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為了改革勇向前
——來自善後辦的軍隊人大代表暢談改革強軍使命擔當
■本報記者 杜 康
隨着習主席和中央軍委一聲令下,七大軍區完成歷史使命,五大戰區正式成立。在軍區告別歷史舞台的同時,軍區善後工作辦公室應運而生。
3月13日,習主席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實現強軍目標需要全軍官兵共同奮鬥,推進軍隊改革創新需要全軍官兵共同努力。14日,廣州軍區善後辦主任賈曉煒、原聯勤某分部部長劉忠兩名軍隊人大代表,走進本報兩會會客廳,暢談改革強軍使命擔當。
軍隊人大代表賈曉煒(中)、劉忠(右)接受本報記者杜康採訪。 本報記者 穆可雙 攝
善後之「善」,重在擔當
記者:善後辦的職責是什麼,在改革強軍進程中發揮着什麼作用?
賈曉煒代表:組建軍區善後辦,是習主席和中央軍委着眼有效推進新舊體制轉換、妥善處理各類遺留問題作出的重大決策,有利於做好老幹部服務、幹部分流、傷病殘人員安置,有利於加強經費物資、裝備器材、營房設施等管理,確保新舊體制平穩過渡,確保部隊安全穩定。善後辦,應改革而生,是軍隊改革的「穩定器」和「平衡機」。善後工作是改革系統工程的重要一環,事關改革進程、部隊穩定和官兵切身利益。
劉忠代表:善後,要緊盯改革,善作善成。善後辦,不是簡單的「收尾辦」「守攤辦」,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改革的「助推器」。善後之「善」,重在作為,善後辦,重在「辦」,既要創造性地將部隊建設的成果高效轉化為改革發展的動力,又要善於化解各類遺留問題為改革減負。
賈曉煒代表:善後,要善做嫁衣,甘於奉獻。善後辦是臨時性機構,隨着改革的結束將自動完成使命,退出歷史舞台,所以善後工作更要像服從作戰命令一樣,用犧牲奉獻澆灌「改革之花」。
立規定責,主動作為
記者:善後辦成立伊始,各項工作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該如何有效開展各項工作?
劉忠代表:回顧我軍歷次調整改革,鐵紀嚴規是確保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證。今天,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對於紀律的要求更嚴於往常。這期間,善後工作上下關注,政策性非常強,必須把依法管理、依法抓建放在突出位置,切實把規矩立起來,抓緊健全規章制度、規範工作運行、明確辦事流程、嚴明獎懲措施,使善後工作一開始就有章可循、有序運轉。
賈曉煒代表:我們在籌建善後辦過程中,堅持制度建設同步推進,確立了「責任落實到人,管理有章可循」的目標,並按照「立起管總的、抓住關鍵的、解決急需的」的工作思路,陸續制訂出台了《善後辦黨委議事規則》《運行初期工作規範指導手冊》《加強機關自身建設的措施》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初步建立起黨委議事、值班辦事、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規範。
劉忠代表:善後辦前面連着千軍萬馬,後面連着千家萬戶。依法依規開展工作的同時,我們要主動作為,把善後善為理念根植心間,責無旁貸地抓好服務保障。
勇於創新,破解難題
記者:習主席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對善後辦而言,該如何理解和貫徹這一重要戰略思想?
賈曉煒代表:善後工作作為軍隊改革系統工程重要一環,必須深入貫徹創新發展要求,助推改革強軍實踐。首先,要用創新發展的理念統一思想,充分認清創新驅動戰略的重大意義,切實擺在重要位置,強化行動自覺;其次,要用創新發展的思路開展工作,積極轉變思維觀念,創新方式方法,以敢為人先的勇氣、敢啃硬骨頭的韌勁,勇於擔當,主動作為。
劉忠代表:善後辦接管的單位有干休所、招待所、農副業基地、幼兒園、印刷廠等,攤子大、類型多、分佈散,有的單位有數百上千人,有的單位只有幾個人,管理監控難度大。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善後辦機關工作人員少,人少事多的矛盾凸顯,管理工作難度較大。面對現實困境,必須創新工作模式、管理模式,不斷開闢新天地。
賈曉煒代表:對善後辦工作人員來說,創新的落腳點要放在當好改革保障隊上,放在強軍興軍上,盡全力把後續改革任務完成好、把軍用資產管好用好、把歷史遺留難題解決好,不辜負肩上的光榮使命。
(本報北京3月1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