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患兒,應該在家好好休息,避免把病毒帶給更多孩子。一位媽媽將疑似得了腸道病毒的1歲多女兒帶往早教班,還炫耀女兒參加比賽勇奪第一。被其他家長質疑為何帶患兒出入公共場散播病毒,眼見其他家長情緒蔓延,孩子家長才澄清是得腸胃炎,並非腸道病毒。只是,腸胃炎與腸道病毒同樣具傳染性,感染後都應該讓孩子在家休息、避免外出,更何況是這種有許多小朋友跟孕婦的地方。
腸道病毒、腸胃炎你分得清楚嗎?
腸道病毒
腸道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統稱,它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患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其中玩具常成為孩子之間傳染的媒介。
癥狀
病程為7至10天,典型癥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
預防方法
1. 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 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3. 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腸胃炎
腸胃炎主要致病原包含了細菌和病毒兩大類,常見的又以病毒所引起的占絕大多數,像是諾羅病毒、輪狀病毒都是屬於病毒型腸胃炎。腸胃炎的病程會拖到10天之長,傳染途徑多是飛沫傳染、糞口傳染、共享食物等等,所以腸胃炎是會傳染!
癥狀
病毒型腸胃炎剛開始會嘔吐,發展成頻繁的水便,有時伴隨腹痛、腹瀉或發燒。大部分病毒性腸胃炎的人通常可以完全恢復,不會有長期後遺症。細菌型腸胃炎常導致發高燒、嚴重的腹部疼痛、解出來的大便會像鼻涕狀黏稠或血便,不過偶爾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腹膜炎、腸胃出血…),甚至有致命危險。
預防方法
1. 洗手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飯前便後及烹調食物前皆應洗手。
2. 戴口罩以避免飛沫傳染。
3. 消毒被污染物體的表面、清洗被污染的衣物。
4. 避免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儘可能熟食及飲用煮沸的開水,而病患之糞便及嘔吐物應小心處理,清理後也應洗手。
5. 目前市面上已有輪狀病毒疫苗,可考慮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