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AMD的話事人蘇媽就要在台北電腦展上進行主題演講,由於這一次演講涉及到下一代處理器和顯卡,所以很多人都認為AMD這次會在台北電腦展上正式公布銳龍7000系列處理器。現在看來這種預測基本是八九不離十了,近日多家主板廠商的X670主板都已經曝光,很可能是配合AMD發佈銳龍7000之際,同時在台北電腦展上展示。
先來說說處理器部分,之前有傳聞這次銳龍7000和上一代的銳龍5000不同,銳龍5000的高端處理器在加速頻率上並不算特別高,比如銳龍9 5950X的加速頻率就要低於銳龍9 5900X,所以遊戲性能反而是銳龍9 5900X更出色。但這次銳龍7000的頻率設計則更為激進,定位越高的處理器,加速頻率也就越高。所以更高端的處理器不但有更好的多核心性能,同時也有更好的單核性能以及遊戲性能。
現在多個渠道的消息證實,這次AMD會按照慣例發佈四款處理器,分別是銳龍9 7950X、銳龍9 7900X、銳龍7 7800X以及銳龍5 7600X。所有型號的銳龍7000處理器,全核心加速頻率都是5.0GHz,這也就意味着如果用戶需要定壓超頻的話,那麼至少也能將銳龍7000處理器的頻率固定在全核5.0GHz上。
同時在單核最大加速頻率上,銳龍9 7950X高達5.4GHz,這也是AMD處理器有史以來的最高頻率,而銳龍9 7900X的單核最大加速頻率為5.3GHz,銳龍7 7800X單核最大加速頻率為5.2GHz,銳龍5 7600X單核最大加速頻率則為5.1GHz。實際上這已經超過了Intel十二代酷睿i9 12900K最大加速頻率5.2GHz,雖然和i9 12900KS最高5.5GHz的加速頻率還有一點差距,但是考慮到i9 12900KS是特別版處理器,所以AMD銳龍7000能有這樣的表現,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另外考慮到目前銳龍7000的IPC最高會比銳龍5000高出24%左右,按照這個性能表現再加上頻率的提升,那麼基本可以認為銳龍7000的單核性能會高於十二代酷睿不少。如果是在遊戲中,或許可以出現銳龍5 7600X在大多數遊戲中性能強於十二代酷睿的高端處理器,對Intel達成一次反向的默秒全?
除了處理器之外,這次AMD為處理器準備的芯片組也有點意思。目前可知的是AMD有三款芯片組,分別是X670E、X670以及B650,其中X670兩種芯片組採用的是雙南橋芯片,雖然成本更高,但是也拉開了和B650的距離。雙南橋功耗和發熱肯定要大一些,不過據說有着更多的PCI-E 5.0通道,這樣用戶可以接駁更多的SSD、萬兆網卡這樣的設備,可玩性會遠遠高於B650主板。
另外在接口部分,基本可以肯定,這次無論是B650還是X670芯片組的主板,都會支持HDMI 2.1、DP 1.4以及2.5G的網口,至於有WiFi的主板肯定也會支持WiFi 6E這一規格。有2.5G網口的主板,多半是用的螃蟹廠的芯片;而支持WiFi 6E的主板應該用的是Intel AX211芯片,反正成本也不高。不過遺憾的是,貌似傳說中的USB 4.0並非AMD芯片組的標配,所以如果有一些主板自己採用的話,那應該是在主板上單獨配置了第三方芯片了。
不過要注意的是,X670這次推出兩種芯片組也是有點詭異的事情,目前我們了解的情況是,X670E主板是肯定有PCI-E 5.0通道並且同時支持PCI-E 5.0的顯卡和SSD,並且加入更多的超頻選項,而X670主板不見得能同時支持PCI-E 5.0的顯卡和SSD,所以如果要確保萬無一失的話,那麼用戶未來直接購買X670E的主板是最合適的。如果一定要購買X670主板,那就要仔細看看產品介紹,看能不能同時支持PCI-E 5.0的顯卡和SSD了。
總的來說,這次AMD在銳龍7000上的確是花了不少心力,至少我們覺得現階段用戶完全不需要考慮十二代酷睿了,AMD在性能和功能部分肯定是全方面的超越。當然如果要當個等等黨也不是不行,也可以等到年底十三代酷睿發佈的時候,再和AMD的銳龍7000對比一些,我們估計性能部分應該差不多,屆時就看功能和價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