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2022年11月03日10:37:45 熱門 1114

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消失兩年的林志玲終於露面了。

產子10月後,她匆忙回到台灣推廣新書,作為事業重啟的序曲。

台上的她,披肩長發,一襲白色連衣裙,盡顯溫柔。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林志玲還透露,會暫住台灣與丈夫分居。

不少人猜測,林志玲是不是離婚了。

畢竟,結婚3年,這不是她第一次被傳離婚。

這些年裡,男方多次被爆私生活混亂,疑似出軌。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網傳黑澤良平家暴傾向,林志玲被他打傷入院。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但這些信息並未被證實,林志玲也沒有正面回應過。

正因外界猜測不斷,導致林志玲的婚姻一直不被看好。所以,生子不到一年就與丈夫長期分居,網友懷疑離婚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這次面對質疑,林志玲溫柔而堅定地回應:

分居是為了照顧年邁的母親,夫妻感情一直很好。

談及成為新手媽媽,她還特別感謝丈夫共同分擔育兒任務。




分享育兒生活,她直言當媽媽非常不容易,幾度哽咽落淚。

她說,有娃後,每晚給孩子喂夜奶、換尿布,沒辦法睡整覺。

高齡生育,加上帶娃的勞累,她患上了抑鬱。多虧了丈夫合力帶娃,她才漸漸走出陰霾。

但,育兒帶來的憔悴仍舊肉眼可見,不少網友都在忙着嘲諷她顏值下滑。

「感覺老了好多,都認不出來了」。

膠原蛋白少了,蘋果肌都腫了」。

……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都給我看笑了,這些人是真不知道生孩子、帶孩子有多累啊!47歲而且是剛生完孩子兩年,能有這樣的狀態已經很難得了。

最後,林志玲還不忘提醒廣大媽媽們,育兒,千萬不要孤軍奮戰。

其實我以前也多次強調:育兒需要夫妻共同參與。




但很多姐妹說實際很難做到。

要麼丈夫不在家,要麼不會帶,要麼拒絕帶,這種情況還有什麼辦法能讓帶娃不那麼累嗎?

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話題。

多少媽媽,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人民日報等機構共同發佈《2022國民抑鬱症藍皮書》顯示:

媽媽的抑鬱概率是爸爸的2倍。

63%的女性曾飽受產後抑鬱困擾;

4成產後抑鬱女性被家人漠視。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媽媽更容易不開心、抑鬱?

我想,那是因為社會對媽媽的要求太高了:

上班了說你不管孩子;

辭職了帶孩子說你不掙錢;

即使天天帶娃,稍有差池,就會被指責;

你壓力大,傾訴一下,還要被說矯情。

然而,媽媽有多苛刻,對爸爸就有多寬容。爸爸難得帶一次娃,做一次飯,就會被誇「好爸爸」。

很多人說,是媽媽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大了。

其實,本質上,這些壓力,很大一部分來自社會和家庭對媽媽的高要求。

媽媽們被無形的枷鎖裹挾着、規訓着,把養育孩子當成自己的責任。

她們太想做到最好,也太怕自己做不好,在巨大的壓力下失去了自我。

一位朋友當媽後,嚴格按照育兒理念進行。什麼正面管教、不吼不叫、不威脅孩子……總之,立志把科學育兒踐行到底。

她要求自己事事做到最好,精神總是緊繃的狀態。

太多媽媽像她一樣「想給孩子最好的陪伴」、「要讓孩子快樂」、「保證孩子健康」。

一旦沒達到預期,就陷入自責。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除了對自己高要求,就連好不容易得來的休息時間,也要一股腦傾注到孩子身上。

下班後馬不停蹄往回趕,生怕缺席對孩子的陪伴的,是媽媽;

周末帶娃玩、上興趣班的,大部分也是媽媽;

有學者就家庭的「閑暇時間差距」做過研究,發現——

爸爸休息的時候會專註喜歡的事情,如健身、閱讀、聚會。而媽媽在休息的時候開始上「第二輪班」,照顧孩子、輔導功課。

有人說,如果丈夫上班,全職媽媽多帶娃不是應該的嗎?

但,調查顯示,哪怕妻子收入高於爸爸,仍然會承包更多家務和育兒責任。

媽媽們,對於家庭和孩子強烈的責任心,以及社會對「好媽媽」的期待和規訓,讓她們承擔著更多的育兒壓力。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更讓人心疼的是,如果再攤上高需求寶寶,那更是身心俱疲。

一位讀者媽媽留言,3歲的兒子光輝事迹如下:

老婆餅皮碎了,他硬是要把它粘好,粘不到一起,就哭到嗓子啞。

還是個十足的睡渣寶寶,樓下狗叫他會醒,太安靜也會醒……他醒着媽媽也別想睡。

分開一小會,即使在媽媽的懷裡,還會大聲哭着說想媽媽;

最關鍵的是,這孩子醒着的時候精力特旺盛,像行走的永動機

當媽才三年,她硬是被娃折磨到精神衰弱。

一次,實在撐不住了,半夜把老公喊起來數落了一番,自己也大哭一場。

因為當媽壓力大,職場反倒成了她的「避風港」。被娃纏着喘不了氣,只有上班才能偶爾休息一下。

前兩天,網上一則視頻看得我揪心。

一個媽媽獨自在家帶娃,但是無論她做什麼,孩子都像小尾巴一樣跟着她。去廁所跟着,做飯跟着,走到哪都得抱着孩子。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孩子好不容易睡著了,她悄悄離開一會,孩子也會秒醒。

孩子粘人,再加上那天生理期難受,想到自己一天帶娃也沒吃上飯,她徹底崩潰了忍不住怒吼。

孩子被嚇得哇哇大哭,儘管被媽媽推開,卻還是一再上前試圖抱緊媽媽。

她立馬後悔,後悔孩子那麼小,卻要承受自己的壞脾氣,打了自己好幾下都覺得不解氣。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只有經歷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哪個媽媽願意吼寶寶呢,她只是太累了,

疲憊——崩潰——自責——更疲憊,很多媽媽陷入到惡性循環中,一邊崩潰,一邊自愈,還不忘自我pua:

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我糟糕透了。

其實,不必苛責自己。

媽媽也會累,也有情緒,也需要釋放。

發脾氣在所難免,及時安撫孩子可以把危害降到最低,沒什麼大不了。

希望媽媽們都能及時給精神「鬆綁」,要知道糟糕的情緒不僅會對孩子產生影響,還會影響自身健康。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一位網友說:

作為在「媽媽經常不高興」家庭成長的小孩,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母親一板臉,全家陰雲密布。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討好型人格,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尤其不敢拒絕別人,總擔心是自己惹人家不高興。

此外,研究表明,經常生氣,負面情緒多的人更容易得病。

不管是為了孩子還是自己,記得放鬆心情。這不只是嘴上說說,而是要真正學會巧為自己減負。


這樣做,能讓你輕鬆一點

✨ 偶爾拒絕孩子也沒什麼

天使寶寶,是傳說中的少數。

大部分寶寶,都是磨人的「高需求寶寶」。

很多媽媽對「高需求寶寶」有求必應,光想着別怠慢了孩子,卻忽略了自己也需要休息。

其實,累的時候,和孩子講清楚自己的需求,拒絕他也沒關係。

經常我忙了一天,前腳剛邁進家門,兒子就會纏着我陪他玩。

如果我很累,我會對他說:你可以先和爸爸玩一會,者自己玩一會嗎?媽媽忙了一天有點累,休息一會才有精力陪你玩。

兒子大致也能理解,我說完,他就乖乖找爸爸去了。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當媽這幾年,經歷過許多次崩潰我才想明白:

自己和孩子即使血濃於水,也是獨立的兩個人,他不需要我時時刻刻提着一顆心,我也需要有我自己的生活。

我可以放鬆心態,在孩子面前有真情流露,可以說出自己的感受,讓孩子知道媽媽脆弱。

與其表面堅強,不如把提着的心放下來。我們只有先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才能多餘的「容器」接納孩子。

當然了,光讓孩子自己玩,孩子不一定聽。還要給娃提供合適的環境進行探索,才能真正減輕帶娃負擔。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有準備環境」,指的是,在這個場所中,孩子能獨立完成一些事情,家長也能適當放手。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我的建議是,可以在家裡的一角,給孩子留出獨立區域,比如,閱讀區、手工區、或者遊樂區。

不用都具備,也不需要很大面積,重要的是給娃提供一個不被打擾的專屬的空間,可以讓娃沉浸其中。

有了這樣一個小空間,孩子開心,咱也能喘口氣。

這不,上個月,閨蜜剛給女兒在家裡搭了一個迷你帳篷,裏面進行了一番裝飾,還放了一些玩具和書籍,她說女兒能在裏面玩一天,她這個老母親終於能閑下來喝杯咖啡了。




跟老公溝通也需要技巧

帶娃是一件浩大而繁瑣的工程,媽媽一肩挑,真的會特別累。

問題是,人家根本就不願意帶,指責和吼叫還會讓他更反感。

怎麼辦?

或許可以試試「長頸鹿式溝通」。

長頸鹿思維源於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一書,長頸鹿的特點是高、反應慢、心大。站得高,看得遠,從不覺得什麼事會對自己有傷害,不會對眼前的小事斤斤計較。

樊登由此得到啟發,提出溝通關鍵詞:感受、需求和請求。

感受:拒絕情緒化,直接表達感受;

需求:拒絕抱怨,說出自己想要對方怎麼樣。

請求:把要求具體化、量化,給予明確指令。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比如你想讓他幫你收衣服。不要說:你能不能把衣服收了?

這種帶有指責意味的表達,會引起對方的抵觸心理

可以說:老公,我現在有點累,麻煩你現在把陽台上晾曬的衣服收回來掛在衣櫃里。

你想讓他帶娃。不要說:就知道玩,你就不能帶會兒娃嗎?

可以說:帶了半天娃我很累了,你能陪他玩會兒,讓我休息一下嗎?

除了語言藝術,還要學會「放權」。

因為責任心強,很多媽媽喜歡掌控帶娃的主動權,小到寶寶吃什麼、穿衣服,大到選什麼學校,都要自己決策才放心,所以難免就特別累。

但,你越主動,越熟練,就越容易把男人慣成「甩手掌柜」。

你想啊,你不讓他帶娃,他永遠學不會,更無法感受你的不易。

所以,我勸媽媽們別太勤快,要適當把選擇權交給爸爸,才能培養他的主動性。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比如,衣服可以讓孩子爸爸去買嘛。他如果問你,你就教他一些經驗。一來二次,慢慢就學會了。

再者,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你可以問:寶寶要上幼兒園了,到底該怎麼選啊,我頭都要大了。

等他會給出自己的理解,你就順勢提出:能不能麻煩你比較下哪個比較好,選幾個還可以的。

注意,既然放權,就「用人不疑」。他知道你育兒上信任他,才會發自內心產生積極性。

只有把隊友帶上道,咱才能真正做到輕鬆帶娃。




寫在最後:

台灣心理學博士洪蘭女士說: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然而,很多媽媽扛起一切,也只不過是想得到一份理解。

就這,還只是奢望。

所以,我一直勸媽媽們,自己心情愉快最重要。

該放手就放手,不願意做的事,不要勉強自己。

你不需要負重前行,要知道,比起所謂的平衡事業和家庭,你的快樂最重要。


林志玲首談離婚,自曝患抑鬱:結婚才3年,她怎麼成這樣了? - 天天要聞



成為母親後,你也不用着急趕路,放慢了自己的腳步,才能欣賞路上的風景。

轉發出去,願我們每一位媽媽,都能找到自己的節奏,成為更好的自己。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