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6日清晨,台灣著名慈善團體佛光山宣布,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於前一天下午在位於高雄的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圓寂。
星雲大師
作為知名佛教人士,星雲大師不僅在台灣廣受尊重,在整個華人世界和世界佛教界也具有重要影響力。事實上,他在中國大陸政界頗具人緣,先後與四任國家主席有過交情。
不僅如此,星雲大師還曾兩次和江澤民會面。而當這位佛教領袖想要恭迎陝西出土的佛指舍利赴台時,江主席親自作出了十六字批示……
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
2013年年末時,由中國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13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評選」中,獲得網絡票選第一名的正是星雲大師。過去的數十年里,這位高僧將人間佛教傳遍了全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使佛教成為了世界了解中華文化的一大視角。不僅如此,他還寫出了大量著作,創辦了五所大學,並組建了全球最大的華人社團國際佛光會。
當星雲大師圓寂後,在海峽兩岸引起了眾多追思。他究竟為什麼能得到這樣廣泛的尊重愛戴,並與大陸多位領導人有過交往呢?這就要從星雲大師的傳奇經歷說起了。
星雲大師
1938年,一名叫做李國深的11歲男孩,跟隨母親來到南京尋找自己的父親。一年前,他的爸爸李成保在這裡經商時失蹤,至今沒有音訊。
此時的南京已經淪陷,李國深在這裡目睹了侵華日軍的各種暴行,給他幼小的心靈造成強烈衝擊。
後來,李國深在當地著名的棲霞寺遇到了那裡的住持,從此剃度出家,法名悟徹,後自取名星雲,成為了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
遁入空門後,星雲進入棲霞寺律學院修學佛法。1944年,他前往常州天寧寺參學,又於第二年進入焦山佛學院就讀。
1947年從佛學院畢業後,星雲曾擔任江蘇宜興白塔國民小學校長。隨着內戰的持續進行,他參加了由智勇法師成立的僧侶救護隊。
1949年春天,星雲隨僧侶救護隊從江蘇來到了台灣。當時的他,只帶了自己的身份證,卻沒有官方需要的入台證。
於是,有人建議星雲去找一個名叫吳鴻麟的人辦入台證。這位吳鴻麟是桃園縣的一位名醫,也是警民協會的會長。一天,星雲來到他家門口,向對方介紹自己,並表示想要報戶口。
吳先生叫星雲跟在自己後面,來到了附近的警察分局。只見警察看到吳鴻麟後立正敬禮,吳告訴對方,自己要替這個和尚報戶口。
經過這件事後,星雲同吳鴻麟結識了。後來,吳鴻麟步入台灣政壇,曾擔任桃園縣長。而他還有一個更有名的兒子——吳伯雄。
吳伯雄
在桃園站穩腳跟後,星雲不久加入了中國國民黨。後來他回憶說,自己一開始是不大願意的,因為一心只想做和尚。但有人勸他,如果成為黨員,要弘揚佛法就會更方便。
於是,這位出家人從此成為了國民黨員,但他從沒開過會,也沒有交過黨費,而是繼續自己的佛教人生。1951年,星雲開始擔任台灣第一本佛教刊物《人生月刊》的主編。與此同時,他在台灣佛教講習會做教務工作,培養出多名優秀畢業生。
到了1967年,星雲做了一件大事。他變賣高雄佛教文化服務處的房屋,購得高雄縣大樹鄉麻竹園的山坡地作為建寺用地,並將之定名為佛光山。在制訂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組織章程後,它成為了一個有制度、有組織的現代教團。
不僅如此,星雲還一直致力於教育事業。1977年,他創建了普門中學。而美國西來大學的創辦,更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宜蘭弘法期間,星雲每年都會在紙上寫一些鼓勵人的標語,貼在佛堂的牆上。日積月累,他的字越寫越好。
有一天,一位老太太見到星雲後,將一包錢一放說這是給你的。星云為了感謝她,就在紙上寫了幾個字聊表心意。後來這件事傳開了,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向他求字,並同時布施香火錢。
就這樣,星雲收到的錢越來越多,他開始思考怎麼去使用。一天,星雲對自己的門徒說:我們在美國辦大學有錢了,你看,一共四五千萬呢,值一百多萬美金。
於是,1991年,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柔似蜜的西來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est)成立,實現了星雲等人的夙願。
西來大學
而在佛教的國際交流方面,星雲也貢獻甚大。1978年,他擔任國際佛教促進會的首任會長。1992年,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在美國西來寺成立。1997年,星雲大師在梵蒂岡與天主教教皇聖若望·保祿二世進行世紀宗教對話。
在星雲大師的努力下,先後在世界五大洲成立了寺院及別分院260多所,培養了1300名出家法師。國際佛光會的分會也遍布世界各地,共有約600萬名會員。
推動兩岸交流 促成佛指舍利赴台供奉
由於星雲大師數十年如一日般的辛勤耕耘,他在台灣社會享有很高的聲望。身為國民黨員的星雲大師,於1986年擔任國民黨黨務顧問,並獲頒二等卿雲勳章。不僅如此,他還獲贈高雄市市鑰,成為高雄市榮譽市民。
1998年星雲大師72歲壽辰時,連戰致贈「吾黨之光」壽匾祝賀。同年,他卸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職務,將印信移交新任會長——當年幫過自己忙的吳鴻麟先生的兒子吳伯雄。
作為台灣政壇風雲人物,吳伯雄的另一個身份便是佛教徒。於是,他和星雲大師間的關係頗為親近。2007年2月,時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辭職,並立即拜訪吳伯雄,希望他可以接任。
面對這一請求,時年68歲的吳伯雄並沒有馬上答應,而是向星雲大師進行請教:「該怎麼辦?」
在星雲大師的建議下,吳伯雄接任代理主席,並在後來參加了主席補選。最終,他順利當選,並做得很成功。
而在海峽的這一邊,星雲大師也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影響。說到這裡,就要提到一位中國大陸的佛教領袖,他便是在上世紀80年代擔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朴初居士。
趙朴初
與星雲大師一樣,趙朴初也積極實踐着人間佛教這一理念,並將其確立為中國佛教的努力方向。
1987年,泰國國王過六十歲生日,星雲大師和趙朴初同去祝賀,住在同一個旅館。一天晚上,兩人進行了對談。
事實上,當時兩岸間的情況並不容許這樣的情形。但兩位佛教領袖很談得來,並相約將來為佛教事業共同出力。
隨着兩岸間交往逐漸頻繁,1989年3月27日,應趙朴初的邀請,星雲大師率領「國際佛教促進會中國大陸弘法探親團」來到大陸,時隔40年重回這片土地。
而在此行期間,趙朴初邀請星雲大師前往陝西法門寺,瞻仰了1987年出土的四枚佛指舍利。這些舍利出土後經專家鑒定,四枚指骨是「一月映三江」,即一枚靈骨三枚影骨,堪稱世界上體積最小,價值最高的文物。
在瞻仰這些佛指舍利時,星雲大師便許下願望,希望有朝一日舍利能夠去到台灣。然而,這一願望想要實現卻頗不容易。後來的日子裏,佛指舍利除了在1994年因泰王的親自請求被借往泰國供奉過一次外,再沒有離開過陝西。
那些年裡,兩岸間的關係比較緊張,無形中增大了完成此事的難度。為此,星雲大師去了很多地方,跟很多人談了這件事。
後來,星雲大師通過旅美企業家李玉玲女士,向大陸統戰部提出相關建議。當國家領導人江澤民得知此事後,親自批示了十六個字——星雲牽頭,聯合迎請,共同供奉,絕對安全。
就這樣,佛指舍利赴台供奉一事正式啟動。這之後,星雲大師組織「台灣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員會」,將台灣佛教界各力量聯合起來,一同飛赴西安迎接佛指舍利。
2002年,佛指舍利終於成功赴台供奉。當時的兩岸關係依然處於陰霾中,因此有人說:「兩岸未『三通』,惟佛已先通」。
佛指舍利到達台灣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有幾百萬人前來禮拜,造成了很大轟動。「這也象徵兩岸的人民在佛教的信仰之下,他就不分什麼你啊我啊,彼岸此岸,覺得我們的佛祖來了,我要禮拜,所以這個佛祖是兩岸共尊的」,星雲大師這樣說道。
星雲大師
後來,當佛指舍利要離開台灣時,十萬人在高雄體育館一起念佛通宵。由於飛機是早晨六點,大家就從晚上一直念到第二天凌晨四五點,送舍利到飛機場。
後來,隨着兩岸間交流的日益深入,星雲大師也更加頻繁地來到大陸。2013年4月,他在出席博鰲論壇時提到,如果中國大陸願意讓自己去辦學的話,自己會非常樂意。
2014年,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歷史性訪台。對此,星雲大師發文表示:「張主任一行這次最重要的意義是走親,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人。」
不僅如此,按照計劃,張志軍還將到訪高雄佛光山,與星雲大師會談。有聲音指出,宗教在台灣的地位很高,台灣人非常重視宗教;而在台灣的宗教中,佛教的信眾面又最廣。因此,宗教人士的聲音是台灣很重要的聲音,「信仰是目前凝聚兩岸認同的最好橋樑,很容易跨越其他障礙,談信仰能獲得普遍認同」。
同年6月27日下午,張志軍如期來到佛光山,受到台灣各地的廣大信眾的熱烈歡迎。在與星雲大師的座談中,張主任許下願望,希望兩岸同胞能以親情和智慧化解心結,攜手為兩岸關係作出努力。
這次會面,星雲大師將自己手書的墨寶「從善如流」贈予張志軍,張志軍則回贈中國紅富貴花瓶,祝福台灣人民安樂富有、富貴年年。
與江澤民兩次見面 共談佛學
說到星雲大師與大陸領導人的交情,早在1989年,他便見到了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當時這位佛教領袖提出,可否宣布兩岸成為和平區?
星雲大師
對此,楊尚昆要星雲大師轉告台灣方面,對方應先宣布金門和馬祖為和平區,和平應從金馬做起。
到了2002年3月底,就在恭送佛指舍利回西安的這一天,星雲大師聽說江澤民也同期抵達那裡,兩人將要會面。然而,可能是由於當時的一些事情,這次會面最終未能進行。
四年後的2006年,當第一屆世界佛教論壇的開幕典禮在杭州舉行後,星雲大師終於在上海見到了江澤民。
「過去的種種,一切到此為止」,江澤民見到星雲大師後,第一句話這樣說道,並用手作勢一划。「我想,他的意思,大概就是指歷史帶來的種種誤會,經過今天的會晤,這些往事就不去談了」,後來星雲大師回憶道。
而兩人的第二次會面,同樣發生在上海。這一次,江澤民同樣很高興,跟星雲大師談起了佛學。令很多人驚訝的是,這位前領導人甚至能把《瑜伽焰口》里的《召請文》從頭到尾背出來。
巧合的是,星雲大師出生於江蘇江都縣(今揚州市境內),與江澤民是同鄉。在這次與星雲大師會面前,江澤民參觀過在揚州建成的鑒真圖書館,並好奇地問接待自己的妙士法師:「你為什麼會出家呢?」
「你選擇改變中國,我出家,是選擇改變自己」,妙士法師這樣回答。聽了這一席話,江澤民頻頻點頭。後來,他在鑒真圖書館參觀逗留了一小時之久。
江澤民
雖然和江澤民是同鄉,但星雲大師並沒有攀親邀寵。「只覺得揚州這個地方,出現了他這樣的人才,實在說,江蘇也是人傑地靈了」,這位佛教領袖後來如此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