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宋氏宗譜資料收集與家族遷徙及發展延續的梳理 作者:宋健

2023年06月28日22:03:11 熱門 1061



  張良村一直是介休市的一個大村,村裡第一大姓就是宋姓。我們從小就聽說了很多關於張良宋氏家族的起源和各個朝代的精英人物,但都是以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下來的,沒有文字記載。我們都是張良宋氏後人,都在張良村出生、長大,現已都到了知天命和耳順之年,覺得應該把張良宋氏宗譜和人物歷史整理成冊以示後人,也是作為張良宋氏這一代後人的歷史責任和義務。

  編輯張良宋氏宗譜是由我和族人宋建平、宋衛東於2018年初共同商議發起的,2021年初地方史愛好者、張良宋氏女婿閆繼亮也參與到資料收集和編撰工作中,2022年3月我們又聘請介休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全先生作為整個編撰宋氏宗譜的指導者,至此上述五人正式組成了張良宋氏宗譜編撰組。

  從2018年初至今,我們的收集資料和編撰工作走過了五年歷程,在編撰組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和眾族人的支持配合下,《張良宋氏宗譜》即將付印成書。五年來,一段時間由於疫情影響,出門走訪受阻,造成收集資料不便;同時也由於少數族人對編撰宗譜的認識不足、配合不力,也增加了收集資料的難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經歷了十年文革內亂,那個階段「破四舊」狂熱,許多群眾迫於當時的形勢和保護意識的不強,許多歷史資料,比如在農村記載各家字輩的「神則」、「牌位則」,涉及家族事實記載的書籍資料、文物字畫、門頭牌匾等遭到了嚴重的損毀,這些珍貴的資料永遠封塵在那段特殊的歷史歲月里,加之許多宋氏家族老人的離世,都增加了資料收集的難度。

張良宋氏宗譜資料收集與家族遷徙及發展延續的梳理 作者:宋健 - 天天要聞


  編撰宋氏宗譜目的在於正本清源,流浚祖根、理清血脈,有了宗譜可使我們辨支系、昭親睦、別長幼。凡修宗譜旨在弘揚家風、繼承家訓,承先人之優良傳統,勵後人之奮發志氣,使我張良宋氏族人能仰承先靈、繼承祖訓,發揚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助人為樂、蓄德行善、尊老愛幼、艱苦創業、勤儉持家等傳統美德。所有這些樸素的想法,對我們既是壓力更是動力。五年來,我們從發動宋氏族人收集各自家族資料到深入各家各戶詳細探討核對,從在村中收集到去外地走訪、考察,從電話聯繫到短訊微信深入交流,整個過程中得到了無數族人的支持和配合,同時這項工作也在一定範圍內產生了很大反響,這些都激勵我們克服困難,迎難而上,認真謹慎的把這部宋氏宗譜編撰好,了卻發起人的初衷,給張良宋氏族人一個圓滿的交待。

一、張良宋氏宗譜資料的歷史狀況和現狀

  通過這幾年來資料的收集整理,張良宋氏從歷史上就沒有家譜和文字資料記載。歷史上宋氏家族代代相傳主要以各個家族的銘旌和牌位,在一兩百年前主要由五個宋氏支系祠堂拜祖相互傳承。經過時代的變遷,現已成為了傳說,很多族人根本無法敘述自己祖輩事迹和來歷。由此,我們編撰組原計劃以宋氏五個祠堂為主線逐步展開收集工作顯然是不可能了,特別是清未民國初期逐步外遷來四戶同姓不同宗的宋姓族人,尤為難覓宗跡。經編撰組研究決定,本着「謹慎、準確、認真」的原則,以現有宋姓人口為起點從下往上挖掘字輩,收到哪輩算哪輩,並要求配偶入譜,也要把不同宗之宋氏族人一併加以收集整理。

  即便如此,因歷史久遠,從現有族人中收集的資料,諸如外遷親人和工作地點,因各種緣由或有間斷,常知親人長輩名字,而不知家庭成員情況,由此我們這次的編撰內容也不完善,誤差也會不少,加之水平有限,失誤難免,盼後人知者補缺,以求宗譜逐步準確完善。

二、資料收集和整理情況

  (一)、張良宋氏家族現搜集到族人的世系關係全部入冊,共分四個宗系;一為陝西孝義吐京;二為介休西大期村;三為介休順城關村;四為介休連福村。

  世系表入男性980位,入配偶606位(其中:陝西—孝義吐京宋氏入男性892位,入配偶550位;西大期村、順城關村、連福村四家,計入男性88位,配偶56位)。從統計數字表明,陝西—孝義吐京宋氏占入冊人數的91%,其他佔9%。有銘旌的兩家,為宋成芳家族和宋紹鉋家族,字輩圖排列最多13世,次者7至9世,一般4至6世。

  1、設置字輩圖主要表明,圖中人員是近親族一個支系,也能明確本支族的輩份; 2、設置世系表主要記錄的均為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和配偶。

(二)、資料中幾個需要說明的情況:

  1、宋錫山家族,根據宋煥庚手書記錄:宋美為其家族始祖,但沒有記錄是否是陝西—孝義吐京系家族的始祖,此無法考證。記錄中也無二世至十六世的記錄。由此在編撰整理中,我們只是按照字輩圖中顯示始祖,從十七世宋樹仁立為入譜一世祖。

  2、宋貴盛、宋貴龍家族,其家有祖傳「宋國耀國子監證」,他們認為宋國耀為其先祖。編撰組研究後決定,理應在圖中顯示,表中不寫,以宋貴盛、宋貴龍為入譜一世祖。

  3、宋廷魁是古代歷史文化名人,確系我張良宋氏族人。據《山西歷史人物傳》、清乾隆版《介休縣誌》「人物」載:宋廷魁,字其英,孝廉邦和之子;在「孝義」載:丙午科,宋邦和,舉人。宋廷魁有多部著作和詩詞書畫存世,2019年介休史志辦還翻版其著作《介山記》,兩百多年來為世人矚目,尤為可貴。但在收集資料中未查到其後人一絲信息,實為遺憾,待後人考證吧。宋廷英也確係為我張良宋氏族人,其商賈有道、樂善好施,不僅見於嘉慶版《介休縣誌》「人物」 「藝文」,更有平定州修路石碑為憑,現村委院中還留有其墨寶門匾。

  4、本宗譜字輩圖和世系表難免有所遺誤,還待後人考證填補。

三、張良(陝西—孝義吐京)宋氏遷徙張良村時間的探討

  張良宋氏現存四宗族,宋世統為介休西大期村宋家,西大期宋氏宗族有完善家譜,宋錦世家後人和宋世統家為一族人,宋貴盛、宋貴龍後人為西大期宋氏宗族;宋保福後人稱其為介休順城關村宋氏宗族,宋世英後人稱其為介休連福村宋氏宗族,這幾戶宋氏宗族的先祖,均為清代遷至張良村,再具體到年份很難,在此都不再深究,均按其敘述為記。由此本宗譜中宗系的稱號,就以分別同姓不同宗作為標記。


張良宋氏宗譜資料收集與家族遷徙及發展延續的梳理 作者:宋健 - 天天要聞


  陝西—孝義吐京之宋氏,沒有家譜也未找到更多資料,時間久遠,只能依據流傳下來的口傳信息和收集到文字旁證及歷史遺留下的實物進行探討:

  1、陝西—孝義吐京之宋氏族人相傳「我們為十三里七甲」的口頭信息,經對應清代《介休縣誌》,里甲制是明朝行政管理體制,證實宋家祠堂為明代創建修建。

  2、宋煥庚給後人手寫資料顯示「始祖宋美」,至今為23世。若一世按25年計算,應為明代正統年間(1447年),至今575年,若一世按27年計算,應為明朝永樂年間(1401年),至今621年。

  3、交城子夏山之宋仁石碑,記述其為張良人氏,碑刻時間是其去世後2年,即隆慶六年(1572年),至今已430年。

  根據以上三方面信息綜合分析,陝西—孝義吐京宋氏應該在明代永樂--正統年間遷徙到介休張良村,至今600年左右。

四、對「陝西—孝義吐京」宋氏遷徙及發展延續梳理

  朱元璋於1368年建立明王朝後,因多年戰亂、民不聊生、土地荒蕪。為了發展生產力,明廷實行移民政策,史上著名的「洪洞大槐樹移民」就是此時發生。明廷將百姓從人口密集處遷往人煙稀少、土地荒蕪之地,並免收三到五年的農稅,鼓勵百姓開荒種糧。「陝西—孝義吐京」宋氏遷祖就在這樣背景下,從陝西遷徙到山西。由此可知宋氏始祖不是逃荒落難,而是因大勢所趨為家族的生存發展而遷徙的。

  「陝西—孝義吐京」宋氏先祖先從陝西遷徙到孝義吐京,部分人在那裡生存了數年後,認為當地不適應發展或萌發去外地發展的想法,兄弟二人遷徙到介休,兄留在張良村,弟去了史村,因此本宗宋氏與史村宋氏為一宗支。

  當時張良村地多人少,土地肥沃。「陝西—孝義吐京」宋氏遷徙到張良村,生育了六個兒子,逐步發展成了不小的家族。村中至今還流傳着「先有程薛二戶,後有宋劉兩家」,程薛是最早在張良住居的較大家族,程姓沒留下什麼遺址,薛姓至今在大西門有「薛家巷」,劉姓主要居住在村東,而宋氏家族逐步發展成了張良村的第一大姓,人口居村之首。

  「陝西—孝義吐京」宋氏始祖帶領全家在張良村發展奮鬥若干年後,始祖故去,後人將墳地選在村東北「宋家塋」,且建起宋家祠堂,民間稱一支宅式總祠堂。後子孫各家人丁興旺,又先後修建了二、三、四、五支宅祠堂,入籍張良,為「十三里七甲」。

  封建社會對戶籍管理非常嚴格,入籍於落戶之地是全族人非常高興和重要的事。由此「陝西—孝義吐京」宋氏戶籍沿用幾百年的「十三里七甲」,就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了。

  明末清初,「陝西—孝義吐京」宋氏發展到鼎盛時期,從始祖到張良村已二百多年,家族龐大人丁興旺。相傳「小宋氏」族人就是在此時入籍宋姓,成為「陝西—孝義吐京」宋氏一支。 在清「康雍乾盛世」的二百年間,「陝西—孝義吐京」宋氏更注重商業和文化教育,出現了著名商賈宋廷英。民間盛傳其做的是朝廷的生意,在乾隆年間,寵臣和珅把宮中「景泰藍供瓷」贈予他,宋廷英回鄉梓後,每年在五月初八張良村廟會上就會將供瓷展出,以示榮耀。1798年宋廷英出銀1200兩,修建了平定州西天門的道路,方便百姓,當地人立碑紀念。他去世後葬於村北「立馬頭」,據說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曾有人着意挖掘搜尋,但無果而終。

  學而優則仕,封建社會商人相對低人一等,,若想得到世人認可就必須有「功名」。「陝西—孝義吐京」宋氏家族重視文化教育,優秀子弟也逐漸走向仕途。清雍正丙午年宋邦和中舉人,光緒甲午年間宋紹徽中舉人……如此人傑不勝枚舉。

清末民國時期,「陝西—孝義吐京」宋氏因戰亂等因素逐步走向衰敗,家族也出現窮富不均的現象。有外出做生意的,也有留在村中務農的,因此族人留在北京上海武漢太原的甚多。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四清」運動時,連福地區有這麼一段順口溜:「張良村是大村,地主富農會道門,一村就有多半村,不夠了填上生意買賣人。」這生意買賣人就是「陝西—孝義吐京」的宋氏族人,側面說明了一個大家族對於一個大村的經濟結構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決定作用。

解放後,張良宋氏又湧現出了許多各行業的英才,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了應有貢獻,讓我們看到了張良宋氏宗族繁衍生息,枝繁葉茂、蓬勃向上、永不凋零。

  在收集資料和編撰宗譜的過程中,我們知道了張良宋氏家族許多鮮為人知、可歌可泣的偉大足跡和優秀人物。幾百年來,宋氏家族中有1798年清朝時慷慨解囊修路為民的商人;有在清朝時著書立傳著有《介山記》的劇作家、詩人;有在民國時興辦水利的鄉賢;更有在中華民族危難之時奔赴抗日前線,犧牲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革命烈士,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貢獻的革命先輩;還有在建國後為張良村發展付出心血的廣大宋氏家族的幹部群眾;還有在全國各地各條戰線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作出貢獻的宋氏家族後輩。

這個過程,也是我們對宋氏家族優良家風和高尚品德精神提煉學習的過程,期盼宋氏族人在今後的歲月里將它們發揚光大;也期盼宋氏族人無論身處何方、崗在何位,不要忘了自己的家鄉故土、不要忘了濃濃的鄉愁,共同為建設和諧、美麗、富強的張良村,共同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國泰民安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2022年12月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