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周四(9日)公布2024財年預算,預算案總規模接近6.9萬億美元,高於去年的6.2萬億美元。但因繼續以增稅為核心,美媒普遍認為將被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否決。
值得注意的是,新預算案還包括在印太地區數十億美元的經濟、軍事投入。文件草案聲稱,美國面臨著中國作為唯一競爭對手的「前所未有的非凡挑戰」,尋求「投資於新的競爭方式以競贏中國」。

路透社報道截圖
綜合路透社、美聯社等9日消息,拜登當天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加工貿易研究所講話時宣布了該預算案。他表示,白宮將在未來十年將不斷膨脹的美國聯邦赤字削減3萬億美元,這遠高於拜登上月在國情咨文演講中承諾的2萬億美元減赤目標。
報道稱,拜登將主要通過向富人徵稅來為此提供資金。他提議將收入100萬美元及以上人群的資本利得稅從20%提高近一倍,對億萬富翁徵收25%的最低稅,並向年收入超過40萬美元者徵收高達39.6%的最高個人所得稅稅率等。
不過,彭博社9日指出,即使如此,2024年美國聯邦赤字也將從1.6萬億美元增加到1.8萬億美元,十年後聯邦債務總額將膨脹到51萬億美元,路透社稱這幾乎相當於美國在二戰動員時期的債務數字峰值。
新預算案還提議,在今年10月1日開始的財年將美國國防預算增加3.2%至8420億美元,其中1700億美元用於武器採購、1450億美元用於研發支出,創下美國「後越戰時代」最高紀錄。白宮稱,美國希望加快開發無人駕駛作戰飛機,並投資於微電子、潛艇、軍火生產和生物製造等領域。
在俄烏衝突問題上,新預算還寫入了對烏克蘭約60億美元的援助,「以繼續對抗俄羅斯的惡性影響」。俄衛星通訊社稱,與美國去年向基輔提供的逾1000億美元相比,這個數字顯得「微不足道」。
值得注意的是,白宮網站所列出的「事實清單」中,特別提到了拜登新預算案尋求「在全球範圍內以競贏中國」,這包括為五角大樓所謂「太平洋威懾倡議」提供的91億美元資金。
白宮宣稱,中國是美國「唯一競爭對手」,為美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非凡挑戰」。這筆91億美元的投資將作為美國國防部在「印太地區」的「安全合作資金」,以促進「綜合威懾」。新預算還將支持一項60億美元的強制提案,用於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企業融資等,來應對「中國影響力」。
此外,拜登要求與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和帛琉等三個太平洋島國續簽《自由聯繫協定》(COFA),並在未來20年內為該協定提供71億美元的資金,讓美國仍能在這些國家獲得軍事特權。
「美國對華認知和定位出現了嚴重偏差,把中國當成最主要對手和最大地緣政治挑戰。第一粒紐扣扣錯了,導致美國對華政策完全脫離了理性健康的正軌。」中國外交部長秦剛3月7日在兩會記者會上應詢指出,美方聲稱要「競贏」中國但不尋求衝突,但實際上,美方的所謂「競爭」,就是全方位遏制打壓,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秦剛強調,美國的「印太戰略」標榜自由開放,實際上拉幫結夥,搞各種封閉排他的小圈子;號稱維護地區安全,實際上挑起對抗,策劃「亞太版北約」;宣揚促進地區繁榮,實際上要「脫鉤斷鏈」,破壞地區一體化進程。

當地時間3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加工貿易研究所發表講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國防方面以外,拜登此次提出的新預算案中還有各種新的衛生和教育計劃,包括將聯邦醫保的項目期限延長至少20年,擴大醫療補助計劃覆蓋面,限制部分處方葯價格,增加兒童養育稅收抵免,設立新的兒童早教和學前教育項目等等。
不過,由於這項預算案幾乎沒有在稅收和削減開支問題上向共和黨做出妥協,美媒普遍認為它極可能會被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否決。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等共和黨人9日在一份聲明中回應稱,拜登的新預算案是「魯莽的提議」,妄顧通脹及國債高企現況,宣傳狂加開支的「極左政策」。
據報道,國會共和黨人預計將提出另一份預算案,主打削減1500億美元的非國防項目,希望在十年內節省1.5萬億美元的聯邦開支。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約迪·阿靈頓(Jodey Arrington)8日稱,共和黨的預算案應該在5月第二周以前準備就緒。
「兩黨之間的鴻溝強調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即總統預算是『到院前已死亡』的願望清單(dead-on-arrival wish lists),幾乎沒有實際意義。」彭博社稱,白宮與共和黨的鬥爭是「一場豪賭」:美聯儲主席鮑威爾8日已經警告立法者,如果他們今夏無法提高31.4萬億美元的聯邦債務上限,將面臨「極其不利」的後果。
彭博社指出,2024財年預算之爭具有超乎尋常的重要性,它有可能使市場搖搖欲墜,並破壞美國疫情後的復蘇,「拜登幾乎沒有提供有誠意的談判途徑,這加劇了政府10月1日資金耗盡時關門的風險」。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