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狀面膜是很多人日常護膚會使用的產品。敷片狀面膜只要十多分鐘的時間,皮膚就能變得水潤白嫩,護膚過程非常高效。所以有很多品牌也相繼推出了自家「能打」的片狀面膜。
不過關於片狀面膜是必須還是雞肋護膚的爭論也從未停止:片狀面膜雖然護膚效果不錯,但是也有可能對皮膚造成傷害。
如何正確使用片狀面膜才是我們需要特別關注的護膚要點,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用片狀面膜的三大注意事項,99%的人都錯了!
面膜多久用一次?
敷面膜其實並沒有嚴格的時間界定,也沒有固定的使用情況。受到季節,環境,皮膚狀態等因素的影響,在需要片狀面膜護膚的時候就可以使用。
像是夏天皮膚經常暴晒容易缺水,皮膚也會感覺灼熱泛紅,這時候可以用片狀面膜來幫助皮膚迅速補水降溫。而到了換季、冬季時分,皮膚因為環境乾燥可能會有起皮干癢的問題出現,這個時候也可以用補水型片狀面膜來迅速給肌膚補水。
片狀面膜的時候能夠一定程度上促進皮膚水合作用,加速皮膚角質代謝,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改善皮膚質感。
面膜敷多長時間?
其實我們觀察片狀面膜的使用方法會發現,對於這類面膜的使用時長通常控制在二十分鐘內,建議貼敷時間往往在十五分鐘左右。而對於面膜的使用頻率,每周控制在三次左右是比較合適的。
用片狀面膜後,皮膚有不適感覺的人群往往在使用時長和頻率方面沒有注意。片狀面膜的貼敷時間過長,使用頻率過高,都會導致皮膚細胞缺氧,影響皮膚的正常呼吸和代謝。其中比較嚴重的一點,是造成皮膚過度水合。
所謂皮膚過度水合,是指皮膚長時間被浸潤在濕潤的環境中而導致的皮膚問題現象。過度水合的皮膚很容易變得敏感,皮膚角質層過度泡發,也會降低皮膚屏障的防禦能力。讓皮膚變得更容易乾燥,泛紅和刺癢。
要細化敷片狀面膜的使用頻率,可以根據膚質類型進行判斷。通常情況下,我們用片狀面膜是為了給皮膚補水,也會有急救提亮的護膚需求。對於乾性皮膚而言,片狀面膜每周可以使用3-4次,偏油型皮膚可以控制在2-3次,容易敏感的皮膚每周用1-2次就可以了。
如何敷面膜?
不同膚質對於面膜功效需求也會有不同。雖然護膚目的都是給皮膚補水,但是不同膚質對於面膜中成分和膜布材質是有不同要求的。
乾性皮膚可以選擇乳感精華液,水油雙相質地精華液,膜布偏厚的片狀面膜。這類面膜能夠補水同時為皮膚提供滋潤感,緩解皮膚乾燥狀態效果不錯。
偏油性皮膚可以選擇清爽質地精華液,有控油護膚功效,膜布輕薄的片狀面膜。這類面膜使用過程中不會讓皮膚感覺太過厚重,也降低了敷面膜爆痘的可能。
敏感皮膚則需要配方精簡,溫和度高的片狀面膜,可以優先考慮醫用敷料或是凍干類面膜。這類面膜的成分應用儘可能精簡,不容易給皮膚造成額外的刺激。
另外敷面膜更推薦在晚間護膚時使用。一般情況下皮膚在晚上處於自我修護期間,敷面膜能夠強化護膚效果。
很多人習慣在妝前敷面膜補水,但是這樣的護膚方式很容易造成皮膚敏感。敷面膜後皮膚毛孔和角質層處於打開的狀態,之後化妝很容易被化妝品刺激皮膚,長時間下來出現刺痛泛紅的皮膚問題。
如果是妝前敷面膜,建議在上妝前至少30分鐘敷面膜,給皮膚留出充分的緩和時間。或是妝前多拍兩次爽膚水,幫助軟化皮膚乾燥角質,後續上妝也能夠服帖不少。
敷面膜其實是一種非常高效的護膚方式,只要我們控制好使用頻率和使用時長,皮膚就不容易出現負面反應。喜歡敷面膜的小夥伴,一定要注意以上三點。
關注每日搭配指南,遇見更美的自己!
聲明:文字原創,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