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緊張尖銳的台海局勢下,台島經濟可以置身事外,安然發展嗎?根本不可能,只是空想,因為經濟發展,不可能不受到政治影響。別看現在的台島經濟沒有大規模的衰退跡象,但大幅度衰退是遲早的事,因為資本退潮,外來勞工撤離,這兩大因素就是外向型的台島經濟承受不了的。
事實上,去年八月就是一個時間節點,意味着台島經濟環境走下坡路,這個下坡路的風向標就是被稱為「護台神山」的台積電,面臨被美國掏空的事實,其核心產業不斷向美國轉移。其實台積電向美轉移,是雙向驅動的,不但是美國干預,更在於商業資本驅動。想不轉移,都是不可能的,這是必然之勢。
台積電核心產業轉移是蝴蝶效應的開始,接下來會有更多產業資本轉移,台島經濟崩潰進行時。據悉,日前台島固態電池企業輝能科技已經對外宣布,「從今以後將不是台島企業,而是要在法國重新投資建立工廠。」這就是蝴蝶效應的第二波,接下來將會有更多的台島企業向外轉移。
要知道台島之所以在上世紀後半葉經濟大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主要靠的是外資輸血,外貿盤子做得大,但是現在產業和外資撤離,意味着台島將要喪失技術,資本和市場,甚至於勞動力。這些經濟發展要素失去,還談什麼發展,沒有任何可能性。
可以說,解放軍武力收台是萬不得已時候的下下之策,而現在解放軍環台軍演,軍機軍艦巡台,根本上實行的「窮台策略」,就是要讓資本對於台島環境產生警惕心和風險評估,從而釜底抽薪,這才是上上之策。
更加推動這種趨勢的是股神巴菲特的決定。據悉,日前美國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將剩餘台積電股份,在今年第一季度全部出清,這也就意味着巴菲特賣光所有的台積電股份。對此,巴菲特表示「台積電所在地點,是其投資調整的主要衡量指標,資本配置在日本要比台島更加安全。」
對此,台著名媒體人陳鳳馨直言「巴菲特的台島危險效應正在外溢,今年1到3月份,台島前三大出口市場都出現嚴重下滑,衰退之勢超出預料。」陳鳳馨顧慮的背後,就是表明台島經濟的外圍,正在分崩離析,資本正在拋棄台島。
對於台積電的走勢,巴菲特的預言,以及美國官員關於「炸毀台積電」的想法,以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當局一副裝聾作啞的態勢,彷彿是「我要聽不見,別人就沒法讓我聽見」的無賴心態,臉上刻着「懼怕美國」四個大字。
對於台當局這種鴕鳥心態,台專家,也是資深媒體人徐宗懋提出建議,「美國要炸毀台積電,台軍應該把美國也當做假想敵,把導彈對準美國軍艦或者美國基地,一旦美國要轟炸台積電的時候,直接反擊,對美國沖繩空軍基地進行打擊。」
徐宗懋是認真的,不是說說而已,之所以持有這樣的建議,是因為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台軍不應該只提防解放軍,還要提防美國,因為美國很可能為了自身利益,直接槍口轉向,對準島內,防人之心不可無,台軍必須未雨綢繆。
只不過這樣的建議,以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即使意識到,敢執行嗎?沒有那份骨氣,只能坐視美國空吃台島利益,試問這樣的台當局,還有什麼擁護的必要嗎?完全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