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出現的「缺芯」現象,讓越來越多的芯片公司成為了這次風波之中的贏家。
根據知名機構TrendFerce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十大芯片設計公司的總營收已經突破850億美元大關,營收較2019年同比上升了26.4%。
全球十大芯片設計公司排名
Qualcomm 高通
成立年份:1985年
2020年營收:19407百萬美元
高通以194億美元的營收,位居全球十大芯片設計公司的榜首。
依靠去年手機半導體芯片業務的上漲,高通一舉反超博通,成為全球最大的IP芯片設計公司。1994年至今,高通公司已經向全球許多製造商提供了累計超過15億枚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高通僅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就佔據了高通總營收的一半以上。
Broadcom 博通
成立年份:1991年
2020年營收:17745百萬美元
博通,是全球領先的有線和無線通信半導體公司。其產品實現向家庭、辦公室和移動環境以及在這些環境中傳遞語音、數據和多媒體。為計算和網絡設備、數字娛樂和寬帶接入產品以及移動設備的製造商提供業界最廣泛的、一流的片上系統和軟件解決方案。
NVIDIA 英偉達
成立年份:1993年
2020年營收:15412百萬美元
英偉達半導體科技創立於1993年,是全球視覺計算技術的行業領袖。
1999年,英偉達公司發明了圖形處理器GPU,重新定義了計算機圖形技術。自那時起,英偉達公司始終屹立在視覺計算領域前沿,不斷為行業帶來全新技術、樹立全新標準。
MediaTek 聯發科
成立年份:1997年
2020年營收:10929百萬美元
聯發科技是成立於1997年的台灣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在無線通信和數字多媒體等技術領域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它為市場提供的芯片整合系統解決方案,包括了無線通信、高清數字電視、光儲存和DVD等相關產品。
2021年4月,聯發科2021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合併營收1088.3億新台幣,環比增長12.1%,同比增長77.5%,合併凈利潤達257.77億新台幣。
超微 AMD
成立年份:1969年
2020年營收:9763百萬美元
AMD專門為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電子行業設計和製造各種創新的微處理器(CPU、GPU、主板芯片組、電視卡芯片等),以及提供閃存和低功率處理器解決方案。2020年10月27日AMD同意以股票交易的形式,按照350億美元的價值收購Xilinx(賽靈思),AMD預計交易在2021年底完成。
賽靈思
成立年份:1984年
2020年營收:3053百萬美元
Xilinx是全球領先的可編程邏輯完整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其核心產品是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芯片,並長時間在此領域佔據着領先優勢。
2019《財富》未來50強榜單公布,Xilinx排名第17。2020年10月27日AMD同意以股票交易的形式,按照350億美元的價值收購Xilinx,AMD預計交易在2021年底完成。
美滿Marvell
成立年份:1995年
2020年營收:2942百萬美元
Marvell是全球第七大IC設計公司是全球頂尖的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之一,也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半導體公司之一。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Marvell營收達到7.16億美元,最新市值約260億美元。
聯詠科技
成立年份:1997年
2020年營收:2712
聯詠科技為國內IC設計領導廠商,從事產品設計,研發及銷售。聯詠科技致力於液晶平面顯示技術及整體解決方案,目前為全球第二大平面顯示器驅動芯片供應商。
瑞昱半導體
成立年份:1987年
2020年營收:2635百萬美元
瑞昱半導體憑藉當年幾位年輕工程師的熱情與毅力,走過艱辛的草創時期到今日具世界領導地位的專業IC設計公司,瑞昱半導體披荊斬棘,展現旺盛的企圖心與卓越的競爭力,開發出廣受全球市場肯定與歡迎的高性能、高品質與高經濟效益的IC解決方案。
戴樂格半導體
成立年份:1981年
2020年營收:1376百萬億元
戴樂格的總部設在倫敦郊外,已在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此次發佈的消息顯示,瑞薩已提出以現金收購戴樂格。每股收購價為67.5歐元,比該公司2月5日的收盤價高出約兩成。戴樂格1月發佈的業績顯示,2020年10~12月的銷售額最高或達4億4100萬美元。
美國獨佔六家,華為跌出前十
從上述前十芯片巨頭榜單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就佔了6位,且前三名都是美國的。很多小夥伴就着急地問,那中國的芯片巨頭又佔了幾位呢?
相比之下大陸,台灣省的IC設計公司整體表現依然出色,特別是瑞昱與聯詠營收年成長分別為47.9%和40.4%,雙雙超越美滿電子,分別拿下第七與第八名,其中瑞昱更緊追在賽靈思(Xilinx)之後,雙方營收差距僅為700萬美元左右。
可惜的是,如今華為供應鏈被美國切斷,芯片無法繼續製造,排名也隨之下降,國產芯片巨頭華為海思本次排名已經跌出前十名。
要知道,芯片是我國進口商品的絕對主力軍。2020年進口額大增14.6%,升至3500.4億美元。進口的芯片數量增幅更是達到了22.1%,總量擴大至5435億個——即進口芯片數量增速,超過金額增速。
其實花錢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依賴國外的芯片,別人就會有理由卡你脖子,比如2018年中興事件,2019年開始的華為事件,就最為典型。
所以國內這幾年也是大力發展芯片,想要提高芯片自給率,減少進口,降低對外國芯片的依賴,並制定了一個計劃,那就是到2020年芯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70%。
我們也真心地希望這一天能儘快地到來,只有自己強大了,才不會被人欺負,也會有實力去與敵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