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疫情肆虐,對我們的生活和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終於在去年年度放開後,大家陽過之後,疫情好像就這麼悄悄的走了,我們終於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勝利,但是我們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尤其是當初嚴格的防疫政策,保證了很多人的生命健康,帶來了很多的後遺症,值得我們重視:分別是經濟難以恢復、人們的失業率大大提高。
1.中小企業關閉潮導致經濟難以復蘇
三年的時間,給了企業經營很大的考驗,真的很艱難。我有幸參加過一次企業家的座談會,都是比較大的企業,不是那種個體戶,有幾個企業家明顯說的時候是帶着怨氣的,真的經營困難,希望早點放開。同時,也有幾個企業家表示,經營還行,為什麼呢?因為疫情讓很多小企業倒閉了,這些大企業靠小企業倒閉後空餘出來的份額支撐了下來。
有的人說,放開了,我們去把之前失去的搶回來,哪有那麼容易啊。你說你一個北方人,整天吃面的,有一天把你扔到柳州,只有螺螄粉,第一個月你不吃第二個月你不吃,三年之後你總是習慣了螺螄粉的,這時候告訴你,又可以吃麵條了。請問,能放掉螺螄粉又回去吃麵條的人有多少?是不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也就改變了口味。
這個比喻就是講我們去外面搶客戶,三年前客戶是我們的,三年後客戶是不是我們的真難說。而且整個世界的大環境都不是很好,蛋糕變小了,自然份額也就小了。
這種影響不是幾個月就能消除了,我估計兩三年之內都緩不過來,所以還是要做好勒緊褲腰帶的準備。
2.失業率增加
這與第一點是息息相關的,企業倒閉了,你自然也就失業了。
同時還有一種偽失業率,很多公司因為疫情期間效益不好,不得不調整運營成本,怎麼降低呢?先從人力資本下手,能解僱合併的崗位合併掉,少請一個人;不能合併的崗位,那就換人,辭退高工資的老員工,聘用一個剛畢業的新員工,HR控制好籤約的工資,通過一換一很好的降低了公司的人力資本,也就變相的讓你失業了,而且你拿過高工資再找工作要求就會高一點,很難找到合意的了。
那麼,作為我們普通老百姓怎麼應對呢?四個字:開源節流。
1.開源:就像新聞上講的一樣,鼓勵醫務人員做兼職,把業餘時間利用起來,多一份收入,多一份保障;
2.節流:不要相信旅遊公司、房產中介整天吹噓的,是有所好轉,但我們普通人還是沒錢,能省就省點吧。
最後,也要珍惜當前的工作機會,先穩妥地熬過這幾年過渡期。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