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高差點的高爾夫球友在受過挫折時經常有一個想法,他們認為自己的揮杆和球技肯定需要回爐重造,來個徹頭徹尾的大改革,才能達到桿數長期穩定在8字頭的水平。經歷過的球友都知道,做出這個決定的心路歷程非常複雜,下定決心修改動作更是非常需要勇氣和毅力。許多人甚至在還沒開始之前就勸阻自己不要嘗試,「因為改動作太痛苦了,我自己再琢磨一下。」似乎他們認為打球這麼多年,一下子又回到原點真的是難以接受的事實。
「我打了20多年球,但是現在我不會打球了。」Bend Hogan的名言「每個人理論上都可以打出7字頭」 其實許多球友有機會打到7字頭,成為單差點,實際上他們距離7字頭比自己想像中的更近,卻不得而知,沒有意識。
GOLFTEC的SWINGTRU STUDY收集了35000位不同水平的高爾夫球手的揮杆數據,進行分類研究,這項研究被稱為高爾夫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揮杆研究。研究表明高差點和低差點球友在揮杆特定的一些動作之間有明顯的相關對比性。今天我就這些高差點球友需要了解的一些常見錯誤,如何避免以及如何練習整理出以下幾點。了解SWINGTRU揮杆研究請點擊下文:
*GOLFTEC深圳教學中心教練使用OPTIMOTION無線揮杆測量系統,示範臀部位移
結果:上桿的位移過多導致下桿的時候身體無法回到原來擊球的位置,最終導致擊球點嚴重偏離,不是打深就是打薄。
①臀部位移影響擊球打深打薄,決定球路偏離方向的揮杆原理
②臀部位移4.1英寸是什麼體驗?
日常如何練習:正如高爾夫百強名師傑森·貝利(Jason Baile)在上面演示的那樣,將一個高爾夫球袋放在你的右腿一側,當你轉身時,努力確保你的右臀部永遠不會接觸到球袋。
2. 高差點球友上桿肩膀沒有傾斜角度,上桿肩膀太平
*GOLFTEC深圳教學中心教練使用OPTIMOTION無線揮杆測量系統,示範肩膀傾斜
做好了上桿的下半身,那麼上半身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肩膀的角度。
只需要記住1點,上桿時左肩膀朝向球的位置。
①業餘球友普遍缺少的肩膀傾斜(上桿篇)出現擊球問題,如何練習?
②改善揮杆軌跡:馬克斯·霍馬的上桿建議 - 肩膀傾斜
③充分轉身還是打不到球?你可能忘記了這個動作!上桿的轉身+肩膀傾斜,紮實觸球的2個重要因素
問題與結果:肩膀轉動缺少傾斜角度容易導致下桿軌跡outside in外側下桿,而差點較低的球手傾向於上桿時肩膀產生一定的傾斜角度,帶來良好的擊球角度和擊球質量。
3. 高差球手的失誤沒有規律,很高不穩定性
高爾夫打得好,不在於好球打得有多好,而是在於失誤的球有多差。你必須充分了解自己的球技,但是不需要每個球都擊得很完美,這畢竟連職業球員都很難控制,但是他們救球厲害啊!這就是我們看巡迴比賽直播的樂趣。對於業餘球手來說,最難的就是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球好壞在哪,失誤了也不知道如何補救。打好不知為何,打壞更不知為何。球路一個左一個右可不是一個好跡象,GOLFTEC研究表明,大slice和大hook的不穩定球路,一般業餘球手下場,18洞結束後一定是超過103桿的。
4. 高差點球手桿面常打開
跟揮杆動作有很大關係結果就是大slice
①大右曲:上桿總是習慣開桿面,下桿來不及關
②破壞Slice合集,專治大右曲焦慮!
5.無法標on果嶺,總是miss缺點距離
因為桿面打開的情況下,小球會產生更多的側旋。此時你還在擊球時添加了很多桿面傾角,這樣就大大減少了距離。再加上許多高差點球手對於球杆的控制非常不穩定,也不了解,這一切都會導致許多距離又短,方向又偏的失誤球。
記住重點:此時你一定打不出練習場的距離!所以下一次當你在球場上發現自己在糾結是打6號還是7號鐵杆時,正確的答案是:5號鐵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