、完成「外送服務」363件次

來源:江門發佈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