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島內媒體報道,12月12日,由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為台灣地區「海巡署」建造的第三艘新一代巡防艦在高雄下水,其被命名為「雲林」號。台「海巡署」表示,「雲林」號將被部署在台灣島南部海域,負責台南、高雄、屏東以及澎湖等鄰接區外界線以外海域的安全,並向附近海域作業的島內漁民,提供緊急救援服務。
公開資料顯示,「雲林」號滿載排水量約5000噸,續航約5000公里,搭載3組射程達120米的高壓水炮。艦上配備有手術室、醫務室和隔離室,可以提供可靠高效的醫療服務。為了提高艦艇的穩定性,設計人員為「雲林」號配備了輔助側推進器和穩定翼。按照「台船」的說法,即使在10級強風的海面之上航行,「雲林」號也能保證不顛簸。
值得注意的是,「雲林」號在戰時也可以改裝為作戰水面艦艇,設計人員為「雲林」號預留了可供反潛直升機起降的空間,也就是說,該艦在戰時可以執行反潛作戰任務。據統計,包括「雲林」號在內,「台船」已經為台「海巡署」建造了3艘如此規格的巡防艦,該型艦艇也是台「海巡署」現役性能最好的巡防艦,前2艘部署在澎湖海域以及台灣島臨近日本的海域。
台「海巡署」表示,「雲林」號的下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不過在軍事專家看來,「雲林」號的性能遠不如中國海警裝備的818型巡防艦。公開資料顯示,818型巡防艦是在人民解放軍海軍054A導彈護衛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款中型巡防艦,首艦於2016年下水,填補了中國海軍中型巡防艦的空白。
性能方面,818型巡防艦的噸位與「雲林」號差不多,但是火力要強於後者。818型巡防艦配備了一座PJ26型76毫米單管隱身主炮,打擊範圍15公里,這對巡防艦來說,是非常可觀的。除此之外,艦上還配備了一座363型對海/對空搜索雷達,能實時監控海上的突發情況。也就是說,818型巡防艦不僅能打擊海上違法犯罪活動,還可以執行海上監控和偵察任務。
軍事專家表示,像「雲林」號這種只搭載了高壓水炮的巡防艦,作戰效能遠遠不如中國海警的818型巡防艦,因此執行任務的能力也會大打折扣。別說守衛外海安全,就是碰見一般的海盜,能不能將其驅離,恐怕也有點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