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致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2018年6月28日至6月30日,聖嚴教育基金會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第七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暨「聖嚴漢傳佛教研究中心」的成立儀式。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聖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清彥等以及來自海內外漢傳佛教學者、社會各界人士出席。
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在致辭中表示,漢傳佛教的深化及廣化,向來是創辦人聖嚴法師的悲願,因此本屆在主題上新增「漢傳佛教」;此外,研討會也順應學者盼願,特別安排會後會禪修,期望能藉由殊勝的因緣,幫助了解聖嚴法師推動漢傳佛法、禪法、提出心靈環保,創立中華禪法鼓宗的思想行誼。
果東法師說,聖嚴法師的心愿是將佛法介紹給現代社會,使社會大眾能受到佛法利益;因此研討會也透過主題論壇,響應當代社會所關注的經濟、心理與移植醫學。祝福與會大眾,凝聚在寬廣的思路中,通過「開啟如來,開發智慧。開展慈悲,開朗性格。開放心胸,開闊視野。開拓精神,開明作風。開通思維,開心生活。」為多元變遷而忙碌緊張的心靈,游出寬廣的道路。
聖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清彥說,2006年第一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10篇論文;如今第七屆在3天中則有126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參與,發表論文近70篇,並包含3個專題研究、3場專題演講,另有3場跨領域對話論壇。
蔡清彥表示,本屆主題是「敘事、傳播與現代社會」。期望藉由研究燈錄、僧傳等佛教文獻的書寫,以及人物、經典、儀軌進行的文化交流,和人間凈土思想等等研究子題的深入探究,透過這些討論,可以重新思索,漢傳佛教歷史性的過去如何啟發漢傳佛教現代性的未來。
據了解,活動結束後,主辦方還將舉辦為期3天的會後交流,來自海內外的漢傳佛教學者們,將一同前往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法鼓文理學院,體驗漢傳禪法、參訪漢傳佛教的道風和大學院教育。
聖嚴教育基金會表示,漢傳佛教學術研究的深化與廣化,以及年輕研究人才的培養,是活絡漢傳佛教的現代意義,使其永續發展的最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