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2月「小非農」數據超預期後,重磅非農新增就業也大超預期。不過,失業率上升加上平均時薪增速降溫,令交易員大幅下調對3月美聯儲能否加息50個基點的預期,並完全消化掉了今年底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

發生了什麼?
3月10日周五,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
2月非農就業新增31.1萬人,預期為22.5萬人,1月前值的新增51.7萬下修至50.4萬。
去年12月的新增人數也小幅下修,令三個月的平均增幅為35.1萬。經過修正後,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新增就業合計比此前公布的數據低3.4萬人。
不過,非農新增就業已經連續11個月超過預期,為1998年彭博追蹤該數據以來的最長連漲紀錄。
2月失業率升至3.6%,預期和前值均為3.4%,曾創1969年以來的逾53年最低。美國財長耶倫更看重、也更為全面的U6失業率也上升0.2個百分點至6.8%。
2月平均時薪同比增長4.6%,預期4.8%,前值4.4%;2月平均時薪環比增0.24%為一年最低,預期0.4%,前值0.3%。
2月衡量已就業和正在找工作人數的勞動參與率小幅升至62.5%,為2020年3月以來最高,25至54歲人群的勞動參與率回升至疫情前的高位。
同時,2月私營領域非農僱員的平均每周工作時長減少0.1個小時至34.5個小時,製造業的平均每周工時減少0.2個小時至40.3個小時,加班時間也微降。
休閑和酒店業、零售業、政府和醫療保健引領就業增長。裁員集中於信息技術,以及運輸和倉儲領域,各裁員超2萬人,相比之下,領跑的休閑和酒店就業增超10萬人。

市場變動說明交易員不再相信3月美聯儲會加息50個基點
非農數據發佈於美股盤前,令美股期貨短線拉升,納指期貨一度漲0.6%。美元指數短線下挫約40點並失守105,現貨黃金走高並上逼1840美元整數位。
變動更大的是美債市場。10年期美債收益率應聲下挫超14個基點至3.78%,到了美股盤初,這一跌幅擴大至23個基點並失守3.70%,創2月10日以來的四周新低。
對貨幣政策更敏感的兩年期收益率最深跌超31個基點,一度失守4.60%,創2月17日以來的三周低位。
這將是兩年期美債收益率連續第二日大幅跌超20個基點,兩天內下跌逾44個基點的幅度超過2008金融危機年以來的任何一次。

同時,期貨市場對3月加息50個基點的押注降至不足50%,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CME FedWatch)顯示,這一可能性為47%,較數據發佈前的80%大幅下降。

周五與美聯儲會議相關的掉期定價表明,交易員現在預計美聯儲的政策利率將在今年7月達到5.3%左右的峰值,但年底將在5%左右,這代表市場認為年底前降息25個基點為「板上釘釘」。

華爾街認為,喜憂參半的就業數據也許不能改變美聯儲提速加息的決心
分析認為,整體來說,這是一份對美聯儲來說喜憂參半的就業數據。
新增就業超預期表明勞動力市場依舊火爆,招聘需求持續超過可用工人的數量。但如果勞動參與率的改善和某些經濟部門的工資增長放緩持續下去,應該有助於美聯儲實現抑制通脹的目標。
雖然市場、特別是債市聚焦在薪資增幅暗示的「通脹可能放緩」,以及失業率上升暗示的「勞動力市場正在降溫」等信號,但2月就業增長仍保持高位,平均時薪增幅仍高於疫情前水平,失業率仍徘徊幾十年低位。
同時,非管理崗位、佔美國職場大多數的「打工人」平均時薪環比增長0.5%,為三個月來最大增幅,主要由服務業推動。種種跡象都足以令美聯儲重回更大幅度加息的鷹派路徑。
LPL Financial首席經濟學家Jeffrey Roach指出,2月非農失業率上升和工資通脹增長慢於預期,表明緊張的勞動力市場「開始鬆動」,但不足以撼動美聯儲在3月提速加息的可能性:
「在可預見的未來,隨着消費者的支出習慣重新調整回疫情之前,服務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可能會很強勁,勞動力市場緊張可能會促使美聯儲3月加息50個基點,因為不包括住房在內的服務業通脹並未像政策制定者希望的那樣迅速減速。」
彭博經濟學家Anna Wong團隊也認為,2月非農就業新增數據超出預期太多,「以至於它為美聯儲3月加息50個基點掃清了道路」。
Comerica Wealth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John Lynch稱,也許這份報告中最好的消息是工資壓力有所緩解,「儘管如此,考慮到近期的經濟實力和下周CPI通脹,3月仍可以考慮提速加息。」
還有分析稱,鑒於2月非農就業數據喜憂參半,這令下周二發佈的美國2月CPI通脹更為重要。因為本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曾表示,是否提速加息將基於「總體數據情況」。
不過,本份非農數據所反映出的美國就業市場開始降溫趨勢也較為明顯。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每周工時正在減少,這往往是需求減弱時企業準備裁員的前兆。
招聘信息網站Glassdoor的首席經濟學家Aaron Terrazas直言:
「毫無保留地說美國勞動力市場是經濟亮點已經不再準確」,儘管表面看起來還不錯,但深挖細節可知有明顯的軟化區域,特別是對風險敏感的行業招聘速度放緩。
貨幣政策制定者面臨的挑戰是,這些弱點只佔整體經濟的一小部分,但可能存在尚未顯現的潛在聯繫。」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台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