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4日晚11點和5日凌晨3點,亞洲最後的兩隻球隊輸掉了比賽,無緣八強,至此來自亞洲的6支隊伍全部淘汰,結束了卡塔爾世界盃的旅途。
我們先來聊聊韓國,這支韓國隊其實開局十分困難,葡萄牙、烏拉圭和加納,可以說沒有一隻弱旅,對於出征前喊出的8強的口號,可以理解為鼓舞士氣。韓國的目標很明確贏加納,平烏拉圭最後拼一拼葡萄牙。
雖然過程很難,但得益於賽程的優勢,他們面對的是提前出線派出非主力陣容的葡萄牙,最後被孫興慜和黃喜燦的配合洞穿了球門,在最後時刻踏上了16強的列車。如果他們在首戰遇到葡萄牙那麼結果很可能就不是這樣了。
面對巴西的1:4失利其實早在大夥的預測之中,要不是巴西早早換上替補,這將又是一場慘案。
對於韓國來說,16強的結果絕對可以接受,特別是在小組賽最後幾分鐘才獲得了小組第二的成績,唯一遺憾的可能就是亞洲第一身價戴着面具並沒有展現出真正的實力。
接下來說一下昨晚另一支隊伍,日本隊,無論是場面是配置或者和勝利的距離,日本都是這次亞洲隊伍中最接近8強水平的。日本本次出征前目標是挺進八強,遺憾的是這次他們也沒能完成。
相比於韓國,日本的分組更為絕望,德國和西班牙幾乎是兩座大山壓在頭上,但沒想到日本隊竟然戰勝了他們並取得了出線。甚至是以小組第一的排名。
4年前,日本輸給了黃金一代的比利時,他們為此拍攝了一部50分鐘的紀錄片叫做《讓日本沉默的14秒鐘》,而這一次在一球領先的情況下,他們倒在了12碼線上。他們是如此接近8強。
對於日本來說,面對上屆世界盃的亞軍,他們缺少了最為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經驗,長時間的壓力在點球的那一刻徹底爆發了出來,那結果自然是預料之中了。
其實本屆世界盃對於亞洲球隊來說,5人次換人名額算得上是一種版本加強,他們可以更好去用體力拚搶,亞洲足球的拼搏精神在這一界世界盃展現的淋漓盡致,但遺憾是技術、戰術甚至身體素質方面,亞洲球隊仍有更多的學習空間。
看到亞洲其他球隊在世界盃的舞台上戰至最後一刻,我們又何嘗不羨慕呢?
最後讓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日本足協繳費登記的登記人口超過130萬人,備案足球從業者人數超過600萬,青少年足球選手達到60萬人。與之對比,2016年在中國足協註冊的男子職業球員只有1853人,而備案的業餘球員數量也只有556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