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桿位置及握法,大多數人都會忽略的地方
作者|24碼手套
排版|24碼手套
手掌握桿與手指握桿
大部分高爾夫愛好者打球時都不太注意握桿方式,這一點似乎覺得不太重要,只要握住感的感覺是「舒服」的就可以了。在實際上,高爾夫的基本動作中握桿最重要。手作為球杆與身體的唯一連接點,會直接決定擊球時球杆的位置及桿面的方向,這意味着如果握桿方式正確,擊球時桿面的位置就會合適,讓球朝着目標方向運動。今天講解2種握桿不同位置對擊球的影響,以及介紹目前比較主流的3種握桿的優劣。
手掌握桿
與名字同義,這種握法主要是把球杆握在手掌里,貫穿左手食指和手掌。握把的低端放置在食指的中間關節上,而末端在手掌的小魚邊上,中間的部分則會在手掌,這種握桿法起源於Ben Hogan的一本暢銷書《本·霍根的五節課》。這種握桿位置常見會影響球手揮杆幅度較窄,並限制揮杆頂點時的動作;更常見的是它會提高球杆在瞄球時的傾角,從而在擊球時產生一個更陡的擊球角度。
手指握桿
手指握桿是把球杆放置在左手手指的4個關節處,握把的底端放置在食指的關節,而末端則放在小指的關節處。這種握桿位置可以讓揮杆頂點時的限制減小,從而做到更大幅度的揮杆。而由於這種握桿會減小球杆的傾斜角,從而使下桿時有一個更平穩的角度往下擊球,再者因為使用鐵杆和木杆時,手腕會有一個翻轉的動作,握在手指會更加容易做到擊球-釋放-收桿,非常建議大家使用。
互疊式握桿
互疊式握桿,也叫瓦爾登握桿,是目前最多高爾夫球手選擇的握桿法,而在巡迴賽中有90%的球員會使用這種握桿,最早由英國高爾夫球手Harry Vardon所使用。這種互疊式的握桿方法是兩手通過右手小指放置在左手食指與中指的空隙實現的,手掌有力且手指長的朋友特別適合使用這樣握法,常見於成年高爾夫球員使用。
互鎖式握桿
這是繼互疊式之後最多人使用的握桿法,流行起來是由於Jack Nicklaus和泰格伍茲,兩位贏得最多賽事冠軍的球員都在使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一批受眾。與互疊式相似,不同的是左手的食指與右手的小指相互交叉。在手指相扣下,兩手緊密的連接在一起,所以這種握桿法特別適合手小的球員,如果手小球員使用互疊式可能會因為手指不夠長和有力,導致上桿頂點時握桿改變。
棒球式握桿
棒球式握桿,也稱作十指握桿法,手指之間相互緊貼,而沒有出現前兩種握法中食指與小指的互動。這種握桿法常見於青少年剛學球的時候,因為其容易掌握和控制球杆,注意力能更多的放在揮杆動作上,受很多教練的追捧。
那哪種握桿最好?可以三種都嘗試,然後選擇一種最舒適、最好控制揮杆擊球的握桿法,畢竟適合最重要。
如果你想要了解學習更多高爾夫知識
掌握更多實用的高球技巧
歡迎關注公眾號:Panda Golf