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能源研發中心
集裝箱運價
·本周趨勢:

震蕩偏弱
·分析:
本周SCFI綜合指數環比持平,錄得1107.55。美西運價小幅回暖0.4%至1423美金/FEU,同時美東運價小幅承壓,環比下跌0.9%,在3000美金/FEU附近的水平震蕩;歐線運價環比反彈2.8%至1078美金/TEU。更顯著的改善趨勢出現在了貨代端運價指標,FBX綜指環比上升5.6%,歐線更是錄得14%的環比漲幅,運價錄得2741美金/FEU;美線漲跌勢和船東端運價一致,均以小幅震蕩為主。在經歷前期積累的大幅下滑後,近期主幹航線運價跌勢明顯收斂,偶現改善,雖然可持續性欠佳,體現了運價正在逐步探底。
租船市場繼續弱化,一艘9000TEU的節能型集裝箱船一年期期租租金環比小幅下跌1%至70000美金/天,平均租約時長不足6個月,較峰值時期的16.2個月出現明顯下滑,體現船公司在中長期市場表現的悲觀預期下不願意以當前的租金水平鎖定長租約。


貿易需求端:年末中國發佈12月份PMI數據,製造業PMI錄得47,環比下降1個百分點,繼續位於榮枯線之下。從分項指標來看,新出口訂單PMI錄得44.2,環比下降2.5個百分點,體現了外需繼續承壓;主要出口品種包括電器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行業的PMI 降幅較為明顯。疫情對供應鏈的擾動依然存在,12月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錄得40.1%,環比大幅下降6.6個百分點。歐美數據方面,據報告在11月1日至12月24日節假日期間,美國零售銷貨值比增長7.6%,高於預期的7.1%,但是仍低於去年的8.5%。分品類來看,電器銷售偏弱,衣服和餐飲則錄得4.4%和15.1%的增長。網購需求增速下降,從去年的11%降至今年的10.6%。

運力供給端:全球集裝箱船在港運力為869萬TEU,環比上周下降0.3%,占當前全球集裝箱船隊運力的比重是33.8%。分區域來看,美東和美西堵港情況小幅加劇,環比上周在港運力分別增加3.4%和7.3%。中國在港運力明顯下降,環比減少7.7%。本周處於閑置狀態的集裝箱船運力再度回升至98萬TEU的水平,接近100萬TEU的高位;佔全球集裝箱船隊運力的比重為3.8%。在當前基本面孱弱的情況下,加大閑置運力依然是船公司主要收縮運力的措施之一。此外,在更細化的航線調整方面,船公司更多地選擇直接取消航線,據第三方數據統計2022年12-2023年1月停航189個航次,已經是連續三個月呈減少趨勢。

近期運價跌幅在激進的運力管理下明顯收窄,主幹航線運價探底的跡象非常明顯。預計在接下去的1-2月內震蕩趨勢會逐步替代前期的大幅下降趨勢。2023年運價整體中樞對比22年將繼續下移,但是趨勢方面,在一季度探底後後續更多以震蕩為主,二三季度除去常規淡季下跌之外更多是震蕩,四季度能否能小幅回升需要關注歐美經濟衰退進程和庫存變化。歐美部分耐用品的主動去庫已初見成效,雖然對於緩解當前對比疲弱需求來說的嚴重庫存過剩依然是杯水車薪。重點仍需關注歐美貨幣政策的執行情況以及宏觀經濟的發展方向。但整體預計明年四季度(更為樂觀可能是下半年)可能會出現些許改善信號。
干散貨運價
·本周趨勢:
聖誕節和新年假期影響,指數暫停發佈。

·方向:
震蕩
·分析:
本期市場行情延續節日氣氛,總體繼續下行。由於聖誕與元旦假日順連,本期波羅的海交易所並未公布干散貨綜合與各主力船型運價指數,但通過現貨海運市場運費水平觀測,近一周利空因素髮酵,貨主出貨謹慎,貨盤萎縮,運需下降,運費水平下行。

鐵礦石來看,太平洋區域內,西澳礦區天氣因素較不穩定,因此發貨相當緩慢;大西洋區域也相對平靜;澳巴外礦發運端在本期運量整體走軟。國內貿易需求端,本期疏港量回落,但由於到港量同步下降,因此港口進口礦庫存延續去庫趨勢;華北地區提前迎來小範圍的逐步復產,鋼廠鐵水日均產量以及高爐產能利用率小幅回升,但鋼廠虧損現象仍然存在。總體看,市場當前處於正常的降溫期,運費自然走低,後市判斷短期運價震蕩偏弱。

煤炭來看,本期大型船運費與上期持平,中型船運費則以下跌為主。歐洲方面,煤炭進口運量下跌:南美玻利瓦爾-鹿特丹航次期租海運費本期報17美金/噸,環比下跌2.86%;美國巴爾的摩-鹿特丹航次期租海運費本期報16美金/噸,環比下跌3.03%。中國方面,煤炭市場持續弱勢運行,進口煤需求疲軟,南非理查茲灣-青島港海運費本期報16.80美金/噸,環比明顯下跌5.56%;印尼薩馬林達港-中國華南本期報7.44美金/噸,環比下跌6.88%。總體來看,本期煤炭海運貿易熱度繼續回落,後市判斷短期繼續震蕩。
運力方面,本期全球在港運力總體小幅回升1.14%;其中,中國地區好望角型散貨船在港運力上漲較為明顯(+4.2%),非中國地區巴拿馬型散貨船在港運力上漲較為明顯(+2.24%),隨假期臨近尾聲,周內在港運力呈逐日上漲態勢。

整體來看,近兩周運價蕭條的直接因素是連續的假日,同時國內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開後,多個城市的感染率在十二月下旬一度上升至高位平台期,工廠生產力減弱,待產停工使需求減弱,供大於求現象明顯。節後,第一波「陽康」陸續返工,節日期間便可觀察到國內服務業恢復明顯且快速,因此預計在國內復工復產帶動下,需求將可能迎來一小波集中釋放,判斷運價將維持震蕩。
油輪運價

·方向:
高位回落
·分析:
12月23日波羅的海原油運價指數BDTI錄得1873,環比下跌9.9%,已連跌5個交易日(因聖誕節和新年假期影響,指數暫停發佈。)12月23日,VLCC-TCE錄得30187美元/天,環比下跌21%;Suezmax-TCE環比下跌23%至83640美元/天;Aframax-TCE環比下跌21%至73004美元/天。

大型原油輪VLCC方面:臨逢聖誕和新年放假期,市場交易平淡,有限詢盤對應多條船隻供應,短期內運費大幅滑落,疊加中國疫情放開後處於第一波高峰感染階段,市場預期原油需求受阻。中國進口航線來看,12月23日中東-中國TD3C TCE錄得38466美元/天,環比回落24%;美灣-中國TD22 TCE周四錄得42217美元/天,環比下跌3%;西非-中國TD15錄得WS74.91點,環比下跌9%。短期內中國疫情政策放鬆後帶來的第一波感染高峰期使得下游煉廠需求有所回落,但感染期過後的中國需求恢復仍是值得期待。歐洲進口航線來看,本周沙特拉斯塔努拉港-歐洲鹿特丹港運價錄得WS52點,環比下跌6%;西非邦尼港-歐洲鹿特丹港運價錄得WS85點,環比持平。受西方假期淡季影響,發往歐洲的VLCC運費也趨於平靜。航次成交指標顯示,本周VLCC中東航次累計成交約15(前值52),其中中東-遠東航次成交量約10(前值35),市場交易活動減弱。運力分配指標顯示,本周蘇伊士以西VLCC佔比為20.49%(過去3年均值為17.36%),對應蘇伊士以東VLCC佔比79.51(過去3年均值為82.64%),西部VLCC佔比連漲3周至20%附近,多數船隻仍壓載至大西洋市場尋求運營機會。原油價差指標顯示,Brent1-3月價差本周均值為-0.27美元/桶,前值為-0.32美元/桶,震蕩在收斂區間內,價差收斂有利於提振貿易商採購和套利積極性,但本周市場租船趨於平靜。整體而言,本周VLCC費率調整回落,假期期間交易較為寡淡,短期內船隻噸位供應增加。


中小型原油輪Suezmax &;; Aframax方面:節假日暫緩出貨節奏,美國暴風雪和大霧天氣影響出口,船東謹慎運載俄油出口,短期運費表現疲軟。美灣市場,12月23日當周美國原油出口減少89.5萬桶/日至346.5萬桶/日。本周美國暴風雪和大霧天氣導致部分煉油廠關停,短期貨量出口受到影響,Aframax和Suezmax美國-英國航線運費跌幅分別為-29%和-5%。西非市場,地區內貨盤減少和噸位增加,上周Suezmax西非-英國大陸運價錄得WS151.02點,環比下跌13%;地中海/黑海市場,制裁生效後船東承運俄油意願不強,市場觀望情緒較強,上周Suezmax俄羅斯新羅西斯克港-意大利奧古斯塔港運費錄得WS245點,環比下跌17%。北海/波羅的海市場,噸位供給過剩,疊加Suezmax搶佔貨盤,12月23日Aframax 英國薩洛姆灣-威廉港航線TCE錄得88953美元/天,環比跌幅39%。東南亞市場,上周Aframax中東拉斯坦努拉港-新加坡港錄得WS310點,環比上漲1%,主要受東南亞市場需求維持穩定。整體而言,本周中小型船運費均有所回落,但盈利也相對較為可觀。

短期來看,一方面,中國疫情放開後疫情感染大幅影響終端需求,短期內需求承壓或對VLCC產生消極影響,但疫情進入平穩期後需求恢復有望再次提振市場信心。另一方面,俄羅斯減產預期和出台石油反制裁措施加劇了出口不確定性,大部分船公司承運俄油持謹慎態度,或將繼續對油輪運價產生擾動。本周處於聖誕和新年假日淡季,市場交易活動減弱,1月初/中旬裝貨對應多條船隻供給,短期運費面臨一定壓力。
LNG船運價
本周LNG船即期航線運費高位回落,美國Sabine Pass到歐洲Zeebrugge的LNG船運費錄14.0美元/天,環比下跌15%;Sabine Pass至中國和日本東北亞地區的運價環比持平至18.2萬美元/天。本周16萬方LNG船1年期租租金錄得15萬美金/天,環比持平;3-6個月期租租金錄得13萬美金/天,環比下滑2%。

貿易指標顯示,本周LNG船全球7天平均靠港量累計錄得345艘,與上周基本持平。歐洲寒冷天氣發揮作用,堵港運力小幅回升。截止12月30日,歐洲港口約有499.3萬立方米LNG船滯留,環比上漲5%。氣溫情況顯示,歐洲天然氣庫存率從峰值下降,截止12月30日,歐洲天然氣庫容率從95%的高點滑落至83.27%,主要由於季節性趨勢和溫度轉低增加庫存消耗。據ECMWF天氣機構發佈,預計未來一周內歐洲天氣略微偏暖。

短期來看,但在全球氣候預計偏暖背景下,市場對當前歐洲脹庫風險和亞歐天然氣消費整體放緩而減少運力需求表現出一定的擔憂。中國LNG消費需求多以項目船綁定,對即期運力需求偏低。歐洲天然氣總需求降幅遠遠超過了歐盟所設定的減少15%目標(11月天然氣消耗量同比下跌了24%)。短期來看,目前中國疫情感染拖累現貨需求,而歐洲下周天氣轉暖或將繼續減少LNG船運力需求。

本文源自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