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馬克龍訪華以來,中方高層往來頻密,雙邊關係邁入穩定發展時期。不同於其他西方國家,法國在涉華議題的表述上更加謹慎,無意挑動兩國摩擦對立。關於這一點,從法國外長科隆納對台灣問題的表述上,便可見一斑。
據路透社報道,科隆納日前在法國參議院外交、國防與軍事委員會聽證並接受質詢,涉台話題被多次提及,她進行了全面、詳盡的答覆。
關於法國與台灣地區的關係,科隆納以「優質」加以形容,稱這一關係由來已久且持續發展,但僅限於經濟、文化與國會方面,「並非外交關係」。
外交委員會副主席參議員葛里歐發問道,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均發出呼籲,希望台灣地區能夠以觀察員的身份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刑警組織、國際民航組織。上述國際組織應當允許「政治實體」參與,並非一定要是國家,藉此避免會員國之間的紛爭。
葛里歐強調,將台灣這樣規模的「政治實體」排除在外是「完全不公平的」,特別是鑒於台灣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所作出的貢獻。
與會的另一名副主席卡迪克則從經濟角度闡述台灣地區的「重要性」。他引述馬克龍在法國商業論壇上的發言,稱台灣輝能科技在法設廠,帶來52億歐元的投資與3000個就業崗位,這是「法台關係」親密而深厚的一大例證。
隨後,卡迪克步步緊逼,提及科隆納在G7外長會期間重申法國清晰不變的對台政策,即支持台海和平穩定,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徑。他妄言道,中國大陸已經表明在「必要時武統台灣」的「企圖」,這種地緣政治競逐中心的「擴張主義」,使印太地區局勢自二戰以來從未「如此危險」。
在陳述完上述觀點後,卡迪克宣稱,歐洲各國部長、法國國會議員時常「拜訪」台灣,支持當地的「民主與經濟活力」。但法國官員已多年未造訪台灣,請問科隆納與外貿部長貝希特是是否計劃訪台?
科隆納並未迴避上述問題,她坦言,法方支持台灣參與包括世衛在內的「部分專業國際組織」,因為這能夠帶來附加價值。但她同時也強調,「這不代表法國承認台灣為國家」。
科隆納補充道,第76屆世界衛生大會召開在即,法方已經闡明自身態度,同意台灣地區緊密參與世衛組織相關工作。
至於部長級官員竄台的話題,科隆納明確表示,她沒有類似的規劃,而且認為這一舉動是「不恰當的」,她強調法國將採取平衡政策,並表示這是緩和區域局勢的最佳方法。
科隆納上述言論有三個落腳點,分別是「法台非外交關係」、「不承認台灣為國家」,以及「部長級官員竄台是不恰當的」。以上觀點,均符合馬克龍訪華期間所許下的承諾,即法國尊重並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同時點明了法台關係實質。
前些時候,科隆納與秦剛外長會晤期間,表明兩國元首已確定中法關係的發展方向,雙方應共同努力推動兩國關係取得更大發展,特彆強調法國「不搞陣營對抗」,願與包括中方在內的各國和諧相處。
關於台灣地區參與國際性組織的問題,大陸的立場是一貫且明確的,即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往年經兩岸友好協商,台灣地區曾多年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衛大會,而如今民進黨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是導致台灣地區無法參與世衛大會的根本原因。希望法國能夠理解中國這一立場,釐清其中的因果關係,作出更加準確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