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2025年採用46系圓柱電芯 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各拿1/3訂單
9月9日,據寶馬集團官方宣布,寶馬集團宣布將從2025年起率先在「新世代」車型中使用圓柱電芯。
寶馬研發董事韋博凡表示,寶馬的第六代鋰離子電芯讓能量密度提升超過20%,續航里程提升達30%,充電速度提升達30%。同時,寶馬稱全新的圓柱電芯具有46mm的標準直徑和兩種不同高度。預計其中一款為4680,另一款尺寸暫不能確定。
寶馬集團將與供應商在中國、歐洲、北美自貿區各建立2家電池工廠,共6座工廠,每廠產能20GWh。其中,寧德時代與億緯鋰能將分別在歐洲與中國各自建立兩家工廠,每座工廠產能將達到20GWh。另外,寶馬還將在北美尋找合作夥伴再建兩座電芯工廠。
寶馬集團稱已向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授予價值超百億歐元的電芯生產需求。同日,寧德時代和億緯鋰能官方平台均公開了與寶馬的合作。
10分鐘充電400公里!孚能科技新電池發佈
孚能科技正式推出全新動力電池解決方案——SPS(Super Pouch Solution),涉及電芯、電池包等。據悉,本次推出的全極耳、多極耳大軟包動力電芯,改變上一代動力電池系統多電芯串聯的設計,進而簡化電池系統結構;具備從2.4C到5C甚至更高的充放電倍率;同時,應用半固態電解質,降低液態電解液的用量,提升電芯的本徵安全。
此外,孚能科技表示,鈉離子電池、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等計劃在2023年推出第一代產品,目標是到2030年將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從160Wh/kg提升至220Wh/kg,磷酸鐵鋰和磷酸錳鐵鋰的能量密度形成從200Wh/kg到240Wh/kg的產品覆蓋。在低鎳方面,孚能科技計劃在2024年推出250Wh/kg的低鎳富錳體系產品,預計在2030年能量密度進一步提高至290Wh/kg。
國軒高科投資成立電池技術公司 註冊資本5億元
天眼查顯示,近日,合肥國軒電池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王強,註冊資本5億元,經營範圍包含:電池製造;電池銷售;新能源原動設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生產測試設備銷售;太陽能熱利用產品銷售等。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國軒高科間接全資控股。
輝能科技超500億固態電池項目將落地
近日消息稱,固態電池企業輝能科技正考慮投資80億美元(約550億人民幣)新建超級工廠。輝能科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評估分佈在法國、德國、荷蘭、波蘭和英國等國家的90個廠址,考慮因素包括技術工人的可用性、交通運輸、當地激勵措施以及是否貼近客戶等。
該公司發言人表示,計劃在明年年初做出最終決定。輝能科技已聘請諮詢公司Accuracy幫助選址。初期計劃分三期,總共投資80億美元,最終年產能為120GWh,建造海外第一座固態電池超級工廠。
欣旺達發佈超級快充電池SFC480
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在山東棗莊舉行發佈會,正式發佈超級快充電池SFC480,該電池的最大充電功率達480 KW,一次充電可實現續航里程700公里,充電5分鐘則可支持200公里續航。
寧德時代100GWh電池項目正式啟動
據寧德時代官方宣布,寧德時代與匈牙利德布勒森市簽署預購地協議,標誌着寧德時代匈牙利工廠項目正式啟動。
根據規劃,寧德時代匈牙利工廠位於德布勒森南部工業園區,佔地221公頃,首棟廠房將於年內破土動工。該項目投資金額73.4億歐元(約510億元人民幣),規劃電池產能為100GWh。
康隆達跨界進軍鋰電行業
9月7日,康隆達發佈公告,公司於2022年9月6日與天成管理、億源鋰、董愛華及李錦萍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擬以自有或自籌資金2.12億元收購參股子公司天成鋰業17.67%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後,康隆達將持有天成鋰業51.00%股權,對天成鋰業實現控股。
天成鋰業是一家專業從事硫酸鋰溶液提煉的生產企業,目前主營產品是鋰鹽滷水(硫酸鋰溶液),鋰鹽滷水經過「沉鋰」即成為碳酸鋰,處於鋰電新能源產業鏈中正極材料這個子段鏈的上游環節。目前,公司用於10000噸碳酸鋰當量的硫酸鋰溶液生產線已經建成,並於今年5月份進入試生產階段,現已達到設計產能。
東陽光投建年產5萬噸磷酸鐵鋰產線
9月8日,東陽光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乳源東陽光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擬在廣東省韶關市投資擴建年產5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項目,項目總投資額預計不超過14億元,建設周期預計為15個月。
據了解,在新能源材料板塊,東陽光重點發展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等鋰電池正極材料,布局了配套新能源汽車使用的磁性材料。
易成新能募資16億加碼鋰電池項目
9月6日,上市公司易成新能披露增發預案,擬發行股票以募資不超過16億元,用於「鋰電池負極材料研製與生產建設項目(二期)」、「鋰離子電池生產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負極材料項目實施主體為易成新能子公司青海天藍新能,建設內容包括新增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及後續加工配套廠房、設備等。建設完成後可新增年產3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能,主要應用於動力電池、3C消費電子和工業儲能等領域。鋰電池項目實施主體為公司子公司河南易成陽光新能,項目建設周期預計為1年,項目建成後可新增年產3.24GWh鋰電池的產能,主要應用於清潔電器、電動工具以及電動單車行業。
碳一新能源50億元項目簽約
9月4日,浙江碳一新能源與懷寧縣正式簽約,據悉,碳一新能源擬投資50億元建設鋰電池負極材料及關聯項目。項目將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20億元,將按照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標準,建成年產10萬噸人工石墨前驅體及人造石墨負極材料。
幾天前,碳一新能源還曾與萊西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投資近60億元,在萊西建設包含石墨深加工、高端負極、球形石墨、研究院、博物館等在內的10個石墨新材料相關子項目。
廣汽集團前8個月累計銷量約為158.79萬輛 同比增長19.44%
近日,廣汽集團發佈公告,該公司2022年8月汽車產量約為21.93萬輛,同比增長86.82%,本年累計產量約為160.46萬輛,同比增長25.11%;8月汽車銷量約為21.78萬輛,同比增長78.02%,本年累計銷量約為158.79萬輛,同比增長19.44%。
官方回應 網傳比亞迪上調6000-10000元
據界面新聞報道,比亞迪內部發通知稱,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及新能源購車補貼退坡等影響,比亞迪將對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價格上調6000-10000元不等,EV車型上漲1萬元,DM/DM-i車型上漲6000元,在此之前簽約的客戶不受調價影響。漲價具體日期另行通知,相關人士表示,預計會在9月底漲價。不過,目前官方還未對外發佈正式消息,消費者還應以最新的官方消息為準。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雲飛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此消息為不實信息。
總投資15億元!100萬輛鈉電新能源車輛項目落戶陝西
9月2日,淮海控股集團100萬輛鈉電新能源車輛西部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在陝西寶雞成功舉辦。
據了解,該項目位於陝西寶雞成眉縣首善汽車配件產業園,總投資15億元,建設100萬輛鈉電新能源車集研發、生產、檢測、銷售、儲運基地。該項目達產達效後,年產值可達40億元,可實現稅收1億元以上。
本田宣布與寧德時代建立長期採購協議
9月7日消息,本田(Honda 中國)與東風汽車、廣州集團於 8月31日簽署協議,將於 2022年9月末合資成立動力電池採購公司 眾銳(北京)貿易服務有限公司,此外,Honda 中國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進一步強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為加速推動電動化事業,構建長期穩定的動力電池供求體制。
本田中國表示,目前,廣汽 Honda,東風 Honda分別從寧德時代採購純電動車動力電池,今後將統一由新公司進行集中採購,實現效率提升。此外,Honda 與寧德時代將基於寧德時代正在建設中的宜春工廠,在集約生產及電池回收等領域,為實現更高效的物流體制展開協商,確保動力電池的長期穩定供應,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比亞迪2022年第100萬台乘用車出貨
9 月 5 日,比亞迪乘用車 2022 年第 100 萬台出貨,王傳福親自點蠟燭慶祝這一喜人成績。比亞迪發佈的 8 月份銷量報告顯示,8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 174,915 輛,去年同期 61,409 輛。比亞迪前 8 月累計銷量 983,844 輛,同比增長 164.03%,預計本月內比亞迪將成為全球首家年銷百萬輛新能源車的車企。
在財報方面,比亞迪發佈的公告顯示,其在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506.07億元同比增長 65.71%;毛利203.41億,同比增長75.35%;歸母凈利潤35.95億,同比增長 206.35%;不僅如此,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日前的電話會議上,還透露稱目前比亞迪在手訂單70萬台,新車下單交付周期達4-5個月,在年底前將會爭取28萬的月交付量。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