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卡拉斯尼柯夫系統的自動武器在世界各地廣泛地應用,從東南亞到中美洲,從中東到非洲,眾多的政府軍和反政府軍拿的都是AK步槍。
包括有:阿爾巴尼亞、阿塞拜疆、阿爾及利亞、亞美尼亞、安哥拉、阿富汗、孟加拉、白俄羅斯、貝南、保加利亞、玻利維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博茨瓦納、匈牙利、越南、加蓬、迦納、危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共和國、海地、岡比亞、圭亞那、洪都拉斯、格魯吉亞。
吉布堤、埃及、扎伊爾、尚比亞、津巴布韋、也門北部、也門南部、以色列、印度、印尼、約旦、伊拉克、伊朗王國、意大利、哈薩克、柬埔寨、維德島、中國、卡達、哥倫比亞、科摩洛、剛果、朝鮮、古巴、吉爾吉斯、老撾、拉脫維亞、萊索托、黎巴嫩、利比亞、立陶宛、毛里塔尼亞、馬達加斯加、馬其頓、馬里、馬爾地夫、馬耳他、摩洛哥、莫桑比克、摩爾多瓦、那米比亞、尼日利亞。
荷蘭、尼加拉瓜、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基斯坦、秘魯、波蘭、葡萄牙、俄國、羅馬尼亞、斯威士蘭、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錫爾群島、斯洛伐克亞、塞爾維亞、敘利亞共和國、索馬里人、蘇丹、蘇里南、塞拉利昂、塔吉克、坦桑尼亞、多哥、特立尼達.托貝桑、北非的共和國、土庫曼、烏干達、烏茲別克、烏克蘭、菲律賓共和國、芬蘭。克羅埃西亞、捷克、瑞典、斯里蘭卡、赤道幾內亞、愛沙尼亞、埃塞俄比亞、南非和南斯拉夫。
以色列特種部隊曾大量使用AK系列,雖然現在許多部隊都不採用AK,但海軍的第13突擊隊仍在一些任務中使用AK-47。
此外,還有6個國家的國徽上有卡拉斯尼柯夫突擊步槍的圖案,東歐國家建立了卡拉斯尼柯夫突擊步槍生產廠家。迄今為止,全世界大約生產了7500多萬支卡拉斯尼柯夫突擊步槍。由於卡拉斯尼柯夫是蘇聯紅軍軍官,而且按照蘇聯時期的慣例,個人所得的專利費也只是集體財產,卡拉斯尼柯夫本人無權獨吞,加上冷戰時期的蘇聯在輸出革命的同時也輸出革命武器及製造技術,因此有很多國家生產卡拉斯尼柯夫突擊步槍的國家都沒有交專利費。
同時,仿效AK步槍設計的產品也很多,例如芬蘭、南斯拉夫、以色列以AK-47為藍本生產出了本國的突擊步槍。捷克的Vz58突擊步槍的結構雖然與AK不同,但設計者故意把它的外形做得很像AK,就是為了好賣點。
在塞拉利昂、索馬里、盧旺達等眾多戰亂地區中,那些十幾歲的反叛軍戰士可能還沒有軍服穿,但決不會沒有「卡拉什」;甚至於一些非俄語地區的游擊隊員會給新生兒取名為「卡拉什」。
在1980年代美國的「反毒品戰爭」中,由於AK經常被犯罪分子使用—事實上這種情況出現在虛構的電視劇情節中遠比現實中要多得多,但對公眾造成的心理影響卻導致美國在1989年立法禁止進口的AK擁有幾個所謂的「突擊武器」的外形特徵。但沒多久,採用了類似運動步槍槍托以符合相關法規的半自動AK又重新入口到美國。
按照美國輕武器評論家伊澤爾博士的統計,AK系列是世界上生產量最多的一種步槍。歐洲評論家說:「卡拉斯尼柯夫壟斷了蘇聯輕武器領域。世界上有60多個國家的軍隊裝備或部分裝備AK系列。在輕武器發展史上恐怕只有馬克沁、毛瑟和勃朗寧可以和他比比高低。」輕武器界的專家則評價:「在當今世界範圍內的槍械設計方面能和卡拉斯尼柯夫平起平坐的只有斯通納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