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玩家可能不知道,今年版號重發到現在,騰訊大半年一個版號都沒拿到過,彷彿很慘。就連馬老闆自己都表示,業績沒像腰椎間盤那麼突出了。
這會兒你是不是以為老馬又要虧到坐公交車?完全不是,騰訊表面看似很慘,心裏其實在偷笑。因為英雄聯盟手游三兄貴,也就是LoL手游、金鏟鏟和電競經理,收入遠遠超出了預期。
我看了下數據。上線以來僅iOS平台,這三款遊戲在中國就狂賺了6億美元(約43億人民幣)。每一個都輪流殺進過暢銷榜前三,多次幫助騰訊霸榜,將豬廠狠狠地甩在身後。
那麼問題來了,英雄聯盟以前明明是十年磨一劍的作風,怎麼現在一口氣掏出了三個吸金利器?這三兄貴背後,騰訊和拳頭又有着怎樣的博弈?
「有恃無恐的拳頭」
大家都知道,端游時代騰訊遊戲帝國有三大王牌,DNF、CF還有LOL。其中LoL雖然是三個里來得最晚的,卻最受騰訊看重。
表面上,LoL集合了許多光環,電競領頭羊好炒概念,公平競技口碑好,更新得還勤快。但我偷偷告訴你,騰訊最看重的還是對拳頭百分百的控股權。
咱們來對比一下其他兩個逆子:DNF受到韓國母公司賣身的影響,研發人員跑路收入下跌,騰訊只能一起擺爛;CF呢又很花心,和騰訊貌合神離,早年還要和九城勾搭上一腿。
因此就跟成績好的小孩更受寵一樣,拳頭可以任性地不務正業玩票,學習暴雪十年磨一劍。新遊戲沒看到,反而活成了被遊戲耽誤的音樂公司,到如今發佈了將近300首原創音樂作品。
而騰訊呢,見拳頭一直不出貨,只能自己想各種鬼點子撈錢。比如曾經把LoL的用戶到處導,在客戶端里給其他遊戲打廣告;又或者是另找接班人,想通過其他MOBA創收。一旦拳頭抗議了,騰訊也只能順着。什麼超神英雄拿來就冷藏,眾神爭霸沒公測就倒閉,統統打入冷宮。
但到了手游時代,就跟微信成為移動互聯網的船票一樣,騰訊急需一款MOBA手游來延續統治。而此時國外有虛榮,國內有自由之戰,LoL出手游已經迫在眉睫。
然而拳頭呢,依然慢悠悠,別人做得有聲有色,他一點不慌。拿着LoL這個頂級IP,就做了個休閑小遊戲。
眼見拳頭扶不起,騰訊乾脆和拳頭商量,我自己做個MOBA手游中不中?拳頭此時對手游完全瞧不上,一尋思:搓玻璃能有啥好玩的,就答應了。
聽到拳頭沒意見,騰訊立刻拉來了天美光子,最後養蠱出了《王者榮耀》。讓拳頭萬萬沒想到的是,瞧不起的小弟卻成了致命的威脅。2020年僅iOS平台王者榮耀就掙了25億美元,遠遠超過了英雄聯盟。"
到了這,攻守形式徹底逆轉。拳頭表面很淡定,內心卻慌的一匹:王者榮耀是yyds,那我要成下山的神了?
奮起直追,然後撲街
局勢催逼下,拳頭開始發憤圖強。2016年王者榮耀才剛出來,拳頭立馬就去請了高人吳彥祖,長得又帥,又懂手游。暫時落後沒關係,斷劍重鑄之日,就是騎士歸來之時。
而騰訊呢,看見拳頭終於悟了,也大喜過望,開始拱火。沒做過手游?沒關係,給你配上最強隊友光子,不僅能力強,心裏還憋着口被天美打敗的氣,幹勁大大滴。
就這樣,拳頭默默整吧了三年。三年之期一到,立刻火力全開,陸續上線了三款手游產品——LoL手游,LoL卡牌,還有雲頂之奕手游。
那麼,在端游第一MOBA的光環下,LoL的手游產品是不是穩贏了?答案非常驚喜,幾款遊戲進中國之前,先在全球狠狠的撲了街。
受到全球玩家關注的大哥LoL手游,才上線一個多月,就在首發的東南亞撲街了,在馬來西亞和印尼都排到了100多名。到如今,依然是和好兄弟王者榮耀海外版一起,被另一款叫做《無盡對決》的遊戲暴打。在大本營韓國,平均暢銷榜排名只有50名上下。最算是在玩的最high的巴西,排名也就20。
而二弟卡牌手游LOR呢,收入和受歡迎程度比起爐石傳說來說,完全一個天一個地。可能很多觀眾都沒聽說過。還有小弟雲頂之弈,反響也是十分一般,海外基本只有韓國人在玩。
我看了下數據,16個月的時間,這三款手游在海外一共才掙了1億美元,1億美元是什什麼概念呢?連王者榮耀春節一個月收入的零頭都不到,只能說真的太慘了。
騰訊接手甚至逐漸掌控
幾場恥辱性大敗之後,拳頭直接被干沉默了。而騰訊此時,在心裏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以前LoL端游只能順着,現在手游只剩中國區這顆獨苗,豈不是可以趁機進一步主導運營推廣,拿下話語權?
為了這個目的,騰訊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首先是推廣,六年磨一劍的動畫雙城之戰就算做好了也先拖着,等LoL手游國服上了,再放出來提升口碑,保駕護航。
其次是運營,我認識的一個馬來西亞英雄聯盟up主,現在來國服混了。他說國服的巡查員系統、信譽系統、全頻聊天這些,目前都是國服專屬的,老外非常羨慕。就連路人都能看出國內和國外的區別。每次新英雄登場,國際服油管就發一個2分鐘的視頻,而國內卻整了一堆教學,講的還特詳細。
當然,老資本家騰訊做了這麼多,最後都是在給商業化鋪路。
原本LoL手游國際服,皮膚基本都是直售,騰訊看了直搖頭。國服一來,復刻端游的漲價操作只是基本功,抽獎寶箱才是真絕活。最新的水晶玫瑰抽獎,保底價格都超過了1千以上;雲頂之弈也是,一個小小英雄抽卡保底得接近2100。
而在騰訊的兇猛攻勢下,中國玩家也是只能乖乖掏錢。國服一上線,LoL手游收入就達到了上個月的17倍。單中國一個月氪的錢,都超過了海外玩家一年的歷史總和,就問你離譜不離譜。
更重要的是,騰訊的野心不止是運營推廣。插手研發,改遊戲,才是騰訊的真正目的。為此,去年上海就設立了個拳頭中國研發中心,今年又升級成了工作室群,進一步主導LoL手游產品的研發。
像LoL手游,最近就在測試戰報語音、熟練度限制、分路評分這些,玩過農藥的人立刻就能察覺到滿滿的既視感。這種將已有經驗引入LoL手游的做法,不知道大家能接受不?
還有趁着國內版號停發,雲頂之弈手游進不來,騰訊「名正言順」地搞了款國服特供金鏟鏟之戰,並且趁機和PC端做了切割,互通什麼的不存在的。最後也掙錢掙到手軟,一年基本都在暢銷榜前20,比LoL手游還牛逼。
至於電競經理,就是真正的中國定製款了。一直以來電競都有個問題,那就是粉絲經濟沒法直接變現,還得通過贊助費廣告費轉一手。
"但電競經理一勞永逸解決了這個問題。靠着賣選手卡牌,原先電競看不到的錢,成了真金白銀。論壇貼吧的電競鍵盤俠們,也終於有了一展拳腳的地方。
最近我看LoL比賽,都在瘋狂給電競經理打廣告,不管哪個隊伍贏了,總之都是騰訊贏了。就像這次S12,RNG憑藉呼吸哥一波天秀操作成功晉級。之後英雄聯盟電競經理就更新了世界賽版本,呼吸哥的分直接從78變成了89,立刻實現了流量變現。
而收入也決定了話語權。如今越來越多賽區的隊伍入駐了電競經理,接下來還要搞全球比賽,騰訊對LoL IP的掌控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
至於未來,不僅是LOL手游、雲頂之弈、LOL電競經理。拳頭工作室群負責人最近還表示,希望在中國開發原生原創遊戲,看好卡牌和SLG品類。
我給大家翻譯翻譯,意思就是什麼類型的手游在中國掙錢,接下來LoL就要做啥。對騰訊來說,靠IP複製熱門玩法做手游,成了LoL最有價值的地方。
確實,從商業角度看,騰訊算是「拯救」了英雄聯盟的手游化,給了他光明的錢途。但這真的是LoL粉絲們,對這個品牌的期待嗎?在中國賺大錢,真的等於LOL品牌下一步的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