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故事」澄江往事1---澄江史話2(連載)

2022年11月27日23:48:13 熱門 1227

【作者簡介】龐開貴 歷史文化愛好者、自由撰稿人、重慶老街群友、服務于澄江鎮文化服務中心

澄江往事1---澄江史話2

(接上期)


澄江記勝

澄江江水凈如練,波濤不驚金沙絢。

星分井絡應梁州,支流三千勞禹奠。

天生巨鎮仰渝城,三峽為關鐵鎖橫。

華陽黑水上游涌,邐迤西來匯峽情。

——郭正笏(清朝璧山秀才)

「重慶故事」澄江往事1---澄江史話2(連載) - 天天要聞

「重慶故事」澄江往事1---澄江史話2(連載) - 天天要聞

用好了關鍵之人 

澄江當年能快速發展,占天時、地利、人和。一方面,清王朝封建統治結束,辛亥革命給澄江大地吹來了一股革新的清風,民國建立,百廢待興、時代進步,北碚管理局治下出現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老百姓經歷了苦難歲月後有一種強烈的幸福生活嚮往,那種為了幸福生活而奮鬥的激情一觸即發,這是天時;另一方面,澄江底子好,水陸交通便利,更主要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別是縉雲山、雲霧山的煤礦遍地都是,正好適應了發展建設需要,這是地利;當然更關鍵的是人的因素,峽防局在盧作孚的領導下,很快就消滅了峽區的匪患,社會稍許安定,人們可以集中精力搞鄉村建設,而此時盧作孚又用好了藍文彬(註:藍文彬,字紹侶,因背駝,澄江人也叫他「藍駝背」,1887年出生在四川資中縣騮馬鄉,蜀軍將弁學堂第一期畢業,此人打仗勇敢,處事機靈圓滑,1921年,四川軍閥混戰達到高潮,藍文彬足智多謀,善於用兵,打了不少漂亮仗,受到上峰賞識,不斷得到提升,他在各派軍閥中見風使舵,也販毒經商,廣置私產,也多娶妻妾,生活驕奢腐化。藍文彬骨子裡並不安分,始終想出人頭地,在當旅長時,準備背叛師長陳能芳,師長起了疑心,但又未抓到實據,於是關了他幾個月,結果一出來就倒戈投了楊森,升為師長,成為小有實權的軍閥。後來劉湘與堂幺爸劉文輝爭四川,劉湘得勢,他又投了劉湘,仍為師長。然而,劉湘對一個沒有根基、且像「呂布」似的人物存有戒心,未予重用,所以藍文彬感到軍界前途渺茫,有心轉向搞實業,那時軍閥辦實業很時尚,因而與盧作孚一拍即合。實質上,藍文彬這個人,既有搜刮民脂民膏的本性,也有經國救世的理想,既有享樂腐化的行為,也有勵精圖治的願望)這個經濟建設的帶頭人,「人和」是最關鍵的因素。

「重慶故事」澄江往事1---澄江史話2(連載) - 天天要聞

(藍文彬)

1928年底藍文彬到澄江。雖說澄江宋代就是一大鎮,然而,歷史變遷,蒙古人入侵,明未清初張獻忠「洗四川」濫殺百姓,尤其是清朝,「其不法之將弁兵丁等,又借征剿之名,肆行擾害,殺戮良民請功,以充獲賊之數,中國人民死亡過半。即如四川之人,竟致靡有孑遺之嘆。其偶有存者,則肢體不全,耳鼻殘缺。此天下人所共知」(清世宗實錄)。再加上兵荒馬亂、土匪肆虐,當時澄江早已人口稀疏、產業凋敝、經濟衰落,一片荒涼景象。

軍閥出生的藍文彬有膽有識,到澄江後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投資建設上,首先將五個小煤窯整合開辦寶源煤礦公司,因煤礦運輸,又開闢了運河、修建了碼頭,隨着煤礦發展壯大有了效益,又開辦林場、漁場,再後來又開工廠、銀行、修公路、搞市政、建公園、辦教育、做慈善、以及支持抗戰……特別是煤礦和碼頭建設帶動了澄江的經濟快速發展;修戲院、

辦報紙、建學校、造公園帶動了澄江的社會進步;搞公益,特別是支持抗戰則極大鼓舞了澄江民眾的愛國熱情。

可以說藍文彬從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末的二十年時間裏,澄江一池死水被他攪得風聲水起,不僅是經濟獲得空前發展、社會獲得空前進步,澄江人口劇增,短短時間內澄江成為北碚的人口大鎮和經濟強鎮,處處展現出繁榮景象。

這就是盧作孚善於識人用人的結果。

為澄江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

「重慶故事」澄江往事1---澄江史話2(連載) - 天天要聞

法國梧桐樹(懸玲木),1930年由盧作孚在上海購回32棵樹種,如今在北碚、澄江隨處可見,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在軍閥混戰、國共交戰、社會動蕩不安的年代,盧作孚致力於「打破苟安的現局,創造理想的社會」,建成自由、平等、民主、繁榮的鄉村社會。澄江按照這種思路推行建設,變化翻天覆地,成為了當時北碚鄉建最全面務實的典範。

一是社會治安明顯好轉。北碚匪患由來已久,澄江尤為嚴重,因此,峽防局在澄江設了一個中隊,即特務三隊,長期駐紮。由於盧作孚治理匪患的政策有效適用,加上繼任者其弟弟盧子英剿匪得力,大多數土匪很快就被清除或轉化,澄江治安好轉,為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是文明教育風氣初顯。創建了中小學和識字班,引導農民群眾識字、「掃盲」,在百姓中興起了一陣識字熱潮,北碚管理局局長盧子英還被聘為澄江小學第一任校長。一股新的風尚在澄江悄然掀起,社會變得文明,黃、賭、毒等社會陋習逐步摒棄。

三是衛生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免費為澄江民眾種牛痘;講清潔愛衛生,每天派人將背街小巷打掃得乾乾淨淨;為鼓勵消滅「四害」,澄江大戲院看戲,只要10條耗子尾巴就免票,或者在大戲院前的黑板上寫幾個字也可以免票看戲,掀起了一股衛生防疫運動。

四是城市建設成效顯著。根據丹麥工程師亞斯伯·守爾慈(北碚成立三峽實驗區署時,特聘為區署鄉村建設設計委員會委員)對北碚街面的設計理念,將澄江房屋外立面統一為中西結合式樣(折中式),外立面全部改作青磚柱,磚柱上裝飾浮雕圖案,採用拱券門窗,部分房屋加裝歐式陽台(民國時僅北碚中山路一帶與澄江獨有)。全面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疏通下水道、修建公共廁所、消防水池和公園、碼頭,拓寬硬化部分道路,貫通上街與下街(註:以前澄江為上下兩個場口,澄江口和夏溪口,中間老派出所前面一段修通後才成為了一個整體街道,這段由胡汝航捐款修通,所以叫「汝航路」),修建了一次性可容納一萬人的操場。澄江人四十年代就用上了電燈、自來水,有了比較現代化的戲院。這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城市改造,幾乎造就了一座全新的、別具一格的城市,號稱「洋人街」。 

五是產業經濟快速發展。興辦多家企業,包括煤礦、造紙、酒精、肥皂、煉鐵、制硝、磚瓦(當年北碚城市建設用磚主要來自澄江)廠等等。新建了兩個農場,種植了大量經濟果木,改變了農民幾千年來單一糧食種植模式,農業多種經營,也改良了土壤,帶動了澄江農村經濟發展

「重慶故事」澄江往事1---澄江史話2(連載) - 天天要聞

(運河風光)

六是修建開通運河(這是重慶市第一條人工運河)。開通後成為澄江、轉龍、八塘、依鳳等地村民農副產品的主要運輸渠道,大大降低了運費,節省了勞力。同時藍文彬派人在兩岸栽植了樹木,綠化了灘涂,修建了公園,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盧作孚還令人建造了兩艘小火輪(一種用煤作燃料動力的機動船),投入運河供遊人觀光遊覽。

七是支持抗戰氛圍濃厚。澄江當年積極支持抗戰,鼓勵適齡青年參軍,為上前線的軍人發放補貼,還修建了傷殘軍人自治實驗村(區),興辦煉油廠、雨傘廠、手套廠等企業增加傷殘軍人收入,讓他們自給自足。藍文彬因此受到了蔣介石的嘉獎,蔣介石曾攜夫人宋美齡專程到澄江參加相關剪綵儀式。

「重慶故事」澄江往事1---澄江史話2(連載) - 天天要聞

(溫塘峽風光)

此外,盧作孚還在澄江境內協助建成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改建黛湖和溫泉寺,新建溫泉公園,開展公益事業。

「重慶故事」澄江往事1---澄江史話2(連載) - 天天要聞

在盧作孚治下,澄江發展空前,人口密集,商賈雲集,市場繁榮,百業興旺。

一時間,澄江口飯館、茶館、煙館、妓院、賭館,銀樓、當鋪林立(註: 商鋪主要有韻流飯店、東方旅館、菲菲旅館、澄江戲院以及袍哥堂口同義福茶樓等。企業有酒精廠、煉油廠、義端桐油公司。院校有傷殘軍人自治實驗村、慈幼院、漢藏教理院等),而隨着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北碚作為遷建區和文化陪都,澄江又作為小文化陪都,一大批工廠、學校、機關、駐軍內遷,澄江經濟社會發展空前,各類民間組織、團體應運而生,民俗活動豐富多彩,一時熱鬧非凡,「北碚豆花土沱酒,好耍不過澄江口」民諺便誕生於此時。

這種熱鬧的景象一直持續到解放後的七八十年代,尤其是八十年代初,因六十年代「三線建設」從沿海一帶遷入澄江九個工業企業,以及附近麻柳、草街、鹽井、八塘、依鳳等百姓多愛彙集于澄江,街上如逢場,幾乎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當年「趕澄江」幾乎是周邊群眾的慣例。

澄江人口從清末三四千人,到1936年,增加達一萬八千多人,到解放初,更是猛增到二萬五千人。

澄江的鄉村建設在全國都小有名氣,特別是抗戰中後期以及解放初期,鄧小平、賀龍、陶行知黃炎培馮玉祥以及蔣介石、宋美齡等一批偉人、名人、文人均在此留下足跡。


附錄:「搶澄江」事件

隨着北碚管理局的成立,划走澄江,璧山人捶胸頓足,但又不敢公然違抗。當時璧山有兩個出埠口岸,一個是靠長江的油溪鎮(現已經劃歸江津),另一個就是靠嘉陵江的澄江口。澄江經濟快速增長,是璧山主要稅收來源,寶源煤礦、遂川煤礦,加上校產、縉雲山的廟產都是油水,划走這棵「搖錢樹」,璧山自然痛心不已。他們上書專員公署和函電四川省政府及國民黨中央,以「澄江鎮地勢重要,商務繁盛為本縣精華,且稅收佔全縣六分之一,划出璧山財政困難」為由,竭力反對,本邑23位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組成「璧山縣護持縣城公民代表」,四處張貼和散發傳單,製造輿論,拒絕移交澄江,聲言要「收復澄江」,緊接着派出武裝人員以保護賦稅收入,強令澄江商賈、市民及農民不得向北碚管理局交納一切稅款。

見上峰並無反應,1943年秋,璧山縣臨時參議會參議員兼縣經收處主任伍朝傑,在縣長曾錦柏暗地指使下,以汽油廠警衛槍擊澄江鎮公所為名,突然糾集了璧山所屬周邊八塘、轉龍、臨江鄉鎮的鄉丁1000餘人,荷槍實彈來到澄江,要收鎮長黎繼光(註:黎繼光,男,璧山縣八塘場里公所人氏(老家水礅河),高中文化。畢業後經學校介紹考入北碚峽防局當兵,曾任峽防局第三特務隊隊長,長期駐澄江,寫一手漂亮的字。深受北碚管理局局長盧子英喜愛,1942年後任澄江鎮鎮長,北碚解放後第一個被新人民政府鎮壓)的鎮公所大印,並煽動一些鄉紳市民在街上散發傳單,呼喊「收復澄江」的口號,又強行設卡阻路,收取捐稅。

盧子英局長立刻調遣地方警察及鄉鎮兵丁若干開往澄江,兩軍對峙,殺氣騰騰,鄉場上民眾聞風而逃。盧子英本是好言相勸,但對方置若罔聞,眼看戰鬥一觸即發,重慶衛戍區第四分區司令部參謀長陳棋、四川第三區行政督察公署專員張清源、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張厲生等人先後拿着省府公文出面調停,為防不測,指令重慶衛戍第四分區司令部在永川調動正規軍4個連兵力連夜趕到澄江,加上駐上馬台的國民黨18師45補訓團的陳團長也來了,他們喝退團丁。曾錦柏仍想以這是鄉民士紳自發的行動為由敷衍,但張清源警告他:「倘若曾縣長及公民代表會代表不聽勸阻,拒絕執行專員公署命令,繼續製造事端,擾亂抗戰後方,縣長革職查辦,凡肇事者一律按破壞抗戰論處。何去何從,請諸位抉擇」。

「破壞抗戰」這頂帽子着實嚇得曾錦柏不輕,這才從命。同時鎮長黎繼光、鄉紳胡汝航、藍文彬、王香甫等人公開表態承認北碚管轄,各鄉鎮團丁撤回,大家坐下來談判,幾經周折,最後省政府同意給璧山補償300萬大洋作為划出澄江的損失,此「鬧劇」才算勉強收場。

不過,正當璧山縣府相關人員彈冠相慶的時候,這筆三百萬大洋的巨款卻被璧山縣府經辦人攜款潛逃了。雖幾經省、縣通緝,最後不了了之,成了一宗懸案。

「重慶故事」澄江往事1---澄江史話2(連載) - 天天要聞

「重慶故事」澄江往事1---澄江史話2(連載) - 天天要聞

「重慶故事」澄江往事1---澄江史話2(連載) - 天天要聞

「重慶故事」澄江往事1---澄江史話2(連載) - 天天要聞

「重慶故事」澄江往事1---澄江史話2(連載) - 天天要聞

(部分圖片來自文保志願者大隱、網絡,感謝澄江如故)

請繼續欣賞澄江往事2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