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隨着大同的城市化建設的推進,歷經數次產業變革,一些曾經輝煌的老廠也成了往事
3528、428、616這一連串的數字,變成片區性的標識
你是否還習慣性的把已經消失在城區的老廠還作為其原址的地片名稱呢?
3528
3528化工廠(今天的山橡集團)始建於1960年代,曾經也是一個軍工廠,編號3528,生產氯丁橡膠相關產品,是一個污染大戶,後在城建的大潮中,被遷廠至陽高!
你可能不知道山橡集團,但絕對是聽過3528的名號,雖然現在廠區已不在,但是3525仍然是地塊參照物!
某某小村在哪?
3528以西
某某新小區在哪
3528以南
.........
428
428機車廠:一家大同市著名的重工業企業,始建於我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曾是我國最大的蒸汽機車製造廠,1958年至1988年累計生產幹線牽引蒸汽機車5571台,擔負了全國70%的貨運量。
機車廠位於大同市西南,也是佔地龐大人口眾多的國企,至今依然有自己的中學小學以及全套社會支持系統。它是曾經的東風和韶山系列機車的主產地,也曾參與過中華之星的研發,可惜,鐵道部的高鐵路線最後轉向了購買並消化外國技術的道路,今天的428廠,在部內的地位已經是一落千丈了。
如果說3528在城北佔據了一席之位,那428絕對可以稱為西南一霸,同樣就現在來說雖屬平城,但是周邊的市民還會說我是428的!
616
616柴油機廠:從它以編號開頭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當年的一家軍工企業,說白了就是生產坦克發動機的。位於西花園!
當年西花園616的子弟可是牛氣的很,他們不說大同話,只說普通話,大部分普通話裏面還帶着一點東北味兒。大部分職工都不是大同本地人,而是整個廠整建制的從東北搬來的。據說當年一五計劃的時候,蘇聯人援建該廠,建設和技術骨幹全部從全國尤其是東北的已有工廠抽調,所以該廠通行普通話。當年616是大同老百姓人人艷羨的工作單位,高工資、高生活水平,可是大裁軍之後,訂單銳減,轉型又不算成功,已經是今非昔比了。
這些廠區大都是當年計劃經濟全國一盤棋時代,擁有的重工業裝備製造或者化工業的強大的國有企業,他們的投入和產出都是直接面向全國經濟循環的,而不是局限於大同本地,而這些當年的優勢產業,使得大同在改革開放的初期,佔有了一個非常優越的先發位置。如今轉型變遷,可能已不及當年的繁華,但是縱觀全城有一點毋庸置疑:「我們的城市越來越好」
而那些關於故鄉的往事,將會是一份彌足珍貴的記憶,永遠被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