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於鄭州民辦初中來說絕對是變化最大的一年,首先參與招生的民辦學校數量,報名民辦初中的人數都是大幅度下降,而且今年民辦初中也實行了鎖區招生,這些政策的變化也讓民辦學校的發展迎來了最大的挑戰!
在今年停止招生的23所民辦初中里,轉為公辦學校就有,鄭州實驗外國語學校,樹人外國語學校,桐柏一中,為民中學,華中師範大學附屬亞星實驗學校這五所學校是在原校址轉為了公辦初中,另一所原計劃就地轉公的河南省實驗英才中學因為家長們維權的原因,今年是繼續以民辦學校的身份進行招生,另外還有興華中學和二七區京廣實驗兩所學校是合併轉公,興華中學合併了103,京廣實驗學校合併了22中。
按照政策要求,以上這7所學校今年的招生方式也都轉為了劃片招生,不過為民中學更名為鄭州第十一初級中學以後,今年也實行了推薦招生,金水區的很多小學都有推薦名額,不過第一年的推薦生整體選拔標準並不高,和學校作為民辦時整體的生源水平還是有所差距的,不過學校整體的師資和管理團隊還是比較穩定。樹人外國語中學就地轉公以後,管理團隊和師資基本也沒有變動,也還是屬於鄭州七中教育集團的核心校區,同樣的第一年轉公對於學校整體的生源水平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但在幾所就讀轉公的學校里屬於影響比較小的。
鄭州中原一中實驗學校,也就是家長們常說的桐柏一中,轉公以後也就直接將官方名字改為了桐柏一中,學校也是民轉公的學校里關注度最高的之一,不過想要繼續維持之前的水平,基本是不可能了。鄭州實驗外國語中學和桐柏一中一樣,作為民辦學校存在的時候,都是鄭州排名前五的學校,不過在今年轉公以後,師資方面也有調整,可以說也是面臨挑戰最多的學校之一。
京廣實驗中學和興華中學這兩所合併轉公的學校,優勢是能夠延續之前民辦學校的管理模式,也加入了相對應的教育集團,能夠共享各自所屬教育集團的優質資源,不過師資方面相比原來調整就比較大,因此面臨的挑戰也會更大一些。不過整體來說學校的發展也可以說是站了一個新台階,肯定是一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