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大環境,武俠式微是供認不諱的事實,不僅是武俠劇鮮有精品,就連武俠電影這幾年也是非常少見。
5月7日,徐克重出江湖,宣布執導電影《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
正式官宣主演是肖戰飾演郭靖,庄達菲飾演黃蓉。
一石激起千層浪,金庸書粉和武俠迷們都在熱烈評論二人到底適不適合。
不過這部電影目前只是官宣階段,還未正式開機,評價不妨等到電影上映的時候親自檢驗,是否徐克還是寶刀未老。
目前熒屏上正在熱映一部武俠劇,就是由陳曉、毛曉彤主演的《雲襄傳》。
《雲襄傳》自上映以來,好評如潮,更是登頂了熱度榜的榜首。
今日豆瓣開分7.4,不高不低,但在近幾年的武俠劇中算得上是高分了。
而很多觀眾追劇到目前為止,漸漸發現《雲襄傳》中不僅有武俠、江湖、優雅的武打動作和環環相扣的謀略。
更多居然是江湖上的商戰與權謀,更有觀眾已經在開帖討論《雲襄傳》中的經濟學知識。
這又是怎麼回事?一個古裝劇怎麼就拍得這麼「接地氣」了呢?
打破傳統武俠劇的「刻板印象」,商戰權謀太過癮
從前的武俠劇,不論是金庸還是古龍改編,但凡牽扯到武林二字,就有不變的規則。
那就是武力值非常重要,武林中人不講那麼多規矩,武力值高的人就能碾壓武力值低的人。
這也是每一部武俠劇中各大派都要為一本武林秘籍爭得頭破血流的原因。
可《雲襄傳》不一樣,劇中不是沒有武力值高的人,金十兩和舒亞男二人算一般高手,但通常的作用只是輔助雲襄。
戚天風和錢叔更是高手中的高手,但二人一個敗在計謀一下,一個甘心陪伴在蘇大小姐身邊。
康喬在劇中也算高手,可他也只是跟着莫爺幫他而已,並不主事。
這些武林高手在劇中,武力並不是唯一,只是他們外圍輔助的一項技能。
重要的是什麼?是腦力。
劇中手無縛雞之力的莫爺成了最大贏家,身體羸弱的蘇大小姐可以坐鎮蘇家,不會武功的雲襄更是憑藉智謀攪動了南都。
簡而言之,這部劇看的是有智謀的指揮沒有智謀的,並不是單一拼武力的世界。
就連女主角舒亞男,如果她只有武力沒有高超的頭腦和計謀,她也決計算計不了雲襄,最終只能淪為「掛件」女主。
劇中的幾方勢力,大部分都是雄踞一方的商界霸主,《雲襄傳》的基本組成是商界大佬和保鏢的組合。
雲襄傳本質上思考的不是武的問題,而是智的問題,是人應該如何用智,如何用謀。
不然王勁松飾演的戚天風早就憑藉武力值統一南都商界了,根本不用鋌而走險也要頂替蘇家。
生絲一案,最終通過的是發行期票平抑價格,之後再拋售等一系列金融手段,完成了打壓戚天風的目的。
這就是為什麼劇中的打戲雖然精巧好看,但是並不多,喜愛看武俠的觀眾覺得不爽的原因。
但喜愛智謀的觀眾應該會覺得很過癮,這部劇有一些像《神探狄仁傑》的風格。
《神探狄仁傑》中主角會武功,也有不少打戲,但主線依然智謀和權術,所以武俠的概念就被削弱了不少。
不過江湖奇謀也是武俠的一部分,畢竟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而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智謀。
作為市面上為數不多的江湖奇謀風格作品,《雲襄傳》製作確實充滿誠意。
除卻美術風格和江湖氣息之外,權謀的部分可以實打實可以讓觀眾討論好一陣。
連環計拆解唐笑陰謀,官方認證「反賭宣傳片」
《雲襄傳》中雲襄既用「期貨」的概念成功讓戚天風傾家蕩產之後,又把目標對準了唐笑。
對於唐笑這種經營賭坊的龐然大物,雲襄自然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劇中的三局兩勝,雲襄第一局讓唐笑決定玩法,唐笑不出所料的贏了。
沾沾自喜地唐笑還不知道從這一刻開始,他就進入了雲襄的圈套。
雲襄利用唐笑不可一世的性格缺點,一步步領他入套,前兩局都只是一般的賭局。
從第三局比拼二人賭坊三天之內的流水時,才是好戲真正開場的時候。
唐笑在南都擅長經營多年,背後更有凌淵支持,自然認定了自己會贏。
雲襄就是利用了唐笑的「賭徒心理」,讓他一步步陷入瘋狂,最終輸掉全部。
雲襄留下了三個錦囊:
- 第一日的策略是「饋贈賓朋,返利一成」。
- 第二日的策略是「連升坊勝,押一賠七,唐家勝,押一賠二」。
- 第三日的策略是將前一日的賠率潛移默化的動態最終調整成「連升坊勝,押一賠二,唐家勝,押一賠七」。
這三個連環計先是消耗一波唐笑的現金流,其次是讓唐笑持續地輕敵,認為這三個連環計就是雲襄的底牌。
讓唐笑的目光只聚集在「比拼流水」上面,這非常重要。
最後一計至關重要,就是在唐笑已經認為勝券在握,不想停下的時候,抬高賠率,將額度調整到唐笑的能力之外。
畢竟雲襄這方在盤點第三日流水的時候,數額已經到了9000多兩,唐笑家的只會比這個數額更多,甚至是幾何倍數的差距。
瞬間抬高的一賠七的賠率,再加上雲襄帶着2萬兩入局,說明唐笑至少要賠14w,但實際上唐笑並沒有這麼多錢。
雲襄的一萬碎銀應該是在唐家贏的賠率超過連升坊的時候大量湧入的。
當雲襄這方賠率高的時候雖然大家認為會輸,但是由於高額回報還是會搏一搏,而下注越多,流水越高,這時雲襄這方贏的可能性就越大,就會對賠率進行反向影響。
當然雖然唐笑也在雲襄這邊安插了各種卧底、眼線、買通了官員,但這個局贏的關鍵其實不在外部,而在唐笑本人。
這場比試完全充分利用了唐笑本人的「賭徒心理」,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心理戰。
雲襄從一開始就看準了唐笑的的心理,每一步都像極了賭場吸引賭客入局前先讓人嘗點甜頭的手段。
這也是為什麼這一集播出只有,各大官方賬號都用《雲襄傳》作為「反詐和反賭」的宣傳片的原因吧。
一個武俠劇靠智謀「出圈」也是沒誰了,江湖奇謀形容這部劇可一點沒差。
你追《雲襄傳》了嗎?其中的幾場商戰你看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