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報道,日前美國聯邦保險公司(FDIC)宣布,其將接管第一共和銀行,該銀行的所有存款和資產也將被摩根大通銀行承擔。
顯而易見,FDIC這一則消息意味着第一共和銀行已經破產倒閉了,才不得不讓聯邦機構出手接管,讓政府為銀行兜底,來遏制進一步的危機。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共和銀行是不到兩月內,美國倒閉的第3家銀行,此前硅谷銀行和簽字銀行曾接連倒閉並同樣被FDIC接管。
第一共和銀行
但與另外兩家銀行不同的點在於,第一共和銀行的規模遠超於硅谷銀行和簽字銀行,是美國歷史上倒閉的第二大銀行,其倒閉說明美國的銀行體系已經搖搖欲墜,金融危機也可能重演。
據美媒報道,在第一共和銀行被宣布接管前,其因為儲戶的評估而股價暴跌,這體現出美國民眾對本國金融體系濃重的不信任。
然而就在美國面臨如此巨大危機之時,美國政府並沒有進一步採取行動,來解決當前脆弱的金融體系的問題,而是與共和黨深陷互相指責之中,將銀行接連破產的原因歸咎於對方。
特朗普
以拜登政府為首的民主黨稱,特朗普政府通過的修訂案導致政府對銀行的監管放鬆,是造成當前銀行體系崩潰的原因;共和黨則反擊稱,多家銀行的破產在於拜登政府的領導不力,以及銀行本身的管理不盡人意。
很明顯,多家大銀行的破產,不僅沒有把美國兩黨從對立的立場上拉回來解決問題,反而使得兩黨有了更多互相攻擊的理由。
那麼,從客觀的角度而言,銀行破產的責任,拜登政府的確佔大頭。
美總統拜登
要知道,美國倒閉的3家銀行之所以會破產,是因為美聯儲的不斷激進加息,導致市場利率大於銀行的利率,從而引起銀行的虧損。
而美聯儲激進加息的原因,在於抑制美國由於大肆印鈔而引起的嚴重通脹問題。
眾所周知,通脹問題本是之前疫情持續期間的正常現象,是由生產減少引起的,所以解決通脹的正確方法應該是增加產出,然而拜登政府卻反其道行之,增加美元的投入,這無疑會加劇通脹問題。
美聯儲加息
至於美聯儲加息,這的確是在抑制美國的通脹,但不僅見效甚微,還將美國的通脹成本轉嫁到其他使用美元的國家頭上。
這一行為不利於美國的金融信譽,而失去了信譽,就更加不會有外國甚至美國本土企業,使用美國的銀行服務,美國銀行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惡劣。
正因如此,不堪重負的美國銀行才會接連宣告破產倒閉,由聯邦接管,但這樣做的壞處也很明顯。
硅谷銀行
首先,很直觀的影響就是美國脆弱的銀行體系和金融體系,已經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即便眼下美國政府已經開始採取行動減少影響,但考慮到美聯儲仍存在加息的可能,各國各個實體繼續使用美元、繼續使用美國銀行服務的意願也都小了,這顯然不利於美國維護自身的霸權。
其次,按照美國一貫的秉性,如果僅憑自身無法解決自身的危機,美方很有可能會將危機成本帶給世界各國,這可是又一件容易引起他人反感的行為。
美兩黨內鬥
而正是由於這兩點因素,讓拜登政府和民主黨不遺餘力地指責共和黨執政期間,通過的法案導致監管不力,來推卸自身責任。
畢竟,美國總統大選在即,若只有民主黨對當前狀況有責任,顯然會降低其支持率,這對民主黨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因此,無論如何其都會向共和黨發出指責,讓共和黨與自己陷入同樣的境地當中,從而保證自身一定的競選優勢。
但一碼歸一碼,即便民主黨「狗咬狗」將責任全部甩給共和黨,但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完全的解決。
美國石油霸權
基於這樣的現實,那麼美國引發新一輪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因為美國是徹底的利己主義者,為了自身利益可以不擇手段。
總而言之,當前美方應該做的是,拿出精力來穩定自身的危機問題,避免問題外溢給其他國家,給其他國家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如果美國真的為了自身利益而將問題拋給世界各國,讓各國再次為自己埋單,那麼美國終將自食其果,從美元霸權開始到美國霸權,美國將逐漸失去自己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